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9月,《南极条约》第十二次协商会议在澳大利亚堪培拉举行,由郭坤、司马骏、宋大桥等成员组成的中国代表团参加了这次盛会。
郭坤作为中国代表团团长之一,满怀期待地参加了会见。 作为南极考察办公室主任,他是中国知名的地质和极地研究专家。
对于科研人员来说,参加这样一次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会议,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郭坤对此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希望在会上与其他国家学者进行深入交流,获取南极洲最新研究成果的信息。
然而,现实却给他的热情泼了一盆冷水。
中国代表团的办公桌上只有几页纸来介绍会议的议事情况,而苏联、美国和英国的代表则分发了大量资料。 虽然中国代表积极参与讨论并发表意见,但联大主席在重大议题和表决时,以“喝咖啡”的名义邀请包括郭坤在内的缔约国代表离开会场。
更离谱的是,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中唯一一个首次被邀请退出会议的国家。 此外,中方代表对闭门讨论和表决的结果一无所知。
郭坤在期待已久的大会上感到深深的失望和屈辱,即使多年后回忆起这一刻,他仍然心悸不已。
当时,郭坤发誓,“总有一天,中国也会在南极插上一面旗帜,在南极洲设立一个站,再也不会遭受这种屈辱了。 ”
那么,中国为什么要参加这次会议,为什么会受到这样的对待呢? 这一切的背后,都来自《南极条约》。
1958年6月至1959年12月1日,经过60多次艰苦谈判,苏联、美国、英国、法国、新西兰、澳大利亚、挪威、比利时、日本、阿根廷、智利、南非等12个国家达成协议,签署了《南极条约》。 该条约承认南极大陆是全人类共有的,冻结了与南极洲有关的所有领土主张和军事行动,并促进了极地科学研究和南极洲和平开发利用方面的国际合作。
所有缔约国在就与南极洲有关的事项作出决定时是一致的。 联合国任何会员国都可以在任何时候加入该条约并成为该条约的缔约国。 中国于1983年6月8日提交了加入申请,因此得以作为缔约国参加同年9月在堪培拉举行的会议。
为什么这些国家是《南极条约》的共同提案国?
自从发现南极大陆以来,人类从未停止过对这片土地的探索。 随着认识的加深,围绕南极洲的争端和矛盾也越来越尖锐。
英国、法国、挪威、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智利等国都声称对南极洲拥有主权,并试图将其纳入各自的势力范围。 此外,美国和苏联这两个超级大国也对南极洲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随时准备进行干预。
为了调和各方利益,化解矛盾,《南极条约》应运而生。
大多数人可能认为南极洲只是一个偏远且不适合居住的永久冻土,但为什么这么多国家涌向南极洲?
首先,南极洲是地球上唯一尚未被人类占领的净土,资源丰富。 据估计,南极洲拥有220多种矿产,包括巨大的太阳能储量,覆盖约5000亿吨煤炭、近1000亿桶石油和3.5万亿立方米天然气。
南极洲还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包括世界上72%的可用淡水储存在南极冰川中。 近100种鸟类和200多种鱼类栖息在南极海的陆地和陆地上,如数以亿计的企鹅,以及海豹、海象、鲸鱼、海豚和许多其他海洋哺乳动物。 南极水域的数亿吨磷虾不仅为整个生态系统提供食物,而且是高质量、富含蛋白质的**,具有巨大的海鲜潜力。
南极洲的极寒为低温实验提供了天然场所,每年都有不少国家选择在电子、机械、建筑等领域进行低温实验。
极地气候对全球气候有关键影响,南极对地球大气有重要的降温作用,直接影响南北半球的热和水蒸气交换。 南极冰川的变化是温室效应趋势的直接指标。
