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头晕,很多人会立即想到颈椎病、梅尼埃病、后循环缺血等。 然而,很多时候,这源于“耳石病”。 习刚明教授指出,头部外伤或长期固定姿势,如低头玩手机、连续颈部旋转等,都可能诱发耳结石。
患者正在接受检查。
什么是耳结石?
耳朵里真的有石头吗?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俗称耳结石,表现为短暂性眩晕和特征性眼球震颤,是一种常见的外周性前庭疾病。 在我们耳朵内耳的末端,有两个膜囊,椭圆囊和球囊,里面充满了可以感知重心变化的碳酸盐晶体,形状像石头,在医学上被称为“耳石”。
习刚明教授介绍,一般情况下,耳石会粘附在椭圆囊和球囊上,但在外伤、剧烈运动、老年性变性、耳部疾病等情况下,可能会使耳石从原来的位置脱落,进入与之相连的三个“C”形半规管。 耳石脱落后,进入半规管内的淋巴液,刺激平衡受体,诱发平衡紊乱,表现为旋转、眼球震颤、恶心和呕吐。 最常见的是坐起、躺下、左右翻身、弯腰、抬头时的眩晕,头部固定时眩晕有所改善,因此患者非常害怕。
耳结石的发病率极高
年轻人也是最常见的群体之一
习刚明教授指出,耳结石大多病因不明,耳结石的发病率占眩晕患者的30%,多为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以及有“三高”(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血糖)病史的患者。 突发性耳聋、梅尼埃病、前庭神经元炎等,易继发性疾病; 也有长期卧床不起的人,也容易患耳结石,因为长时间固定在一个姿势上,不能下床动弹。
一般来说,耳结石的高峰年龄为40-60岁。 然而,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耳结石的发病率逐渐增加,年发病率高达107 100,000 - 600 100,000,终生患病率约为 24%,尤其是恐高、晕车、晕船等的年轻人,也成为高发群体之一,这可能与潜在的血管机制有关。
如今的年轻人长期处于压力之下,经常熬夜,过度疲劳,可能是因为这些恶劣的生活条件,导致内耳小动脉痉挛和缺血,从而导致耳结石的发生。 此外,低头玩手机和使用电脑,长期处于不良的头部姿势会加重内耳血管痉挛和细胞缺血,使耳石更容易脱落并引起疾病。
习刚明教授正在解释耳结石。
眩晕专科门诊——
治病治病,治眩晕病因
眩晕是一种临床综合征,是仅次于头痛的最常见症状,在医院门诊患者中排名第二。 眩晕性复杂,涉及上百种疾病,包括脑血管疾病、焦虑抑郁、前庭性偏头痛、耳结石、梅尼埃病、心脏病等,涉及多个临床科室。 为此,上海蓝十字脑医院开设了眩晕专科门诊,成立了多学科眩晕团队。 在标准化的基础上,结合中医、理疗、前庭功能等手段,实现眩晕诊断与整合。
对于诊断为耳结石的患者,首选方法是耳石复位**,这通常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耳石置换**又分为手动复位和器械复位**。
人工复位属于传统的耳石复位,即通过人工操作改变患者头部的位置,使掉落的耳石能够恢复到原来的位置,达到最佳目的。 但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如对于颈腰椎疾病、肥胖、高龄等患者,手动复位位置改变受到限制,影响复位效果,甚至根本无法进行。
眩晕诊疗系统集检查和诊断于一体,将患者固定在座椅上后,通过旋转轴准确旋转患者,利用红外线眼球震颤系统实时记录患者的眼球震颤,准确定位病变半规管,实现多向滚动复位,全程实时动态检测, 诊断准确、安全、有效。在诊断复位过程中,可由座椅带动整个身体整体旋转,避免了对患者颈部和腰部的刺激,有效弥补了人工复位的缺陷。
全自动眩晕诊断和治疗系统。
它现在已经全面投入使用。 除了精确定位和减少耳结石**外,它还可用于评估半规管、前庭耳石、前庭中枢和大脑皮层在以下区域的功能:
1.适用于各种耳结石的诊断和治疗,为难治性耳结石设计个性化方案,达到准确率。
2.适用于梅尼埃病、突发性耳聋、眩晕等前庭疾病的辅助检查。
3.其他功能:
多种前庭功能检查(自发性眼球震颤试验、体位试验、位移试验、固定试验、旋转急停试验、正弦摆动试验等)。
在三组不同的半规管上进行了功能测试。
晕车(晕车、晕船、晕机、太空晕车等,又称晕动病)和制服训练。
对每组不同的半规管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特殊职业群体的选择和评估。
用于前庭功能研究和临床参考前庭功能测试、**评估等的综合模拟和再现平台。
用于非典型耳石异位引起的头晕、恐高、颈部肌肉僵硬、肩颈部疼痛、头上戴带子等临床症状。
耳石置换术后我应该注意什么?
习刚明教授提醒,确诊为耳石的眩晕患者,耳石复位后,患者仍需配合48小时内生活习惯的调整,具体需要做如下
1、走路姿势:走路时,直视前方,不要随意改变头部位置,尽量利用身体的旋转来辅助头部位置的改变;
2.睡姿:建议上半身抬高30度睡觉;
3.避免剧烈运动如跑步、打球、跳绳等;
4.避免抬头和低头:如抬头晾衣服、低头拖地、低头看手机等;
5. 禁止:禁止高空作业和开车;
6、门诊随访:建议在复位后 1 周前往门诊就诊,以确定耳石是否复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