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马斯克在社交**x上宣布,他的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已经完成了第一例人体植入,第一位接受者现在恢复良好
消息一出,立即引发了网友的热议。 有人怀疑,有人迫不及待,想亲自尝试一下。
这并没有再次炸毁ALS抗议者、京东集团前副总裁蔡磊他认为,脑机接口并不能挽救生命,而只会增加沟通。 去年,马斯克Neuralink招募患者,蔡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没有时间参加试验。
马斯克透露,第一款产品将被称为“心灵感应”。
而在这个消息的前一天,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与清华大学团队联合宣布,全球首例植入式硬膜外电极脑机接口辅助的四肢瘫痪病例**在行为能力**上取得了突破,实现了自主脑控喝水。
据相关人士透露,经过三个月的居家训练,患者现在可以通过脑电活动驱动气动手套,独立实现饮水等脑控功能,抓取准确率达90%以上。 患者的脊髓损伤在 ASIA 临床评分和感觉诱发电位测量中有所改善。
那么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与“心灵感应”技术不同,我国项目在无线微创方面取得了两大突破,一方面通过植入脑机接口NEO,将内部机埋在颅骨中,电极覆盖在硬膜外,在不损伤神经组织的情况下保证了颅内信号的质量; 另一方面,它采用近场无线供电和信号传输,植入颅骨的内部机器不需要电池。
事实上,早在10月,我国就开展了首例手术,并开展了国际、国内植入式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注册。
作为一个新兴产业,脑机接口在核心技术和市场拓展方面尚未拉开差距。 中国已将脑机连接列为未来产业创新的关键方向之一。 核心器件设计无明显落后,在政策和资源支持下,有望实现弯道超车。
中国电子标准化研究院预测,到2027年,全球脑机接口市场规模将达到37亿美元。 就国内市场而言,根据量子比特专题报告,到2040年,我国脑机接口产业综合市场规模有望超过1200亿元。
如此巨大的市场前景,也吸引了众多资本和企业进入。
根据美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报告,从2013年到2023年第三季度,全球在脑机接口领域的风险投资近800家,总金额超过100亿美元,投资企业超过300家。 谷歌、Microsoft、华为等科技巨头纷纷涉足脑机接口领域。
在中国,自2023年初以来,脑机接口行业已发生超过17起融资事件,累计融资近10亿元。
目前,脑机接口主要应用于医疗场景。 非侵入性脑机接口主要用于脑部疾病的早期筛查和辅助诊疗,侵入性脑机接口主要用于难治性脑部疾病。
而在非医疗领域,脑机接口也有望成为继VR AR之后下一代元宇宙的入口借助脑机接口,人们的主观想象有望通过传感器、3D打印、智能制造等手段转化为现实,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改造现实世界。
然而,脑机接口行业从研发到落地的周期很长。 业内普遍认为,脑机接口在未来三到五年内仍处于积累阶段,实现规模化仍需5到10年时间,难点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