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一张新年味道的照片 过年的老粉底还是有点精致的。
就说吃吧。 小菜也少一些,上海的老百姓过年的时候会自己做,不像现在,不去熟食店买成品或者冷鲜半成品。 比如熏鱼、四喜烤麸、竹笋烧烤、三鲜汤等,都是魔都的“新年名菜”!
一方面,竹笋几乎只临近过年,南方货店会把竹笋晾干; 另一方面,做饭就没有现在这么方便了,因为干笋是买回家的,要花很多天才能切成细条,然后还要继续浸泡几天,洗掉竹笋上的白色泡沫,然后晾干做饭。 那么,什么时候买干水笋呢? 水能工作多少天? 烧完后是否与农历新年无缝衔接? 这是对一家之主智慧的考验。
我妈妈总是在除夕前煮一个装满竹笋和烤肉的砂锅。 其实是水笋红烧肉,宁波人(上海人喜欢叫舟山人,宁波人喜欢叫“宁波人”)喜欢叫红烧配菜“烤”! “烤”这个词既生动又正确地描述了烹饪过程。
妈妈会把竹笋放在两个鼓瓷罐里,放在朝北的窗台上,竹笋会冻了一夜,方便存放。 到了除夕,在准备除夕大餐时,会挖出一个菜碗,蒸加热后上桌,此时竹笋里会有五花肉; 春节请客的时候,会从瓷罐子里挖出竹笋放进锅里,等客人喝了三轮酒就蒸上桌,每次都会听到赞美声,经常把竹笋吃完就空了, 而红烧肉也很少被人关心。
两罐瓷罐子的竹笋烤肉至少可以吃到农历正月十五,但那时候五花肉基本没有影子,全部融化在竹笋里,记住吃法最美味的就是吃完米饭,夹两根长而嫩的竹笋配肉果冻, 埋在热气腾腾的米汤里,整碗米饭味道鲜美......
现在庆祝新年,它变得越来越不讲究。 这是因为传统农历新年的主要元素“吃”,不需要精心准备。 平时春夏秋冬鲜货,任何季节都可以吃,老人们在过年和节日期间都会购买烹饪特色菜,随时可以、每天品尝。 因此,农历新年越来越缺乏仪式感。
也许是为了保留这种特殊感觉的“仪式感”,昨天我烧了一个砂锅的竹笋和烧烤! 等两天就冻好了,然后吃竹笋配肉冻,泡米饭,想想也很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