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探月计划历时20年,9天未停

小夏 文化 更新 2024-02-22

2004年1月23日,中国探月计划正式获批。 今年是嫦娥项目成立20周年。

20年来,中国圆满完成了“绕轨、着陆、归月”三步走战略目标,从给月球一个球拍,到首次登陆月球背面,再到成功带回月球土壤,为人类探月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今天,中国人登上月球九天的梦想仍在继续。 随着我国探月工程四期工程的实施,全球参与的国际月球研究站和载人登月将逐渐成为可能。

从绕月到落月。

月球探测是国际航天界深空探测领域的第一站,也是中国航天界深空探测领域的首选。 21世纪初,中国作出实施探月计划的重大战略决策,确定了“绕轨、着陆、返程”三步走总体规划。 2004年,探月工程正式获批,计划2007年左右实现绕月探月,2013年左右实现月球软着陆探测和巡回探测,2020年左右实现月球样本返回。

2007年10月24日,中国首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升空,迈出了“绕月轨道”的第一步。 中国探月工程月球科学应用首任首席科学家欧阳子源院士表示,嫦娥一号在轨工作494天,获得了中国第一张月球表面图像和120米分辨率的全月三维图像、高程图、月球表面元素分布图, 并于2009年3月1日受控登陆月球,成功完成“绕行”任务。

嫦娥一号掌握了探月技术,初步构建了探月航天工程系统。 进入探月工程二期后,中国围绕“登月”在一系列关键技术上取得了突破。 2010年,嫦娥二号获得了世界上分辨率最高的7米全月图像,然后绕轨道探索日地拉格朗日点L2,对700万公里外的小行星图塔蒂斯进行了高精度飞越探测。 2013年,嫦娥三号成功登陆月球并开展月球表面勘测,实现了中国首次直接探测到地外天体,并在月球上刻下了玉兔号的脚印。

从采样到探索月球背面。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带着从月球上取来的土壤返回地球,标志着人类40多年来首次完成从月球返回样本的壮举。

嫦娥五号完成中国首次无人月球样本返回任务,突破了月球表面采样、月球起飞和上升、月球轨道交会对接、样本转移、跳跃再入和返回等关键技术。 嫦娥五号带回了1,731克月球样本,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无人月球采样任务。 嫦娥五号任务圆满完成了探月工程“绕轨、着陆、返程”三步走计划,为我国未来的月球和行星探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研究人员对嫦娥五号带回的月球样本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 例如,通过对月球样品的研究,确定年轻玄武岩的形成时间为2030亿年,揭示了月球“晚年”的演化历史; 在月球晚期岩浆活动的成因方面,岩浆源区富含放射性元素提供热源,富含水以降低岩石熔点的主流假说已被推翻。 第六种新的月球矿物“嫦娥”被发现。

目前,我国已开始实施第四阶段探月工程,并已将嫦娥四号作为第四阶段探月任务的第一项任务。 2018年底,嫦娥四号成功升空,在月球背面的冯·卡门陨石坑软着陆,率先揭开了月球背面的神秘面纱。 玉兔二号月球车登陆月球,在月球背面留下了人类的第一条车辙。

探索月球背面的意义何在? 据专家介绍,月球背面始终背对地球,屏蔽地球的无线电、闪电和极光等干扰信号,在月球背面独特的电磁环境条件下进行低频无线电观测和研究,有望在行星际冲击波方面取得原创性成果, 日冕物质抛射和空间传播机制。此外,月球背面的地质特征与月球正面的地质特征有很大不同,探索月球背面将促进对月球早期演化历史的新认识。

从科研站的建设到载人登月。

今年上半年,中国探月计划第四阶段的第二次任务“嫦娥六号”将发射升空,在月球背面进行采样返回任务。 目前,嫦娥六号正在文昌航天发射场进行相关测试,为发射做准备。

嫦娥六号任务将在月球逆行轨道设计与控制、月球背面智能采样、月球背面起飞上升等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在月球背面实现自动采样和返回,在着陆区开展科学探索和国际合作。 今年上半年,鹊桥二号中继通信卫星将率先发射,实现月球探测器与地面站的通信,为嫦娥四号、嫦娥六号、嫦娥七号、嫦娥八号任务提供中继支持。

