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张作霖为何不顾各界人士的劝阻,执意要杀李大钊?

小夏 社会 更新 2024-02-03

1927年4月6日,北京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中国陆军和海军大元帅张作霖下令北京警察局派出300多名宪兵突袭苏联驻东交民巷大使馆附属军营。 优质作者名单 他们一见到人就抓人,逮捕了20多名共产党员,包括我们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和他的妻子、女儿,以及国民党的左派。

与此同时,12名苏联外交官被捕。

消息一出,震惊了中国和国外。

沙皇俄国和苏联的强硬是举世闻名的,让人闻到了。

张作霖竟然敢在太穗的头上破土动工,这不就是“虎洞大炮战,不死”吗?

就在全世界都在担心张作霖无法有所作为的时候。

4月28日,又传出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李大钊先生被张作霖下令处死。

这个消息更是出乎意料。

李大钊的身份不仅是我们党的创始元老,也是学术界公认的领袖,上任第一天后,北京9所高校的校长联合行动起来,国内知名人士也纷纷出声援,北洋军阀们对李大钊的处决也有不同的看法。

张作霖为何在四面八方的压力下执意要处死李大钊,是吃了豹胆还是晕倒了?

众所周知,国民党和共产党发动的北伐战争,是针对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的。

1926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在广州宣誓,吹响了北伐的号角。

对于国民党和共产党的行动,北洋军阀起初并不在意。

这是因为他们的军队是在晚清时期组建的,队伍来自北洋军,士兵训练有素,将领百战经验丰富,战略有尽有。

而且,他们有一个非常艰难的后台:

以张作霖为代表的冯派军阀依靠日本帝国主义; 以吴培孚、孙传芳为代表的直接军阀,站在英帝国主义的身后。

这些国力强、世界先进、霸气强势的列强,为了维护自己在中国的利益,下了大赌注,不遗余力地扶持最优秀的人。

北伐军由20岁左右的热血青年组成,大部分将领不超过30岁。

他们没有战斗经验,也没有很强硬的支持者,所以他们的战斗力值得怀疑。

所以,张作霖、吴培孚和孙传芳根本没有把北伐军当回事,觉得自己可以打得赢。

然而,战斗的过程是出乎意料的。

北伐军体型庞大,一路立于不败之地。

孙传芳的军队被打得如山如山,他受不了了,于是向张作霖求助。

张作霖本来就有“进中原”的野心,于是立即出面组建安**,自封为总司令。

副总司令是战败军大将孙传芳和狗肉将军张宗昌。

张作霖认为,孙传芳的失败是因为军阀不团结,但现在两军联手,击败北伐军应该很容易。

然而,元帅错了,安**并没有阻止北伐军的前进。

北伐军势不可挡,一路唱着凯旋的歌。

到1927年4月,北伐军攻克了上海、南京和武汉,其部队渡过了长江,直指中原地区。

短短一年时间,这群年轻人如何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

原因有很多,首先,北伐军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正义; 北洋军阀代表了士绅的反动、衰落势力。

第二,国民党和共产党合作,我们党人才济济,上战场后爆发出惊人的能量。

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北伐军得到了苏联朋友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苏联对国民党的援助始于 1923 年,并于 1927 年蒋介石的反革命政变持续四年后结束。

据统计,从1924年到1926年短短两年时间里,苏联向广州人民提供了价值数百万卢布的设备。

其中包括 15,000 支步枪、2000 万发子弹、1,000 挺机枪、手榴弹以及一定数量的火炮、坦克和飞机。

除此之外,苏联还向国民提供了约1200万卢布的财政援助**。

众所周知,早期男人参军养家糊口,没有军饷就没有人参军,很多军队因为领不到军饷而哗变。

冯大帅当时在曹锺手下,因为领不到军饷,一怒之下下去抢火车。

在苏联的帮助下,北方远征军的薪水相当可观。

当时,北洋军的士兵每月可以拿到6到8元,一个团长可以拿到150元的军饷。

北伐军一个普通士兵每个月能拿到十几块钱的军饷,一个团长一个月能拿到200多块钱的军饷。

当时安徽、河南等省份每亩土地只有十块钱左右,要是在北伐军当兵两年,就可以回家买房、买地、娶媳妇,妻儿都在炕上火。

如果你是一名军官,当你当了两年兵回家时,你可以成为一个有钱人。

因此,不仅当时的年轻人争相加入北伐军,甚至很多北洋士兵叛逃加入北伐军阵营。

此外,著名的黄埔军校也是在苏联的协助下建立的。

苏联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不仅派遣了大量的顾问和军事教官,而且还为学校的建设提供了300万卢布的资金。

