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14日,原昆明军区司令员、云南省委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张公秀在北京301医院病逝,享年95岁。
张将军认为,国家走在正轨上,人民的生活水平在逐步提高,医疗条件也在改善,所以长寿不再是遥不可及的。
他强调,长寿不仅是岁月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对高品质生活的需要。 2000年,时间进入新世纪,张将军也迎来了自己的85岁生日,也就是他所说的保证年龄。
他对此感到非常高兴,并与家人一起度过了一个美好的生日。
张公秀将军晚年生活幸福,身体健康,精神年轻。 他分享了他的长寿秘诀——保持良好的心态。 张公秀出身贫农家,哥哥张承秀是家乡农民协会会长。
在哥哥的影响下,张公秀怀揣着革命的抱负,兼职联络员给同志们送信。 13岁时,在哥哥的鼓励下,他加入了村里的儿童小组,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完成了传递信息的任务。
在哥哥的教育下,他学会了伪装自己,多次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这就是老将军张公秀长寿的秘诀——保持良好的心态。
张公秀是儿童团的优秀号手,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报道消息,他精心挑选了一个马口铁喇叭。 虽然吹号不容易,但他从一群男孩中脱颖而出,赢得了所有人的钦佩。
他热情地学习,刻苦练习,从一个音调到掌握长短到吹简单的曲子,不断提高。 后加入红军游击队,任永安独立营副班长、班长。
他知道部队的号角声很重要,于是他找到了士兵的小号手,学会了吹叫醒号、集合号、冲锋号、吃饭号、熄灯、出发号和调度号。
通过不懈的努力,他掌握了每个号角音的记谱要领。
张公秀少将于1934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随后的半年里,他以出色的表现多次晋升,担任红六军第17师第19团第7连排长,第17师第49团副连长, 18师第53团第7连连长,参加红六军长征。
尽管成为了领导者,但张公秀一直喜欢吹小号作为个人爱好。 然而,他没有意识到,这个爱好会在关键时刻发挥巨大的作用。
1936年1月,红六军第47团在湘贵交界的黄县遭遇石碉堡,阻挡了前进。 已经担任第47团第2营营长的张公秀接到上级的命令,率部绕过石碉堡,包围并歼掉驻扎在后面的一个营的敌军。
但是,鉴于部队人数相等,这项任务非常困难。 但张公秀并没有放弃。 他立即想出了一个聪明的计划,把营里所有的号手都召集起来,让他们听从营部听到的任何号角。
部队到达指定位置后,张公秀亲自手持军号,站在高地上,吹响了冲锋号。 听到张公秀的号角声后,全营的号手们一起吹响了号角。
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任务终于圆满完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勇敢创新,善于发挥自己的优势,就能在关键时刻发挥巨大的作用,实现自己的目标。
在张公秀夫妇合影的那一刻,四面八方传来杀戮的呼喊声,敌人不知不觉,被杀戮的呼喊声吓坏了,他们举枪投降,战斗不到半小时就结束了。
10月,张公秀奉命到红军**步兵学校服役,担任上级干部大队中队长。 随后,张公秀进入红军大学第四队和康大学二期第一军队,参加了学习。
杨德志是第一军队的队长。 据张公秀回忆:“学习期间,张公秀有幸亲自听了***的讲课,向他们讲述了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
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康达的学生被派往各地工作。 这时,叶婷和项英来到延安,为即将到来的新四军挑选干部。
考虑到张公秀是江西永新人,熟悉南方的情况,组织决定派他到南方工作。
接到招待会通知后,张公秀和战友们准备了一些换洗的衣服、毕业证书和康大学的介绍信,踏上了前往八路军习安办事处的旅程。
在那里,他们受到了***的热烈欢迎。 **通过生动的讲解,向他们介绍了即将成立的新四军军事司令部所在地,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组建工作。
张公修来到南昌后,被安排在八路军办公室的一家宾馆里。 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地方,一个新四军军事总部将要建立的地方。
张公秀住在这里,等着工作安排好,不久就接到了与**会面的通知。 * 我向张公秀及其战友表示热烈欢迎,感谢他们经过25000英里的长征回到南方,参加新四军的组建。
张公秀还对江西省军区司令员在江西省军区司令员领导下坚持游击作战、艰苦奋斗表示感谢。 *摆了摆手,谦虚地说:“我们比长征的同志们好一点,虽然难度很大,但是我们的根据地还是很小的,但已经分散了。 ”
在一次谈话中,**向张公秀询问了长征期间部队的情况。 张公秀不仅回答了问题,还主动提到了在延安的演讲以及副主席与他的谈话。
* 我听了很开心,趁机问了张公秀的工作任务。 张公秀急切地希望能尽快开始工作,这让**感到非常欣慰。
*然后问张公秀:“听听你的口音,是**人吗? 张公秀回答说,他是江西永新县人,并介绍了他的两个同伴,彭富民是莲花人,李忠民是蓟水人。
* 听到这个消息,立即同意并支持他们。
* 向张公秀解释,既然暂时不能动员,就建议张夫人做谭玉宝同志的参谋,充分发挥她作为湖南、江西苏区骨干的优势,帮助扩大抗日队伍,迎接新的作战任务。
对此,张女士表示赞同,并感谢**的信任和支持。 ** 随后,他向她介绍了谭玉宝的情况,并鼓励她帮助他集结和扩大游击队,整顿部队。
张老太太听了**的话,表示愿意帮助谭玉宝,并感谢**的鼓励和支持。
