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没电了,上半身着急; 没有移动电源,很难移动一英寸。 在这个万物互联的时代,共享充电宝已经成为年轻人的“维持生命的神器”。 但是,当你一年花1200多元买一个共享充电宝时,你会反思这笔钱花得不值吗?
王亮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员工,常年从一个客户到另一个客户。 一年来,他在共享充电宝上花费了多达1200元,甚至超过了他B站会员费和**平台会员费的总和。
像王这样的例子并非个例。 在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也纷纷将每年的消费账单晒在共享充电宝上,往往要花费数十万元。
高成本的背后,是近年来共享的充电宝。 以Monster Charging为例,其2023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其平均每小时充电收入为44元,而2020年同期仅为2元8 美元。
对于共享充电宝*** 不少网友表示理解,毕竟“没有它,年轻人就没有呼吸”。 手机的续航时间跟不上日益增长的使用需求,共享充电宝成为刚性需求。
不过,也有网友认为,共享充电宝的本质是“智商税”。 高昂的费用,加上不透明的扣除规则和退还移动电源的难度,使得共享移动电源饱受诟病。
共享充电宝藏行业看似美好,实则是一个隐藏的谜团。 高昂的设备投资成本、场地费、特许权使用费等成本,使得共享充电宝运营商的利润空间不大。
Monster Charging 2023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其营收为6135亿元,同比下降24%7%,但净利润达到5000万元。 不过,5000万元的净利润主要来自利息收入。
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意识到共享移动电源的“常规”,他们开始选择自带移动电源。
正如一位网友所说:“当觉醒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时,大家可能更愿意忍受屈辱,承担重担,直接把2万mAh的移动电源扛在身上,做好突发事件的准备,锻炼身体。 ”
共享充电宝的出现,解决了人们的燃眉之急,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未来,共享充电宝行业要想实现长远发展,需要在质量、服务等方面有所提升,才能真正赢得用户的青睐。
使用共享移动电源每年要花费1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