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伴侣会提到,和父母相处真的很难,他们很节俭,他们想省钱,他们会讨厌我浪费水,速度慢等等。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和父母发生冲突是有可能的。
由于时间紧迫,许多父母太忙了,无法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
另外,他们不知道如何表达,经常说些什么很伤心。
那么,我们如何摆脱它们对自己的影响,同时与他们和谐相处呢?
这里要提的一件事是宽容,这意味着接受自己,接受父母。
首先,把自己从想要父母爱的期望中解放出来,把你能从父母那里得到什么和不能什么拆解开。
比如小时候,我可以指望父母给我钱,让我花钱,帮我做饭,但我不能指望父母会欣赏我,肯定我。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父母对我们也是有期望的,她希望我们在学业上取得成功,给她面子。
简而言之,对于他们,需要放下一些期望。
比如过年的时候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候,有些事情是做不到的,很多时候,你需要有些克制。 当然,我们可以坚持自己的做法,但比如说他们说的一些事情:“你太浪费水了”、“你太慢了”或者会催婚等等,他们似乎认为婚姻是人生的标准,不结婚是不对的,我们其实可以忽略在心里。
关键的心态是做你自己,不要在意别人的意见、态度和评价。
有时候,我之所以纠结,是因为我内心对父母的期待,包括父母的理解和认可。 由于观念的差异,我们追求与他们不同的东西,他们会提出反对意见、不喜欢和坏意见。
倾听,但不要介意,这样你就可以像他们一样不为所动。
当我们认识到他们的局限性时,我们可能会开始放下一些内心的冲突,不再怨恨父母做不到的部分。
对自己负责意味着精神独立,不再依赖父母,也不再依赖他人。 因为我可以独立,所以我可以选择什么事情对我更好。
因为他们是独立的,所以他们追求自己的生活,而不受期望的影响。
而这种精神上的独立,就是我们内在的“觉知”,是观察者,是见证者。 这个观察者是我们力量的源泉。
当这种力量被找到时,爱的源泉也被找到了,内在的泉水不断涌现到外在的世界。
只有找到这种力量,我们才能不再纠缠于别人的爱,拥有就享受,没有就放手。 可进可退,可收放。
我们之前之所以无法从亲情的纠缠中抽身出来,就是因为我们依赖亲情,所以我们把亲情看得很重要。
回归内在力量,不再依赖别人的爱,这样你才能过自己的生活。
这个阶段的我们和以前不一样了,我们和父母之间还是有冲突的,只是我们处理的方式和心态完全不同。
同样的场景:父母的厌恶、控制、压抑,我们只是听从,不再放在心上,依然坚持自己的内心修行,也照顾好自己的情绪。
尊重自己和父母的差异,坚持做自己,给父母他们想要的情感价值。 给他们肯定、欣赏、爱和感激。
即使有冲突,即使有代际差异,我们仍然可以接纳父母的本来面目,深刻理解他们的能力和不能力,并给予他们新的情感体验。
这时,我们成为第一个树立情感榜样的人。
例如,我们的父母讨厌我们浪费水。
我们可以选择春节期间尽可能少在父母家洗澡,也可以选择和父母沟通一下我们对清洁卫生的想法,理解父母省钱的初衷。
总之,还是会有思想的冲突,但内在的接纳与抗拒对抗的心态是完全不同的,因为我们有自己内在力量的源泉。
我不再要求我到底是什么,我不再要求对方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爱我,跳出你我之间的二元对立,站在更高的维度去看双方的关系。
只有成为爱,我们才能接纳对方和自己矛盾的部分,放下心中对他的期待。
这就是宽容,虽然你和我不同,但我接纳你,依然爱你。
其实,冲突是经常存在的,取决于内心的大小,但别人的行为并不影响一个人心中爱的本质。
处理不和谐的部分并接受不和谐的部分。 反之又如何,要么接受,要么不接受,你不会被困在某些位置上,不接受就会生气,接受就会委屈。
这只是一个心甘情愿的选择。 就像父母会催婚一样,我们不必着急,问问自己的内心,要不要结婚,要什么样的人,准备好了吗,什么时候结婚?
再比如,如果父母有暴力倾向,打孩子,这个时候,我们也可以忽略不计,虽然她会对我做些什么,但她会承受因果报应,她已经完全失去了内心自给自足的部分,失去了内心爱的本质。
在攻击的背后,可能是她的一些需求受到了攻击,没有得到缓解。
面对别人的攻击,包括生存需求、安全感、归属感、价值感,不管你拥有哪一种,只要接受就好,不要怨恨或攻击别人,要知道恶人有自己的邪恶磨砺,保持心中的爱的状态, 善待自己和他人。
当我们始终坚持自己的选择和自己的愿望时,他人的期望、价值观和意见不会影响我们,我们可以与他们协商或直接做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