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童年想象中的南京西路“改造”,到21世纪初中国首个世界城市博览园区——上海世博园的规划,再到他在多个城市提出的“城市元宇宙”,吴志强参与并见证了众多城市空间的更新。
记者 金熙
对于中国工程院院士、德国国家工程科学院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名誉院长、上海欧美学者联谊会常务副会长吴志强来说,“城市”是他梦想的发源地。
从童年想象中的南京西路“改造”,到21世纪初中国首个世界城市博览园区——上海世博园的规划,再到他在多个城市提出的“城市元宇宙”,吴志强参与并见证了众多城市空间的更新。 正如他所说,城市承载着人类的美好梦想,而城市规划就是这些美好梦想的实现。 痴迷于“城市规划”。吴志强,1960年8月出生于上海。 14岁那年,父亲离开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兰江街南楼村(今七一村),到上海打拼,拥有自己的产业,解放后全部捐给国家,是一个爱国的红色资本家。 吴志强小时候住在南京西路一带,上小学的时候,他看着附近的车辆、道路、房屋,心里想着如何更好地安置和经营它们,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大家服务。 “总感觉它本来可以更好。 这也为他日后选择报考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奠定了基础。 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的消息从广播电台的扩音器传到吴志强的耳朵里时,他正在上海松江的厨房里做厨师。 高考恢复后,很多大学都去中学做招生广告。 当时,吴志强还在富民路的培英中学(现华东模范中学)读书。 他回忆《新民周刊》:“中学的走廊里有很多各大学的招生广告,有的贴在玻璃窗上。 我到处找,看到城市规划这个专业,我觉得它很有意思,因为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就在想,'这里应该做什么,那里应该做什么? 当他真正开始学习这个专业时,吴志强意识到城市规划并没有那么简单,“城市规划承载着人类对下一代生活形态的梦想。 “要学的东西太多了。 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建筑学、道路工程学、植物学、美学......即便如此,求学如饥似渴的吴志强还是在同济完成了本科和研究生学业,并一直任教,直到被送到德国柏林工业大学。 1988年初,包括吴志强在内的70名中国青年科学家被分配到德国大学三年级。 他记得有一门关于旧城区改造的课程,为巴黎和柏林等城市的贫民窟重建设计比较计划。 交作业时,班上20多名学生一共拿出40多张图纸,他一下子拿出48张详细完整的图纸,教授直接叫院长去看现场,并向院长介绍了吴志强的全套规划设计。 因为德国的城市规划教育需要学习大量的城市社会学、土地管理、地理数据库、节能城市知识,所以吴志强每天学习到深夜,最早来,最后一个离开,节假日也一样,成了写字楼门卫最熟悉的人。 吴志强克服了许多语言障碍和其他障碍,花了6年时间在德国获得了博士学位。 “当我在德国学习时,我经历了东柏林和西柏林合并的阶段。 当时,他主要参与东柏林的改造工程,这不是简单的修复,而是必须满足明天的需求。 吴志强表示,正是这次学习经历让他在城市规划方面收获颇丰,不仅学习了德国的可持续城市规划及其管理体系,还参与了旧城改造的实际操作。 基于这种“理论与实践双沉浸”,吴志强明确指出,城市规划就是要用最少的资源,打造一个在全球化面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保持特色的城市。 从上海世博园到汶川灾后安置规划1996年,在与国内一位硕士生导师进行了长时间的交谈后,吴志强决定回到同济大学。 这也给了他一个舞台,让他在瞬息万变的上海展示自己的技能。 早在1984年,当中国对世博会了解的人很少的时候,即将硕士毕业的吴志强获得了青年竞赛中唯一的最高奖,时任上海市长的王道涵给吴志强颁奖:“你是规划学的, 你可以关注一些世博会,收集信息,为未来的上海世博会做一些准备。 从此,“世博”这几个字像种子一样种在了他的心里。 2004年,当上海世博会从世界各地开始招标时,时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的吴志强终于迎来了机遇。 在同济大学的组织协调下,他团结了大学土木、交通、机械、环境......等各学科的优势力量在他的带领下,各学科的顶尖教授和青年学生发扬了同济“同舟共济”的精神,经过百天的激战,代表上海和中国,交出了《东方和谐城市文明答卷》。 这一理念先进、配套配套齐全、可执行性强的方案,使同济世博会策划方案在多轮竞争中胜出,成为全球前三强中唯一最终中标的“民族品牌”。 那段时间,吴志强经常忙到凌晨,因为直到3点才离开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创作营回家休息,吴志强也得到了“吴三店”的“绰号”。 作为2010年上海世博园区总规划师,吴志强设计了世博会五大区域分布在浦江两岸,让全球文化建筑艺术、绿色理念、历史遗迹、上海特色、城市梦想融为一体,浦东浦西、上海和世界“无缝”连接。 2007年,吴志强在工作中面临一个重大挑战:上海世博园的256个场馆需要由各国共同建设和规划。 作为总规划师,我不能容忍整个园区的道路、管线、台阶无法通行,不能有“断线”。 因此,他提出将整个世博会场地作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实验基地,并首次提出了CIM的概念。
吴志强被任命为上海世博园区总规划师
