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灭黄白涛第七兵团,是淮海战役的第一仗,是***英明决策,苏羽将军独立指挥的一场战斗。
这一仗,也是淮海战役中最艰难、最惨烈的一战。
淮海战役原本的首要目标不是黄白涛的军团,华东野战军从山东南方向的行军也被推迟了15天。
那么***和苏羽将军是如何改变目标和谋略的,从而最终取得胜利呢?
济南战役接近尾声时,苏煜于1948年9月24日给**军委发了一封电报,建议一举发动淮海战役,先夺取梁淮地区,其次是海州和连云港。
**代表**军委第二天就把苏羽叫了回来,同意发动淮海战役,但首要目标应该是攻击和歼灭黄白涛的军团。
同时,**还告诉苏羽,淮海之战是一场大战,他应该谋划后动,多待十五天,做好充分的战前准备,不要过早进攻。
你为什么要改变苏羽的目标? 为什么对华业南进的态度如此谨慎? 从地图上看,攻击黄百涛的军团是绝妙的举动,因为黄白涛的军团驻扎在徐州和海州之间的新安镇,国民党第44军也驻扎在海州的临港地区,歼灭黄柏涛的军团可以避免其撤退到徐州, 从而增加了整个淮海战役的难度,同时切断了徐州敌人向东退海的退路。
而他之所以如此谨慎,是因为了解敌人的情况,因为他知道黄白涛不简单,黄白涛不是黄埔的后裔,而是一支杂军,才能在国民党将领中脱颖而出,他的军事指挥能力不容小觑。
皖南事变的作战计划,就是出自此人之手。 在与华野的多次交锋中,黄白涛率领的部队几乎不被打败。
因此,可以预料,歼灭黄百涛的军团,一定是一场艰苦的战斗,必须高度重视。 后来的战斗表明这个决定是多么明智。
1948年10月中上旬,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指示,华业市级以上军政首长和山东区委召开了为期20天的军事会议,详细研究了淮海战役的作战方案。
当时,华业有四个军团,有的将领主张以军团为单位进行分工作战,但苏羽坚持以纵队为单位进一步细分和指挥作战。
他认为,要调动军团中攻防工事强、人员整齐的若干纵队,专门负责攻打黄白涛的军团,这样才能保证一次攻打,胜利的把握更大。
**不仅坚决支持苏羽的主张,还明确要求苏羽和华业副政委***随部队南下,亲自领导前线指挥,并给予苏羽全权派遣。
同时,着眼于大局,命令中原统帅在河西牵制敌人,由政委和中原统帅率领的中原主力联合进攻郑州、开封,进而攻占徐州附近的交通枢纽苏县。
这样一来,白崇禧在华中地区的部队不堪重负,不敢冲向徐州援军,这让徐州成为一座孤城,也让中原与华业形成了协同作战的局面。
在乘坐苏羽的吉普车前往前线的路上,因为司机太累,造成翻车事故,苏羽毫发无损,也不敢耽搁,马不停蹄地向指挥所驶去。
**得知此事后,他给苏羽发了一封电报,要求他撤离距离前线至少5公里的指挥所。
苏羽被他的关心深深打动了,更加下定决心要歼灭黄白涛的军团。
到11月4日,苏羽下达进攻命令,计划以14个纵队的兵力分三路进攻,第一种方式是以纵队加局部部队从鲁西南出击,制造进攻徐州的假象,以此为招引徐州境内的敌人,同时迷惑黄百涛的军团。
第二条路线以三个纵队包抄黄柏涛的军团,穿过习镇以北的嘉旺地区,切断了黄柏涛军团撤退到徐州的唯一道路。
第三条路带着剩下的10个纵队迅速南下,直接向黄白涛的军团发起进攻。
但黄百涛也不是无能,他看穿了苏羽调兵的计划,华业的主力刚刚出动,他得到消息,急忙指挥自己的第七军团向西撤退到徐州。
可惜人不如天,黄白涛万万没想到,守在夹黄地区的张克夏和风二将军率兵造反,让华业三纵队通过嘉旺地区,行动速度大大加快。
噩耗接踵而至,黄柏涛在撤退途中突然接到刘志的命令,要他停下来,接手从海州撤来的第四十四军。
他不知道的是,刘志根本不在乎第四十四军。
他之所以让黄百涛接手第四十四军,是因为这支部队保住了他所有的净资产,好不容易等到第四十四军来了,第七军在行军中出了问题。
