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是决定整个战争胜负的关键战役,国民党军队在东北、华北、华东战场分别投入了55万、60万和80万作战部队,总兵力195万人,其中大部分是**军的主力, 包括美国五大武器王牌中的 4 个。如果强度如此之大,为什么会有150多万人被歼灭,甚至连一场战斗都没有打? 让我们来分解一下。
第一个原因是指挥冲突的策略不统一。 三大战役均未达成全面一致,战区统帅部与司令员达成完全一致,战术思维在实际作战执行中混乱不堪,一军的战场表现一团糟。 以辽沈战役为例,剿剿总司令魏立煌主张集中兵力守守三城据点,而老江则坚持调集20多万机动部队东进西进,以锦州为中心歼灭东北野战军主力。 无论哪种战术更合理,魏立煌与总司令部的不团结严重影响了下属部队的战术执行力,廖耀祥作为负责作战的第九兵团司令员,甚至主动采取保守的战术,即离开沈阳后北上切断东娥的补给线, 耽误了珍贵的战斗机。不仅在东北战场,而且在平津战役和淮海战役中,老江与傅作义、杜玉明等战区指挥官的战术思想也存在明显的冲突,对整体战局产生了负面影响。
第二个原因是在大型军团作战中经常使用最忌讳的加油方法。 在淮海战役中,这种错误的打法得到了极致的体现。 在这场战役中,国民党军队总体作战思路保守,各军团依靠两条南北铁路线,试图以徐州为中心自保,无意打决战。 在实际作战过程中,国民党军队在年庄、双堆集、永城三个战场上被我军砍包围,并没有利用自己80万参战部队总兵力的优势,而是在当地军团被包围后,又派出一个军团前去救援, 而且始终无法组成庞大的战斗集群联军,与华业、中业主力进行决战。黄伟的军团和邱立孙的军团都是在这种落后的打法中被杀的。 事实上,**并不擅长大兵作战,早在1937年的抗日淞沪战役中就已经有所体现,时隔11年,**在淮海战役中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在使用“加油战术”上失败,是军事统帅得失的本质,缺乏勇气。
第三个原因是派系矛盾反映在战场上。 派系纷争是国民党军队历史上的慢性病,在三大战役中尤为明显。 在辽沈战役中,滇军第60军在长春市受到新第7军的压迫,无法分发军粮,直接导致了起义; 在淮海战役中,邱清泉和李密的军团拒绝拼命营救黄百涛的军团,黄百涛的军团出身杂乱,被围困在旭东地区; 平津战役最为明显,华北剿刨总司令傅作义将**军和随元一脉的部队彻底分开,一半部署在东线,一半部署在西线,以期让**军成为炮灰(其实 天津之战就反映了这一点),西线的后裔随时可以回到绥远的故乡。如此幽灵般的行动,你期望赢得哪场战略决战?
最后,情报战线彻底失败了。 从辽沈战役东征军司令侯静茹,到平津战役期间傅作义的女儿傅东菊(就连陈昌杰在天津战役前的城防地图都是四叶业提前拿到的),再到淮海战役期间何继峰和张可夏的起义,辽云州的第12兵团第110师造反了: **三大战役情报战线的溃败远远大于军事层面的崩溃,甚至可以说在战斗前就被打败了,三大战歼灭150多万人也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