得知我的大哥常承秀和表弟张义云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我深感悲痛,我决定报答他们的恩情,用自己的行动为他们报仇,以此来纪念他们。 ”
11月,张公秀任新四军第一支队新一团团长。 不久之后,“皖南事变”发生,他担任左纵队的先锋。
当他率部前往茂林地区时,发现灌木丛后面有国民党军队活动的痕迹,立即派出侦察分队守卫。 经过充分的准备,当部队到达大康东南并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袭击时,新团设法粉碎了敌人。
之后,张公秀奉命撤退,向军部靠拢。 过了一会儿,支队与军部失去联系,支队司令员兼政委傅秋涛决定独自突围。 在战斗中,张公秀率部与敌人激战,但最终大部分战友因寡不敌众而阵亡。
这次事件,新四军损失惨重,被俘9000余人,阵亡2000余人,被俘4200余人。
晚年,张公秀经常用“皖南事变”中发生的往事来教育后人,这段难忘的经历成为她教育的素材。 在参观新四军司令部纪念馆和皖南事变烈士陵园时,她感慨地说:“'皖南事变'后,中共严厉谴责国民党顽固分子的罪恶阴谋,庄严宣布重建新四军。
1941年1月20日,中共革命军事委员会令下达,任命**为新四军司令员,**为政委,张云毅为副司令员,赖传柱为参谋长,**为政治部主任。
3月,张公秀奉命进入华东党校,参加学习; 12月,张公秀被任命为新四军第7师第56团团长。 此后,张公秀先后担任汉河支队参谋长、汉河支队、陆军第4师参谋长,新四军第7师第19旅参谋长。
1942年12月19日,张公秀与情人丁雅华结婚,成为终身革命伴侣。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
为适应新形势,根据**军委的命令,将新四军第3师调往东北; 军司令部率领大部分主力北上山东,与山东军区合并; 留在华中地区的新四军部队编为华中军区和华中野战军。 ”
1946年1月,**军委决定将新四军和山东军区的指挥权与华中和山东的新四军、八路军统一,改称山东野战军。
1947年,张公秀任山东野战军第7师第19旅副旅长兼参谋长。 同年1月,新四军与山东军区、华中军区合并,山东野战军与华中野战军合并,组成华东军区和华东野战军。
张功秀被任命为华东野战军第7纵队第19师副师长兼参谋长。 不久,张公秀被调任第9纵队第26师副师长兼参谋长。
1948年5月,他被任命为第9纵队第26师师长。 1949年2月,第三野战军第9兵团按照**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和兵力的命令成立,张功秀被任命为第9兵团第27军第80师师长。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 11月,张浩秀率领改名后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80师参战朝鲜战争。 在战斗中,他被提升为第27军副司令员。
张公秀在朝鲜战争中的英勇表现,1952年奉命回国,在华东军区军事干部学校**队学习,1953年5月任第26军军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随后,在1958中,他再次有机会在高等军事学院学习,并于1960毕业并被任命为68军队的指挥官。
1969年任济南军区副司令员,后兼任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革委副主任。 1975年8月调任昆明军区副司令员,兼任云南省委书记、省革委副主任。
1979年3月参加西线指挥越南自卫反击,1980年任昆明军区司令员,兼任云南省委书记。
在任期间,他多次组织和指挥西南边境的自卫反击行动。
1985年5月,全军各大军区的司令员和政委相继来到北京,参加在京西饭店召开的中央军委扩大会议。
虽然大家都知道这个解除武装计划已经决定了,但他们不希望自己训练和加强的部队被解散,他们将看到他们麾下的精锐要么被重组到其他军区,要么离开军队休整。
对于这个解除武装的计划,张公秀心里很平静。 这是因为昆明军区地处西南边境,肩负着保卫祖国边界的重任,边境上的战斗时有发生,是全国唯一发生过战争的地方。
根据中央军委的初步规划,昆明军区和成都军区将合并并指定在昆明,昆明军区将作为主体组成新的昆明军区。 为此,陪同昆明军区的军部部长和干部部长也带来了一整套接待方案,准备与成都军区的同志进行具体磋商。
出乎意料的是,在6月3日下午的会议上,改组令宣布:“昆明军区不受改组计划影响,将继续履行保卫祖国边界的重要使命。 ”
这个消息让昆明军区的干部们感到非常欣慰,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昆明军区将继续得到人民的支持和关注。
同时,也体现了张公秀佩戴战斗英雄军章的重要性,他的贡献得到了应有的认可和肯定。
张公秀和夫人丁雅华毫不犹豫地服从了**军委的命令。 他在部队工作了很长时间,养成了坚决执行命令的作风。
几天后,他回到昆明,看望了多年的老部下和正在战斗的中越边前线指挥部,耐心地做好了安定人心的工作。 随后,他来到马里波烈士陵园,表达了对烈士们的深深敬意,并亲手献上了巨大的花圈。
对联上写着:“为国献出生命的烈士是不朽的! 你的指挥官和战友张公秀”。 将部队指挥权移交给成都军区司令员后,当选为中共**咨询委员会委员。
退休到二线后,他全身心投入社会公益活动,经常帮助烈士孤儿,并带头捐款给希望小学。 他认为,这样的晚年生活更有价值,更有品质。
张公秀将军晚年依旧风采,身体健康。 他已经90多岁了,仍然精力充沛,声音洪亮,精力充沛。 虽然家庭收入不高,但他和妻子丁雅华用心照顾家庭,使其成为一个四代人,深受人们羡慕的革命大家庭。
每当人们经过他们家门口时,总能听到笑声,充分体现了张将军的乐观精神和家庭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