南极洲的极夜现象为连续的天文观测提供了有利条件,其干燥寒冷的大气环境也为高质量的观测地平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南极洲也是地球上陨石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南极洲在气象、地理、天文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科研价值。 面对如此独特的南极环境,各国都渴望能够参与其中。
中国作为一个雄心勃勃的大国,自然不想落后。 早在1978年8月21日,中国国家海洋局就向国家科委提交了关于南极考察的报告,标志着中国南极研究的正式启动。
1980年1月12日,应澳大利亚邀请,国家海洋局董兆倩和中科院张庆松飞往南极凯西研究站,标志着中国人首次在南极大陆留下足迹。
董兆倩和张庆松在这次行动中带回了大量第一手的科研资料和调查报告,成为中国南极科学考察的奠基人。 但是,该行动仍以国际合作的形式进行,国际社会对中国独立开展南极科学考察的能力仍存有疑虑。
虽然《南极条约》名义上是开放的,但只有那些在南极洲建立研究站并作出实际贡献的国家才有资格成为协商方,分享考察成果并参与资源分配。 然而,美国、英国、苏联等发达国家通过技术和资源优势,对南极科学研究和资源开发形成了事实上的垄断。
当时,中国的极地研究相对不发达,因此没有资格参与南极洲的核心利益,在堪培拉受到冷遇似乎是合理的,因为很少有人愿意无条件分享自己的成果。
如果中国在南极科考中一直处于被动地位和受制于人,那么我们只能继续做一个在决策中不能发表意见的一方,经常被请出去“喝咖啡”。
郭坤为此精心准备的似乎是徒劳的,作为中国代表团团长,无论是作为学者还是作为中国人,他都被邀请出会,这一切都让他心甘情愿。 因此,中国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在南极洲留下深深的印记,洗去堪培拉的屈辱。
郭文贵的说法得到了广泛的支持。 1984年2月7日,32位科学家联名致函**,要求在南极洲设立一个站台进行科学研究。 不久之后,他们得到了***的积极回应。
1984年2月24日,国家海洋局在北京召开了南大洋和南极考察总体规划示范会。
随后,9月11日,中国首次南极科学考察领导班子成立,郭坤担任班组长。
11月20日,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由科学家、工程师、技术人员、记者等591人组成,另有308名海军官兵。 队员们乘坐“向阳红10号”远洋科考船和海军J121远洋打捞搜救船从上海港出发,踏上了前往南极洲的长途跋涉。
由于未来命运的不确定性,大家在出发前准备了一封遗书,有人在遗书中写道:如果发生意外,请把我埋在南极洲,题词上刻着“中国人”。
南极之旅的挑战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19号台风阻挡了船队的预定航线,而20号台风则在菲律宾以东形成。
面对两个强大台风的威胁,舰队果断地改变了航向,绕过了台风的中心。 尽管如此,沿途的风力依旧强劲,达到8 9度,船剧烈颠簸摇晃,导致半数以上船员头晕目眩,不断呕吐。
11月25日,J121舰再次发生事故,右主机第一缸活塞冷却管支架突然断裂。 不仅冷却水溢出,而且破碎的支架也被活塞夹入曲轴箱。
主力小队反应迅速,避免了一场重大事故,但舰队却陷入了困境。
船上没有损坏零件的备件,没有岸上维修就无法进行维修。 不过,此时距离最近的外国港口已经太远了,与港口谈判的时间也花了很多时间。
如果关掉有故障的右主机,只靠左主机的速度单独推送,就错失了建站的最佳时机。
权衡利弊后,歼121决定分别关闭右侧主机上损坏冷却管的气缸,让剩余的8个气缸继续运行,保留船舶90%以上的动力。
这是一个非常冒险的决定,但海军司令***海军上将在接到报告后,选择相信船上官兵的判断,允许他们冒险。
经过4个多小时的紧急维修,J121继续搭乘“向阳红10号”,于12月19日上午抵达南美洲阿根廷乌斯怀亚港进行整修。