此外,苏联还向黄埔军校提供了相当多的**,包括飞机炮。

苏联除了为人民提供了很多帮助外,还为人民的盟友冯玉祥提供了不少帮助。

仅在1925年3月至1926年7月的16个月里,苏联就向冯玉祥的军队提供了5万多支步枪、近6000万发子弹、200多挺机枪、60门火炮、1万多枚手榴弹以及大量药品等军用物资。

* 早期,苏军为冯玉祥提供的**装备,总共可以武装40万大军。

实事求是地说,如果没有苏联长期的大力援助和支持,北伐军根本不会占据这么大的军事优势,北伐军的进展也不可能那么顺利,至少不会那么快。

俗话说“敌人的朋友是死敌”,张作霖恨苏是正常的。

那么,为什么苏联人支持北伐军而不是张作霖呢?

首先,价值观不同,其次,因为苏联人与张作霖一起放假。

众所周知,沙皇俄国和日本都有征服中国的计划,沙皇俄国有“黄色俄罗斯”计划,日本有“田中宗托”。

为了实现邪恶的计划,必须首先占领中国东北。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沙皇俄国趁火抢劫,出兵18万,很快占领了东部三省。

但好景不长,四年后,日本为了争夺东北,与沙皇俄国交战,后者被打得跪在地上求饶,把肚子里吃的东西吐了出来。

然而,在列强的压力下,日本人并没有如愿以偿地获得东北。

但日本人并没有放弃,在东北培养了最优秀的人张作霖。

张作霖原来是个大胡子(土匪),成为东北之王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而是淘汰了不少强大的对手。

