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 年,我国向苏联提交了请求,要求为 48 个建筑项目提供设备和设施方面的技术支持和援助,根据该请求,苏联不仅提供了专家和技术支持。
还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成套设备、重要的工农业机械、农畜牧业、矿产品、轻工产品等,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1958年,在河南农村考察期间,由于苏方,中苏关系开始恶化。 在此背景下,赫鲁晓夫提出了在中国建立长波无线电台,建设无冰港和建立联合潜艇舰队的建议。
然而,这些提议遭到了***的强烈反对。 他明确表示,政治条件不允许这样做,中国可以在一万年内没有苏联的援助。 **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任何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
赫鲁晓夫对***的态度非常紧张,立即秘密来到中国向***说明情况。
1958年,**主席在鱼雷艇上与赫鲁晓夫举行了4次会谈,最终以赫鲁晓夫收回要求而告终。 然而,由于中苏关系紧张,苏联决定于1960年7月撤出所有在中国工作的苏联专家。
尽管希望苏联重新考虑,但苏联在一个月内撤回了1,390名专家,停止派遣909名专家,并撕毁了数百份协议和合同,导致我国250多家企业和机构被迫暂停建设。
面对这种情况,中国决定坚持自力更生,勤俭建国,艰苦奋斗,特别强调要搞好农业,大力发展粮食生产。 同时,我们也呼吁全国人民下定决心,千方百计早日还清外债。
苏联撤换专家并撕毁合同对我们有利。 因为我们别无选择,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依靠自己的双手......没有老师,学生必须自学。 ”
苏联专家撤离后,国内就是否继续推进国防尖端科技项目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意见不一。 但是,**坚定地断言,“我们必须坚持发展尖端技术,我们不能因为困难而停滞不前。 ”
在中国人民的领导下,全国人民不怕压力,不屈服于外来干涉,坚持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道路。 最终,我们研制成功了“两弹一星”,不仅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信心,也极大地鼓舞了民族精神。
**同志曾说:“中国之所以被称为中美苏三角之一,是因为我国的独立。 虽然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历史事件,但其中蕴含的真理是永恒的。
在任何时候,都要有自力更生、吃苦耐劳、勤俭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