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好作文重温”系列的第三篇文章,是关于留学生普遍需要面对的“身份”问题。 如何“走出去回来”,还是“走出去留下”? 作者给出了一些建议。
文本 |ABB图 | unsplash
在TikTok上,一位新加坡华人抱怨他在澳大利亚找工作的经历,这段经历一夜之间走红,也被雅虎新闻(Yahoo News)报道。
她的一个插槽是许多公司只招收本地学生,对国际学生关闭大门。
在澳大利亚的国际学生詹姆斯·吴(James Wu)的抱怨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
澳大利亚国际学生理事会(CISA)主席Yeganeh Soltanpour也表示吴在**中披露的真相是真的,这在澳大利亚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工作场所和招聘机构内部存在很多偏见,并且对学生签证状态存在担忧。
我听到的最常见的借口之一是,'我们不想只是为了让你离开而训练你',或者'毕业生签证可能不被批准'。 “他们永远不会公开说他们只雇用当地学生,因为他们不想面临强烈反对。 ”
因此,国际学生经常被迫进行无薪实习以换取工作经验。
在作者看来,其实找工作的问题只是外表,背后的身份才是核心。 留学生都是在国外的外国人,不分肤色或国籍,“不属于我族,心就不一样”是当地人普遍的心态,所以在找工作时往往要让位给本国人。
但回国后,尤其是已经取得外国身份的国际留学生,在国内仍会被视为局外人,甚至会被批评为“这种做法是两艘船上的投机”。
同时,在留学生的心目中,在国外生活时,他们觉得自己不属于异族,当他们面临学业、职场、生活的隐性排斥时,他们感受到了“它”。's not my place.”
但回国后,我觉得自己的思想无法完全融入国内社会,在中国老板面前说话做事不准确,经常被禁止在社交**上发表自己的观点。
我以为双语双文化,双方都可以开诚布公地吃饭,但往往很难认同和被认同任何一方的身份,我感觉就像朱八戒照镜子一样。
身份认同是每个打算走国际教育路线的孩子都会面临的一种情况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如何帮助孩子找到身份认同,被认可?
如何及早发现身份问题?
国际学校的选择暗示了答案
其实,对于上述情况,没有必要出国,在国际学校的时候就能看到线索。 中国的国际学校不同于公立学校和海外学校。
在公立学校眼中,国际学校是外国教师参加外国课程的外国学校。 在国外大学眼里,他们觉得我们的国际学校是中国办的学校,出来的学生有中国特色,和国外高中毕业的学生不一样。 这与留学生的尴尬处境一模一样。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意识到自己想要和更适合的身份呢?
以对中文课的态度为例,一些国际学校非常重视,认为孩子必须先学习母语和民族文化,然后才能达到**。 一些国际学校并不重视中文课程,因为他们在申请国外大学时不需要这门课程。
因此,选择在中国学习哪种类型的国际学校,其实是家长和孩子提前问自己了解自己价值观的一种倾向并有机会体验我对自己国家的认同程度。
另外在国际学校里,孩子如何与外教相处,也能感受到他们是否认同另一种思维方式和文化哲学。
有些孩子更倾向于向中文老师求助,遇到难以理解的地方和问题时,会找中文班主任、培训机构或者请中文老师来解决,而这样的孩子出国后往往喜欢和中文一起玩,在国外找归属感可能更难。 有的孩子非常喜欢和外教交流,听他们讲自己生活过的世界,有的孩子会非常向往,有的孩子会提前了解自己的不适。
因此,就读国际学校也是中国孩子体验如何认同自己身份的一种方式。
但还有另一个重要的点许多孩子进入国际学校,在拥有第二套文化观念后,他们很可能会选择两种文化中对他们有利的部分的组合。
例如,他们告诉父母他们是独立的,并要求他们不要干涉他们的隐私,他们认为向父母要钱是理所当然的(尤其是在他们可以工作的年龄)。 或者当他们长大成人时,他们希望自己不再像外国人一样有赡养父母的义务,也希望父母愿意像其他中国父母一样帮他们买房,照顾孩子。
所以对于父母来说,让孩子明白,身份不是一条双向的街道与其利用双方的优势来逃避属于自己的责任,不如在看到各种文化和价值观后,才能明白自己的个性适合什么样的社会和生活,提前做好心理准备,缓解日后独自一人在异国他乡时的迷茫感。
如果我有身份,我可以撤退或前进吗?
国际学生需要改变思维
在国内国际学校和国外大学学习的过程中,在逐渐明确自己更适合哪种身份后,充分利用这种身份是很重要的。
充分利用这个身份意味着什么? 例如,许多选择入籍外国的国际学生会为自己的投票权感到自豪,但很少考虑他们和他们的后代是否应该参与国家的政治,并有一天像当地人一样成为主流。
苏纳克只是第二代印度移民,他已经成功竞选英国首相。 而中国人往往选择在国外默默地工作和生活。 这还不足以强调为自己和自己的同类发声的必要性。 没有政治力量的保护,中国人的声音和权益就很难得到保护。
也就是说,既然你选择了入籍外国,你就要努力成为主人,像当地人一样充分行使你的公民权利,而不是只是在**那天快乐地投票给别人。 否则,他们将永远只是局外人、边缘化的人和追随者,他们的公民权仍然会比其他当地人短。
这种现象不仅表现在政治上,也表现在商业上。 中国人受过高等教育,有能力,工作勤奋,但在外国公司中担任高管的中国人比例非常低。
2020年,有一篇**文章《中国大陆人很少在美国和欧洲大型企业中担任高级职位的现象及原因分析》给出了详细的数据:
道琼斯30指数、纳斯达克100指数和财富200强的273家公司中,有0名核心高管为中国大陆裔,14名印度裔高管; 大陆裔普通高管8人,印度裔高管75人。 75%的中国大陆裔美国高管排名不高(排在前十名之后)。 88%的中国大陆美国人仅限于中国总裁和技术研发职位,68%的印度人在美国公司中排名前10位,并担任运营、法律、财务、人力资源、战略等高级管理职位。
170家英、德、法股指数公司中,中国大陆核心高管0人,印度人5人; 有5名普通高管为内地裔,22名为印度裔。 在英、德、法企业中,80%的中国大陆高管仅限于中国总裁,77%的印度人在英、德、法企业中排名前10位,在运营、营销、财务、人力资源、战略等方面担任高级管理职位。
文章将中国大陆人不如印度人的原因归因:市场经济思维薄弱,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难以融入美国文化,大陆人之间的合作精神弱于印度人。
换言之,中国人虽然身在美国,但他们的很多思维习惯和与世界打交道的方式,还是和中国一样,他们移民时没有从心底里认识到移民的价值。 也就是说,他们只是想移动物质生活环境,保留中国大部分的精神思想,这注定使他们难以真正被国家主流所接受。
在国外,为他人投票不是主人,被他人投票才是真正公认的身份。
很多家长和孩子可能会觉得,做个外国的主人太难了。 这是回国的不错选择。 然而,这需要对中国和中国历史的深入研究,以及对国内人民的了解。 我们决不能既要国内的主流地位,又要想在国外获得自由和舒适。 两边想的结果,很可能就是开头提到的那个,任何一方都无法获得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