新安镇与徐州之间,运河上只有一座铁桥,导致十多万匹马缓慢而混乱地移动。
尽管如此,黄百涛还是及时做出了调整。
他让排尾的第44军先走,从铁桥从后方到前依次渡过运河,等到华业主力第9纵队到达习镇,此时是第7军末尾的第63军, 已经画了两个小时了。
苏羽得到消息后,就觉得黄百涛不好对付。 这时,苏羽立刻做出了调整。
他严令各纵队拼命,加快速度,不与第63军作战,追上黄白涛娣第7兵团主力是头等大事。
苏羽的部署奇迹般地取得了成果,最可惜的是,第63军一路遭到华业第9、第8、第4纵队的反复攻击,最终被第1纵队歼灭。
当黄百涛的军团行军到念庄和曹八极一带时,又传来了一个致命的消息。
本来徐州派李密的军团来迎合,但在刘志收敛防线的命令下,撤退到徐州。
此时,华业的三个纵队已经冲到了黄白涛的前线,夺取了曹八极以西的地区,与黄白涛麾下的百军第44师展开了激烈的遭遇战。
到11月10日傍晚,在华业的强攻下,第44师被全歼,曹八极之战也标志着黄白涛军团的撤退被完全阻断。
在局势岌岌可危的时候,黄柏涛又接到蒋介石的命令,命令他集结一盘分散的兵力,坚守年庄的阵地,牵制华业军队,徐州派援军迎击。
对于黄白涛来说,他此时唯一的优势就是李密在撤退之前,已经在念庄一带修建了大量的防御工事,这些防御工事不仅坚固,而且隐蔽。
黄白涛掂量了一遍又一遍,决定听从命令。
他刚刚完成部队部署,到了第二天,也就是11月11日上午,华业已经完成了对第七兵团的全面包围,一场残酷而激烈的战斗即将开始。
到12日傍晚,华业以5个纵队的兵力,在有限的坦克和炮火掩护下,向连庄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第七兵团的国民党军队在黄百涛的指挥下也抱着死亡的念头,奋力作战,国民党军队拥有防御工事和炮兵的优势,再加上徐州空军的支援,给华业造成了很大的**。
战争开始三天后,随着军队规模的扩大和华业后勤补给的短缺,纵队领导和士兵的情绪越来越不耐烦,年庄前线陷入了无法摆脱的僵局。
有鉴于此,苏羽于14日召开纵队军政首长会议,商讨有效进攻和改善局势的对策。
纵队领导都提到,敌人的防御工事太多,火力很重,导致我军远距离进攻,大部分士兵死在冲锋途中。
针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苏羽在会上做了三项新的战术安排。
首先,停火一天,让全军官兵在进攻方向上挖交通战壕,尽可能靠近前线,进行迫在眉睫的打击,缩短攻击距离,减少冲锋时间。
第二,按照先弱后强的顺序,集中全军炮兵轰炸敌人的防御工事,在发起冲锋之前,尽可能用炮弹摧毁敌人的防御工事和火力。
三是各纵队要坚定信心,一定要坚持到底,哪怕是最困难的时候,也不准呐喊累,严禁报**数字,这样会影响军队的士气。
会后,各专栏迅速展开行动。
接下来的一周,华业的攻势明显成效,国民党军队的防线不断崩溃,全军全军覆没。
不过,由于敌人的困兽大战,华爷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11月19日,苏羽下达总攻命令,11月22日,第七兵团全歼,黄白涛自杀,念庄之战胜利落幕。
苏羽接过这些战报,心情沉重。
每个纵队至少有5000人,华业总人数超过60000人,牺牲了一大批优秀干部和骨干干部。
苏羽没有说什么,他知道,没有一流的坚定支持和英明的决策,没有华业将士的跟进和血腥斗争,这场战斗是很难打赢的。
眼角划过泪水,身为百战百战的将军,他明白不统军的道理,但为了整个淮海战役的胜利,这些牺牲是不可避免的。
多年后,苏煜将军临终前,吩咐家人将自己的部分骨灰撒在年庄,以安慰和陪伴那些在年庄战役中阵亡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