CIM(City Information Modeling,城市信息模型)是基于城市信息数据的三维城市空间模型和城市信息的有机复合体。 当时,吴志强通过实践这一理念,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个CIM平台,来自世界各地的建筑师都可以按照统一的标准完成场馆的设计和施工。 在CIM平台上,还可以快速判断管道是否畅通,残疾人能否通过,甚至一棵树是否可以灌溉。 2008年5月12日,在四川汶川大**六天后,吴志强抵达成都。 之后,他整天不睡觉不吃饭,忙着勘察灾区,规划设计,重点关注重建工程如何避开地质风险区,赋能产业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 当时,吴志强和他的同济团队走访了都江堰、彭州、崇州、大邑等多个城镇。 吴志强认为:“都江堰的城市布局要结合山水和世界四大要素,要能够体现都江堰山水的特点。 在城市发展中,要做好城乡一体化,注重城乡一体化。 同时,要有符合城市未来发展的产业,要有经济动能。 他还指出:“除了城市发展,都江堰的历史文化也应该得到很好的保护和修复。 此外,其地理条件要求特别注意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最好是低污染、节能和环保。 最后,都江堰重建计划被誉为“体现中国最高水平”。 吴志强在理论、技术和实践方面的造诣,为他带来了很高的声誉。 2017年11月,吴志强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德国工程院院长称他为中国城市规划界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瑞典国王在向他颁发瑞典皇家工程院院士证书时称赞他“致力于可持续城市规划”。 用RAR技术打造城市元宇宙在数智上海2023峰会暨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体验周开幕式上,年过60岁的吴志强发表了题为“虚拟与现实共同成长,RAR创新城乡活力”的主题演讲,这是他开创CIM平台16年,对城市规划有了新的技术和新概念。
在数智上海2023峰会暨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体验周开幕式上,年过六十的吴志强发表了题为“虚拟与现实的成长、RAR创新与城乡活力”的主题演讲。
所谓RAR(Reality + Augmented Reality,Reality + Augmented Reality),即虚拟现实的深度融合。 吴志强表示,由于疫情的影响,世界各地的城市都受到了严重打击,城市的活力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使用虚拟技术激活真实城市是我们目前最重要的目标。 在元宇宙概念蓬勃发展之际,吴志强提出了“城市元宇宙”的概念,在福建福州、黄岩、浙江台州、山东青岛等地都取得了成果。 以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市为例。 2018年8月,台州市城乡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聘请吴志强院士担任专家顾问委员会主席。 多年来,吴志强院士多次带队到台州,主持了**创新区、黄岩永宁科技创新带、三江口街区等一大批地标性区域的规划和准备工作,为台州推进城市规划建设建言献策。 2022年,黄岩区与吴志强院士团队就“鹏城国家实验室智慧城市院士工作站黄岩研究创新中心”和观河古道元宇宙街区项目签署合作协议,积极探索元宇宙的“黄岩之路”。 此后,吴志强院士带领团队为观河水街打造了全国首个户外数字经济元宇宙街区。 参观者只需用手机扫***,即可进入奇异的“童话元宇宙”,感受黄岩历史文化与未来赛博朋克相结合的独特魅力。 此外,观河水街西安元宇宙项目还获得了“2023数字中国创新大赛-数字城市设计赛道”金奖。
吴志强的团队打造了观河水街仙元宇宙。 ** 由台州发布
在福建福州,吴志强院士领衔的团队与福州市勘测院共同打造了“福源源”RAR秀,于2023年7月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前夕上演。 本次“福源源”RAR秀结合了全球最长的5659米跨度、涉及328座建筑的最多纪录,以及首创也是最难的跨江RAR三“最”合一,展现了现场场景+虚拟影像的创新演绎模式。 “事实上,这种RAR秀技术是同类产品中的首创,将这项技术落地到大场景、大人群本身也是一种历史创造。 吴志强院士表示,希望未来不断涌现新的创新、新的作品,也希望数字化推动智慧城市建设。 “智慧城市的最终目的是为人类提供更美好的生活,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吴志强院士鼓励和支持更多人参与互动,将整体解读融入公共层面。 在青岛,吴志强和他的团队打造了数字城市文化项目“海洋元宇宙”。 据悉,依托唐岛湾的自然和城市资源,“海洋元宇宙”着力打造“青岛风与青春风的集合”,通过运用“R(真实海景与城市建筑)+AR(增强现实)”创新技术,将唐岛湾的真实场景与数字内容构建的虚拟场景融合互动, 利用数字技术驱动交通融合,丰富市民和游客的生活场景,为市民和游客带来沉浸式旅游体验,提升新区的城市品味。助力西海岸新区打造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化新区。值得一提的是,“海洋元宇宙”的数字化演绎实现了三个世界第一:首场海上RAR幻影秀,超5万平方米的真实海景演绎和塑造; 首家用户共创数字城市地标,通过“RAR”技术1:1还原未来实体地标建筑; 首个元宇宙大型宣传媒介,将虚拟元素和数字标志叠加在真实建筑群上,打通商业推广渠道,助力企业和品牌数字化转型。 通过数字技术,历史、文化、商业深度融合,打造一个可以观赏、可参观、可互动、可共创的城市数字空间新世界。 对于上海,吴志强和他的团队也在思考如何用前沿的元宇宙技术为城市规划赋能。 “如今,上海超过73万栋建筑从设计图纸开始,在实体建筑之前,建筑师们已经想象了它的空间,而元宇宙技术可以赋予所有人想象力的力量,当人们不断寻找更好的地方去追求更好的生活时,通过'元宇宙城市'参与和享受'未来梦想之城'的建设, 并使其成为他们辛勤工作的动力。吴志强希望数字技术能够进一步激活这座全球化城市,继续将元宇宙的热度转化为上海消费者的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