到目前为止,人类已经进行的10次月球样本返回都位于月球正面,月球背面比月球正面更古老,并且存在月球三大天体之一的艾特肯盆地,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嫦娥六号任务的预选着陆区位于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有望发现和收集来自不同地区和年龄的月球样本。

在国际合作方面,嫦娥六号任务携带了来自法国氡气探测器、欧空局负离子探测器、意大利激光角度镜和巴基斯坦立方体卫星等四个国家的有效载荷和卫星项目。 同时,中国正在加快推进国际月球科考站大型科学项目,希望更多国际伙伴加入进来,共同拓展人类认知范围,为和平利用太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未来,中国还将发射嫦娥七号和嫦娥八号,最终建立月球科研站,实现载人登月。 据中国探月计划总设计师吴伟仁院士介绍,嫦娥七号计划在2026年左右发射,主要任务是前往月球南极寻找月球上存在水的证据; 嫦娥八号计划于2028年左右发射,其主要任务是探索月球上的资源,并进行资源再利用的实验。

预计载人登月,中国已于2023年正式立项,并已启动相关任务,计划提前开展无人登月,到2030年实现中国人登月。 (记者 刘瑶).

*:人民**海外版。

相似文章

    中国探月工程20年的辉煌,也是未来深空探测的不竭动力

    年前,中国的探月计划踏上了充满挑战和希望的旅程。从嫦娥一号首飞到嫦娥五号返回月球样本,这一时期见证了中国太空探索的巨大飞跃。在这个过程中,科学家和工程师的不懈努力,造就了 嫦娥 家族的辉煌,为中国的探月计划赢得了全球的关注。科学探测是中国探月计划的支柱,每一次任务都是对月球奥秘的深入剖析。通过第一张...

    中国探月计划庆祝成立20周年! 《嫦娥》是如何屡次成为世界第一的?

    今年月,中国探月计划迎来了周年。时光荏苒,年时间如一匹白马,中国探月者们不断努力创新,至今已圆满完成 探月 探月 回样探 简称 绕轨 坠落 返航 三阶段战略目标,开始实施第四阶段探月工程。探月工程的每一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深化,为下一阶段奠定了基础。今天,我们邀请到国家太空探测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庞志...

    月球探测计划载人航天,今年还有这些“大国重武器”亮相

    中国探月工程四期工程正在稳步推进。过去 人爬不上明月 如今 踏上月球,探索银河系 我国探月工程四期工程稳步推进。据中国国家航天局称,嫦娥六号将于年左右发射,在月球背面执行样本返回任务。这也将是人类首次登陆月球背面,中国人将丰富人们对月球的认识。在此之前,今年上半年,鹊桥二号中继通信卫星将发射升空,用...

    中国航天创新!登月工程新材料层出不穷,重塑航空航天未来

    近日,中央电视台报道了中国登月工程的惊人进展,一项颠覆性材料技术 超轻碳基微烧蚀耐热材料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些材料将帮助中国载人登月飞船登陆月球,吸引世界目光。耐热材料的关键性和不断变化的需求。航天器继续飞得更快,面临更恶劣的环境。有效的热保护系统在空气动力加热中为飞机提供保护,确保飞行安全。耐热...

    载人航天、北斗导航、登月工程都与闵行有关!

    编者按 近年来,闵行区以巩固和完善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成果为抓手,紧紧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认真践行 人民城市 重要理念,坚持弘扬伟大的党建精神,凝心聚魂,凝聚力,扎实推进文明的培育 实践和创造,持续培育城区精神品格,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切实推动闵行全面建设成为具有价值引领 文化滋养 精神支撑的创新开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