伊朗,一个有着4000年文明历史的国家,也可以称为文明古国。 在丝绸之路的繁荣时期,波斯帝国几乎控制了丝绸之路的一半,丝绸之路成为连接东西方的重要纽带。
虽然波斯被阿拉伯人征服,琐罗亚斯德教被伊斯兰教取代,但波斯文明的火焰从未熄灭,直到现在,伊朗才被塑造到今天。
其实,从某些角度来看,伊朗就像是中国的一面“镜子”,了解伊朗,就能了解中国。
伊朗和中国:相似的历史和现代挑战 作为文明古国,伊朗和中国有着共同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然而,他们都面临着西方国家的冲击,需要重新建立对自己国家和文化的认同。
他们甚至试图通过西化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1925年建立的巴列维王朝就是这方面的体现,它在许多方面与中国人相似。
现在,很多人怀念中国**,认为它代表着自由和浪漫。 但是,历史是无法改变的,我们只能向前看,寻找国家和文化发展的新路径。
然而,即使在**时期,穿越者也无法保证自己能够成为上流社会名人的少爷和小姐,事实上,当时的平民甚至穷人的生活都非常艰难,就像巴列维王朝一样。
网上流传着许多巴列维王朝的伊朗人,人们一看就会想念那个时期的伊朗。 70年代的伊朗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他们是真正的中东大亨,在购买F-14时毫不手软。
1971年,为庆祝波斯帝国诞生2500周年,巴列维王朝举行了隆重的仪式,为政要修建了1000公里的道路和城堡,在沙漠中竖起了37公里的丝绸帐篷。
虽然**中的伊朗人看似富有、时尚、思想开放,但**背后透露的却是整个伊朗社会的**。 繁荣是德黑兰和其他大城市精英的专属,社会的大部分资源都集中在少数几个城市。
例如,占该国人口不到15%的德黑兰拥有该国一半以上的医生; 例如,在德黑兰,平均每10人中就有一辆汽车。
在农村地区,伊朗一半以上的人口是文盲,而该国7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地区,收入勉强维持生计,甚至儿童也不得不外出工作以养家糊口。
这让人想起过去支离破碎的中国**,当时上层阶级享受着大部分的社会资源和最高的待遇,而广大农村人口却生活在困境中。
伊朗社会在西方价值体系和传统文化的冲突中,面临着与我国类似的问题。 巴列维王朝采取全面西化政策,奉承美国,成为美国在中东的“最佳人选”。
西方意识形态和流行文化在伊朗上层极为盛行。 白色革命后,伊朗制定了新的法律,将宗教与司法机构完全分开,引入了世俗教育,并废除了妇女头巾等传统伊斯兰习俗。
底层人民的信仰根深蒂固,波斯帝国的余晖、伊斯兰教的传统以及古兰经和伊斯兰教法的约束构成了他们生活的秩序。
虽然这些习俗在外人看来可能难以理解,但他们深信不疑,早已习惯了女性戴面纱的宗教习俗。 这导致伊朗社会的冲突加剧。
在其他国家,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 例如,在**时期,有人强烈主张全面西化,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落后。
他们认为,只有完全接受西方的价值体系和文化,国家才能强大。 甚至有人提议废除汉字,代之以拼音,这无疑是西方价值体系与传统文化的激烈冲突。
伊朗社会的发展不仅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各种国家政策的影响。 特别是经济领域的自由经济政策,导致了外国商品特别是农产品的浪潮,对伊朗的农业生产产生了严重影响,极大地影响了广大农村人口的生活。
这一系列的变化使伊朗社会更加**,最终导致了推翻巴列维王朝的底层人民的革命。 这条路似乎和我们走过的路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当伊朗人觉得生活艰难时,他们往往会回想起他们称之为“**时代”的巴列维时期,但他们似乎从未考虑过那个时代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什么样的。
伊朗伊斯兰革命开创了一个新时代,但现代化的发展使伊朗难以回归传统。 伊朗的城市化率为75%,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渴望一个开放的时代。
这使得伊朗与从未完全西化和世俗化的国家不同,并使伊朗显得“纠结”。 尽管伊朗宪法规定了伊斯兰教法,道德警察检查妇女的头巾和行为,但伊朗不能再完全按照传统行事。
虽然伊朗女性有戴头巾的规定,但很多女性的头巾更像是围巾,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才象征性地戴上,道德警察也不太严格。
毕竟,只要头上有头巾一样的装饰,就不会受到太多的责备。 事实上,伊朗仍然保留着波斯人偏爱女儿的传统,伊朗女性在教育、就业和个人发展方面普遍优于阿拉伯国家。
在伊朗,对女性的限制可能更多地体现在着装和男女互动等方面。 有数据可以证明这一点。
为了保持男女大学生人数的平衡,伊朗短暂地实施了“大学生配额制度”,将某些专业的女生入学率限制在50%。 然而,由于妇女的**,这一规定很快被废除。
从那时起,伊朗女大学生的比例一直高达64%,在这方面,男性显然无法与女性竞争。 尽管伊朗是一个明确将自己定义为神权国家的国家,其大多数公民信奉伊斯兰教,但它的城市化率甚至高于中国,并且能够独立实现工业化。
伊朗不仅能生产钢铁、有色金属和汽车,还能生产重载列车、子弹头列车和30万吨级游轮,就连出现在俄乌战场上的“空中机动”自杀式无人机也是伊朗的杰作。
伊朗是一个世俗开放的国家,识字率超过90%,互联网普及率高达80%,每年有近100万大学生毕业,超过了中国大学生的比例。
然而,这与伊朗的传统印象大不相同。 这个国家正面临着与我们今天相同的问题,例如大学毕业生和就业的供需矛盾。
数据显示,伊朗有近9570,000名大学毕业生失业,失业率高达136%,其中失业大学生总数的40%为失业者。
此外,伊朗女性在失业浪潮中承受的压力更大,女大学生的失业率甚至超过了平均水平,为228%。
失业率揭示了社会中隐藏的不和谐,这是伊朗历史上大规模**运动的根源,例如反对戴头巾的女性的运动。 对于伊朗来说,这种内部改革是其独特性的一部分,因为波斯文明的光芒永远不会褪色,而巴列维王朝的彻底西化可能会动摇伊朗的基础。
如果伊朗想成为一个大国并振兴国家,它必须保留其过去和宗教,过于激进的世俗化和现代化可能会引起保守派的强烈反对并危及该国的稳定。
这就是为什么伊朗坚持其独特的渐进式改革方法,接受民众的建议,但拒绝采取极端措施。 这种智慧的改革,或许源于伊朗这个文明古国,了解伊朗或许能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