之所以被淘汰,是因为借助日本人的力量。

日本人不是慈善家,他们支持张作霖,怀有邪恶的意图,就是让他们在东北修铁路。

东北的交通不发达,只有修铁路才能掠夺东北的资源,将来中国被入侵时,可以通过铁路将部队运送到东北甚至关内。

没有铁路,日本对华的侵略战争根本无法顺利进行。

袁世凯和段启瑞执政时,由于国内压力和民众压力,他们不敢同意日本人修建铁路的要求。

1913年,袁世凯与日本人秘密签订了《满蒙五方秘密换文》,但正是因为国内压力,才陷入了困境。

段启瑞上台后,与日本人签订了出售东北通行权的条约,如《满蒙四赘铁路贷款预备合同》,后来因反对而成为一纸空文。

* 早期,在中国东北修建铁路只是日本人遥不可及的梦想。

张大帅则不然,他霸气泄密,宣扬自己不在乎别人怎么说,大张旗鼓地支持日本人实现梦想。

在张作霖的大力支持下,日本人修建了向东北四面八方延伸的铁路,为发动侵略战争奠定了基础。

张作霖遇害前,“满蒙五路”计划得以实现,全线通车。

苏联人不愿意接受日本人在中国东北取得的成就,他们对张作霖的态度可想而知。

这导致了双方的冲突,最终导致了中东铁路争端的爆发。

东方铁路是沙皇俄国于1903年在中国东北修建的,以哈尔滨为交汇点,呈“D”形。

抗日战争后,南段,即长春至大连的一段,被日本占领,又称南满铁路。

北段先由沙俄管理,后改为中苏合掌,双方签订协议,有效期为30年,收益55%平分,谁使用铁路,谁就买单。

但张作霖不买账,他没有支付铁路的使用费,他欠中东铁路管理局多达1400万卢布。

当时,卢布比美元更值钱,这是一个天文数字。

苏联首脑伊万诺夫辞职了:如果你不还钱,你就不能使用它。

张作霖开始大肆传播:不但不给钱,老子还想抓人。

1926年,冯军逮捕了伊万诺夫,东部铁路自然由老张控制。

最终,斯大林屈服并释放了军队,但苏联人失去了对东部铁路的管理,它归张作霖所有。

可以说,苏联人丢了很多,丢了面子,丢了心,咽不下这口气。

对张作霖的所作所为无动于衷,不符合一个战斗民族的性格。

因此,苏联开始在北伐战争中支持蒋介石,以消灭张作霖这根刺。

据未经证实的消息来源称,在黄谷屯事件发生之前,克格勃还策划了多次针对张作霖的暗杀未遂。

这样一来,张作霖对苏联的仇恨就不可避免了。

就算没有暗杀,张作霖也是一边倒的,对日本友好,苏联支持人民北伐,对苏联恨得要死,所以对苏联大使馆的突袭也不难理解。

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李大钊是共产主义战士,他和苏联人本来是战友、同志。

李大钊自然是反对张作霖的。

李大钊早年就读于日本早稻田大学,但他选择信奉马克思列宁主义。

更糟糕的是,张作霖通过情报得知,李大钊与冯玉祥有密切联系,包括电报和信件。

他们接触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推翻军阀张作霖,解放全中国,让老百姓当家作主。

1925年,郭松龄出兵前,也与冯玉祥达成了默契,郭松龄一出兵,冯玉相、李景林就应了关。

没有冯玉祥的支持,郭松伶就没有“造反”的信心。

此外,李大钊在北京积极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号召年轻人反对张作霖的反动统治,这也相当于揭露了张作霖的叛乱。

此时的张作霖刚刚达到人生的巅峰,成为中国**陆海大元帅,掌控着整个华北,本来就任性的他更是嚣张跋扈。

因为在之前的东铁对峙中,苏联战败了,所以张作霖得出了一个错误的结论。

也就是说,斯大林无非是,没什么好怕的,只不过是一只纸老虎,根本不需要考虑。

苏联人不再害怕了,他们在乎什么国内压力?

在张作霖看来,真相在大炮的射程之内。

袁世凯和段祁瑞这些“专业阶层”的政客,依旧在乎人民的声音和压力,而出身留着胡子的张作霖,根本不介意人民的声音。

杀了李大钊,可以打败苏联,在心里表现出邪恶的愤怒,讨好日本人。

因此,1927年4月28日,张作霖不顾各方的反对和质疑,杀害了包括李大钊在内的10多名共产党员。

有人说张作霖一向反日戏弄日本人,怎么能讨好他们呢?

如前所述,正是在张作霖时期,日本人对东北铁路进行了大修,为发动侵华战争奠定了基础。

作为回报,日本人帮助张作霖干掉了许多对手,使他成为东北之王。

实事求是地说,张作霖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典型盗贼,他的目标是成为中原的皇帝,如果出国了,他就是皇帝,他不愿意改变任何人。

