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新闻记者江雪英北京报道
近10年来,中国空气质量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成为世界上空气质量改善最快的国家。 然而,在秋冬季节,由于主要大气污染物总排放量的增加和不利的气象条件,部分地区仍会频繁发生重污染天气。 1月30日,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宣传教育司司长裴晓飞介绍,为做好秋冬季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生态环境部重点抓好重点领域, 突出“重污染天气应对和标准排放监管”两大任务,统筹推进“线上线下”两战场工作,2023年秋冬季以来,协调全国生态环境系统2400余家企业骨干,动员地方执法人员9700余人,开展8**气体污染现场和远程监管协助, 查找问题企业 160000余项推动解决燃气相关环境问题3超过20,000。
现场检查具有威慑作用。 据悉,生态环境部调动全国执法监测技术骨干,每月安排2轮现场督导协助,发现部分企业存在造假、超标排放、非法排放、非法排放、重污染天气减排措施落实不力等问题4254项, 其中干扰自动监控、伪造检测报告、伪造台账记录违法违规537起,移送司法17起,行政拘留25起,刑事拘留3起,保持严格执法主基调。
网上推送督促当地检查。 通过远程推送识别线索,通过当地自查发现并解决10000多个环境问题。 推动地方政府建立健全上下联动工作机制,逐步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和环境质量提升主体责任。
此外,使用良好的技术来准确识别问题。 据介绍,生态环境部利用卫星遥感、空气质量监测网、污染源自动监测、电力监测等技术手段,整合各类数据信息,构建算法模型,精准识别问题线索,目前问题识别准确率已达85%以上。
裴晓飞表示,督促助力在污染减排和环境质量改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初步测算2023年督导助力共带动污染物减排约39项30,000吨。 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把应对重污染天气作为重中之重,继续选派业务骨干开展现场监督协助,并督促各项措施落实。 同时,要狠抓排放强度高、污染贡献大的重点行业企业,督促企业落实污染治理主体责任,提升污染治理能力和达标排放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