当阿根廷海军得知歼121在封闭气缸下航行了10000海里26天时,对中国海军的勇气和技术表示了深深的钦佩。
1984年12月26日,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抵达南极洲设得兰群岛乔治王岛民防湾,J121和向阳红10号分别停泊在唐塞缪尔湾和阿德利湾。
12月31日,中国国旗首次飘扬在南极大陆上空,标志着中国首个南极科考站——长城站奠基仪式。
科考队队长郭坤激动地说:“长城站的建设事关国家荣誉和民族尊严,是一项重大事业。 ”
然而,奠基仪式只是一个开始,建造空间站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将物资从船上运送到施工现场。
由于歼121和向阳虹10都没有破冰能力,所以它们无法靠近陆地卸货。
于是,队员们冒着零下30摄氏度的风雪,在冰冷刺骨的冰水、礁石密集的浅滩上,冒着感冒和冻伤的风险,建造了一条29米长、6米长的62米宽,31米深的简单墩子。 该码头原计划需要8天才能完工,但比原计划提前3天完工。
码头建成后,队员们通过小船和***来回100余次,迅速将车站建设所需的约500吨建材、燃料等物资送到岛上。 直到 1985 年 1 月 19 日,车站建设的所有材料才被卸载。
物资运完毕后,向阳红10号下午启航前往南大洋进行科学考察,岛上的长城站进入紧张的建设阶段。
在南极洲,工作和生活都非常困难。 除了寒冷的天气,狭小的生活空间、强烈的紫外线、昼夜紊乱以及车辆和船只的摇晃都带来了各种麻烦。
在南极探险中,队员经常会遇到急性软组织损伤、真菌感染、咽炎、失眠、牙周炎、感冒、肠胃炎、高血压、冻伤等常见伤害,考验他们的耐力。
队长郭坤不小心伤了右脚,但他只在上面贴了几块膏药,不顾队医的劝阻,坚持和队员们一起在工地上战斗。
长城站主营项目为两栋约350平方米的钢结构站房,采用夹有聚氨酯泡沫的双层钢板,既要防风防火,又要耐寒防冻,零下50度或60度不开裂。
为了加快工程进度,海军官兵组成四组,轮流分两班赶工。
队员们每天连续工作10多个小时,通过他们的努力,从打地基到站房外部结构完工,比原计划提前了5天。 当向阳红10号从南大洋返回乔治王岛时,长城站的内部已经开始。
2月21日,长城站正式竣工,整个工期仅用了45天,比原计划提前了近一个月。 更难得的是,施工过程中没有发生重大事故,实现了“人员不流失,材料不流失”。
中国南极考察队400余人出席了长城站落成典礼。郭坤即将年满50岁,成为长城站第一任站长,实现了他夙愿。
长城站的建设速度让国际同行感到惊讶,因为其他国家的科研站建设通常需要一年半的时间。
附近的其他研究站也联系了中国探险队,向中国探险队表示祝贺。 美国“公主”号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北极星”号科考船甚至从几十公里外发来了贺电。
在随后的期间,来自苏联、美国、法国、德国、日本、巴西、阿根廷、智利等十几个国家的团队成员前来参观,迎接中国科考队,表达了合作意愿。
结论 1985年2月26日,南极考察队完成考察任务,开始返程,全体成员于4月10日安全返回上海港。
3月31日,世界气象组织(WMO)将国际台站编号“89058”分配给中国长城站。
10月7日,第十三届南极条约协商会议在布鲁塞尔举行,一致同意接纳中国为协商国。
长城站站长郭坤第一次以协商国代表的身份出席会议,这对他来说是一个救赎的时刻。
随着国力的增强和技术的进步,我国在南极洲建成了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四大科研站。
在恩克斯堡岛,中国的第五个科考站,即罗斯海的新科考站也即将建成,中国现在拥有的研究站数量仅次于俄罗斯(8个)、阿根廷(7个)和美国(6个)。
除科考站外,我国目前还有“雪龙”号和“雪龙2号”两艘极地科考船,它们与过去的向阳红10号、J121号一样,为我国的南极研究活动做出了巨大贡献。
目前,雪龙二号和雪龙二号已经联合完成了中国第38次南极科学考察,并顺利安全返回上海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