张作霖的策略是利用日本人作为其霸权的靠山。

但不久之后,因为“郭松龄事件”,双方的合作走到了尽头,他们反目成仇。

郭松龄是冯部将领,冯军的骨干,张学良的得力助手。

他就读于日本的一所军事学院,拥有一流的军事指挥技能。

1925年11月底,郭松龄叛逃。

郭军虽然人数不多,但战斗力却压倒一切,所向披靡。

士兵很多,但战斗力低,不堪一击,被打败后撤退。

不久,郭氏大军攻占锦州,逼近张作霖的老巢奉天(辽宁)。

张作霖吓得失去了反抗的意志,用几十辆马车装满了金银,买了一张飞往日本东京的机票,甚至还准备了下野的口信。

好在这个时候,郭松伶和日本人闹翻了。 日本人对郭松伶说,只要你承认张作霖和我们之间的所有协议,我们就可以支持你登上皇位,取代张作霖。

郭松伶说,我举兵反对冯,就是因为我反对张作霖,我不能答应你这样的条件。

这时,张作霖也派人向关东军求助:只要你救我,什么条件都可以答应。

日本人趁着人的危险,提出了许多要求,如再修7条铁路,获得商业租赁权,但张作霖想保命,全部答应了。

关东军“守信”,立即派兵阻拦郭松伶,郭松伶虽然强,但与日军作战无异于打鸡蛋,所以停了下来。

张作霖依靠日本人的支持,翻出咸鱼,消灭了“叛军”,斩首了郭松伶。

然而,在熬过难关后,张作霖开始出轨,没有兑现诺言。

日本人对张作霖的逆转束手无策,因为他们扶持的段祺瑞已经沦陷,只剩下张作霖。

和张作霖闹翻后,他们在中国就没有**人了。

因此,日本派出一波又一波的使节到中南海的大元帅府,向张作霖施压,希望他能兑现诺言。

张作霖此时很尴尬,他曾经是东北之王,所以并不在乎舆论; 现在他是中国的最高统治者,舆论还是要考虑的,不能给对手提供炮弹。

于是,张作霖只能打太极拳,说先不要慌,以后再说。

日本人听了这话,都在捉弄我们,耐心渐渐丧失了。

下面这张照片**拍摄于1927年8月左右,当时日本公使来访,张作霖喝茶聊天。

大帅表情淡漠,仿佛在闪烁,没有回应对方的要求。

日本大臣非常生气和无奈,捂着下巴,琢磨着如何结束比赛。

张作霖以前穿军装,但这次穿了休闲装,以显示他与日本人的亲密关系。

但他也明白,日本人可不是好糊涂的,到底对方怎么打牌,张作霖心里没有分数,于是他点燃了一支烟,试图掩饰自己的愧疚和焦虑。

就像是一对感情走到尽头的夫妻,一副分居的样子,在同一张床上有着不同的梦想,离婚在所难免。

最终,张作霖还是为自己的轻浮付出了代价,死在了黄古屯。

相似文章

    2024年,张作霖的八个儿子在张的元帅府里罕见地合影留念!

    年,张作霖将儿子们聚集在元帅府,并聘请摄影师为他们拍摄了一张珍贵的合影。人物中人物从右到左依次为 张学良 张学明 张学曾 张学思 张学森 张学军 张学英 张学泉。他们穿着统一的衣服,对着镜头微笑,浓眉高鼻。张作霖一生一共有过六位老婆,这三位老婆相继为他生下了八个儿子,我们比较熟悉的 少元帅 就是其中...

    2024年,张作霖为什么愤怒地杀害了毛泽东的导师邵飘平,这个现代新闻界的大腕?4

    编辑 蔡晓鹏。年月日,冯玉祥与郭松伶达成秘密协议,日,郭彤彤反转张 日,冯玉祥发来电报,清点了张作霖的罪行,并劝他承担责任。年月日,北京日报 以精美印刷推出 两整版 特刊,大力支持郭锋反冯联盟,责骂张作霖 张宗昌 李景霖,劝说 忠孝两难 的张学良夺取政权,让父让子得逞 张作霖封住嘴,给邵飘平送了三十...

    2024年,张作霖为什么愤怒地杀害了毛泽东的导师邵飘平,这个现代新闻界的大腕?3

    编辑 蔡晓鹏。年,在李大钊和罗章龙的介绍下,邵飘平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秘密党员。导致邵飘平被张作霖激怒而死的直接原因是,年月,郭松龄募集七万兵攻冯,邵飘平积极参与并公开支持邵飘霖选择反对张。年冯玉祥掌管陕西以来,得到了苏联的大力支持,成为能影响北阳局势的五大地方军阀之一 冯氏传授的张作霖 嫡系的吴培福 ...

    2024年,张作霖为什么愤怒地杀害了毛泽东的导师邵飘平,这个现代新闻界的大腕?2

    蔡晓鹏.作者。我当年非常尊敬邵飘平,多次拜访和咨询。邵飘平创办的 香江评论 深受影响。年冬天,他第二次去北京时,在 北京日报 住了一个多月。邵飘平的 北京日报 免费为 率领的 张驾驶团 提供了新闻位。曾经告诉过 邵飘平帮了我很多。他是新闻学会的讲师,一个自由主义者,一个有热切理想和良好品质的人。邵飘...

    2024年,张作霖为什么愤怒地杀害了毛泽东的导师邵飘平,这个现代新闻界的大腕?

    年,少年 第一次去北京,张世钊出面说完,蔡元培答应了,李大钊安排当北大图书管理员,月薪元。在北大期间,有三位 大人物 对他产生了直接而重大的影响 李大钊,社会正义的启蒙者 胡是一位启蒙者,他促使 放弃出国留学的梦想,转而寻找中国实际问题的答案第三名是邵飘平。本人没有北京大学学术背景,唯一的旁听机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