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67岁的***辞去重要领导职务,在邓的安排下进入中央顾问委员会。 他本可以与膝膝相依的儿孙们过上幸福的晚年,但他的二儿子陈在文在执行飞行任务时意外死于飞机失事。 得知噩耗后,他默默忍受着白发男子送黑发男子的悲痛。
在我国近代革命史上,**是一个不可回避的名字,在70年的革命生涯中,他总是选择站在正确的一边,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党和人民。 作为开国元勋,他14岁参加革命,40岁被封为开国将军,创造了极其令人钦佩的一生。
1915年,**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原名陈希莲。 由于家里人多,他只能靠父亲打工,所以生活很穷。 后来,**的父亲在外出打工时去世了,一家人的生活更加糟糕。
**这位母亲不得不忍受让四个孩子外出谋生的痛苦。 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年幼的***去当“牛郎”,其他孩子则靠务农和打零工为生。 但即便如此,一家人仍然没有食物,经常被欺负。 后来,为了生存,他们甚至出去乞讨。
这些艰难的人生经历,让***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树立了参军的雄心壮志。 就在他满怀抱负的时候,他遇到了比他大8岁的红军干部詹彩芳。 1929年,在詹采芳的影响下,加入了我军领导的安南游击队。
1930年,他成为中国共产党员。 1931年,年仅16岁的他被调到红四军,在10师第30团团部担任教官。 当时,**还创造了史无前例的记录,那就是成为红军时期我军最年轻的师级干部。
在鄂豫皖苏维埃地区期间,他参加了所有反“围剿”的战斗,在战争中逐渐成长为合格的革命干部。 抗战初期,**的部队接到上级命令,前往山西省傣县完成攻击日军机场的任务。
这项艰巨的任务交给了当时年仅22岁的第一部队,经过大约一个小时的激战,带领部队英勇娴熟地战斗,最终创造了以极小的代价歼灭敌机24架、歼灭敌军100余人的辉煌战绩。
“夜袭阳明宝”之战,不仅成为他一生中最耀眼的时刻,也让他一度成为年度风云人物。 后来,在太行山根据地建立期间,**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这些耀眼成绩的加持下,31岁的***再次创造了奇迹,成为我军最年轻的纵队指挥员。
“中业”成立后,**被调到“刘邓”军,期间他与陈庚、陈再道被称为“三陈”。 因为***是一个能打好仗的凶猛将军,所以他深受伟人的赏识,很多时候他习惯性地被称为“指挥官”。
十年特别期开始后,**被派往辽宁省履职,期间担任过省委第一书记、省革委、军管委主任、沈阳军区司令员等多个职务。 因为受到伟人的信任和尊重,所以在伟人的指示下,他也代替叶帅主持了军委的工作。
后来,当伟人病重时,他又想到了***,满怀信心地将军队的指挥权交给了他,可见***在伟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另外,经过几番权衡,伟人最终决定让***担任副总理,从侧面体现了***在我们党内的重要地位。
1980年,65岁的他辞去所有领导职务,担任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为“新旧交接”做出了积极贡献。 两年后,**的次子陈再文不幸遇难,年仅32岁。
得知消息后,他立即派人到***家中吊唁,但毕生为革命工作奋斗的***却很平静,他对前来吊唁的人说:“空军在发展,意外难免,你们放心,家里一切都有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