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中国的经济发展。
1、坚持新发展理念。
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方针,就是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标和归宿。 要确保发展为民,发展靠民,发展成果共享。
为人民发展,就是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谋求和促进发展,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努力促进人民的全面发展。
意义:体现了坚持人民主导地位的内在要求,突出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确立了新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
2、坚持新发展理念。
内涵: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必要性: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解决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能,培育发展优势; 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
1)创新发展的重点是解决发展动能问题。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要把创新放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
2)协调发展的重点是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协调发展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平衡发展与不平衡发展的统一。 着力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并行发展,不断增强发展诚信。
3)绿色发展着眼于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
绿色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体现。 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4)开放式发展注重解决发展的内外联动问题。
开放是一个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坚持开放发展,必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5)共享发展的重点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把改革发展成果分享给广大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党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重要体现。
坚持共同发展,必须作出更加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有更大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2.构建现代经济体制。
1.为什么要建立现代经济体制?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动力是当务之急。
2)为其他领域的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奠定坚实有力的物质基础。
3)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构建现代经济体制。
二、现代经济制度的主要内容:
1)工业体系;(2)市场体系; (3)收入分配制度; (4)城乡区域发展体系;
5)绿色发展体系;(6)完全开放的系统; (7)经济制度。
3. 如何构建现代经济体制?
1)构建创新主导、产业体系协调发展,实现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调发展;
如何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必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营造脚踏实地、吃苦干、产业丰富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
(二)构建优势突出、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和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民经济和民生的根本问题,要把解决“三个农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三)构建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开放向优化结构、拓深增效方向转变。
四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加快建设现代经济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