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没钱,企业没钱,老百姓没钱,超额发行50万亿多,钱哪去?最近,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 一方面,我国的货币过高。 截至2023年12月底,广义货币总额(M2)达29227万亿。 M2的总量已经接近300万亿大关。
这一增长速度令人惊讶,截至2021年12月底,我国广义货币总额(m2)仅为23829万亿。 由此可见,在短短两年内,M2总量增加了50万亿多。 另一方面,当前社会财政困难,企业陷入贫困,老百姓也陷入贫困。 许多人质疑这些超额发行的货币将何去何从。
首先,财政贫困:收入下降,支出巨大。 过去各地财政收入主要靠卖地,现在土地财政收入减少。
此外,目前各行各业都处于低迷状态,各地正在实施减税降费政策。 这导致企业支付的各种税费减少。 与此同时,养老金、医疗、教育和基础设施方面的支出也在增加。
为了应付入不敷出的困境,一些地区不得不减少非建制工作人员的规模,并降低公务员的工资和福利。 但是,短期内很难改变财政贫困的状况。
其次,企业陷入贫困:消费放缓,出口低迷。
许多实体企业现在都在抱怨利润下降,资金紧张。 其实,企业抱怨资金短缺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疫情三年后,我国很多老百姓收入减少,消费需求减少,导致企业库存积压增加,无法及时回笼资金。
此外,对于出口企业来说,受全球经济低迷影响,去年订单大幅减少,原材料盈利确实变得更加困难。 最后,民营企业大多集中在一些传统行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利润空间越来越窄,赚钱难度更大。
第三个方面是人口的财务困境:收入难以增加,支出不断增加。 目前,中国很多老百姓都在抱怨缺钱,主要是因为疫情三年来,大多数人的收入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在下降。
此外,有些人因裁员或倒闭而失业,无家可归,没有稳定的收入**。 与此同时,生活费用、子女教育、医疗费用、社会活动等费用大幅增加。 因此,不难理解,很多家庭都面临着收支不平衡的困境,都在抱怨缺钱。
现在的问题是,由于财政拮据,企业资金短缺,老百姓缺钱,这两年,我国超额50万亿资金都流向了**? 在这方面,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一些超额发行的货币用于帮助企业和金融机构偿还之前的债务,以避免系统性风险。 然而,债务人通常选择将资金存放在银行,而不是在获得资金后进行再投资。 结果,这部分超发货币形成了一个循环,大部分最终流回银行,未能大规模进入社会流通。
其次,大量超额发行的货币在金融体系中徘徊。 目前,房地产和项目投资领域缺乏盈利能力,存在较大风险。 因此,投资者信心低下,导致过度发行的货币滞留在金融体系中,无法流入资本或商品市场。
最后,超发资金主要流向基础设施项目和城市投资建设等领域。 尽管这些是关键的国家基础设施项目,以及城市投资和建设,它们吸收了大量超额发行的货币。 然而,在短期内,这些资金并没有进入大宗商品市场。 因此,普通人对此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热点引擎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