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5日,武汉纺织大学杨洪林教授赶赴**市云阳区,在水利局作了《论云阳'五子旭堰'的历史逻辑与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价值》专题报告。
图为:杨洪林教授在书房里读书。
原来,年过大的杨洪林教授得知2023年中国将再增加4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地时,不由得想到了“吴子旭堰”。 这座2000多年灌溉万亩肥沃土地,造福世世代代的古老堰,以其历史地位和突出贡献,足以载入世界灌溉工程史册。 时间不多了,他立即收集整理资料,经过一个月的艰苦奋斗,他写了130000多字关于“吴子虚彦”的研究报告。
“抓住这一天”是杨红林几十年来的写照。
知青、农民作家“迎来了”学之春”。
杨洪林笑着说,自己是民国同龄人,1950年11月出生于云溪县城关镇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受中学语文老师的影响,从小就喜欢读书写字,朗诵了大量的诗歌和歌曲。 20世纪60年代,他经历了“上山下乡”的农夫、搬运工、牛郎生涯,当了5年的“村干部”,文艺宣传队队长......白天修土,晚上读书写字,创作了大量歌颂自然景观、老人和劳动生活的文艺作品。
从17岁到27岁,杨洪林与农民一起吃饭、生活、工作,干完所有的农活,吃尽苦头,因此与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我从小在汉江边,书香四溢,秦巴山区勤劳朴实的劳动者形象是我作品中描写得最多的,”他说。 1977年,恢复高考,县文化厅推荐杨洪林以“有突出贡献的知青农民业余作家”身份参加高考,顺利考入华中师范大学云阳分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迎来了人生的第一个春天。
为了弥补这10年的耽搁,杨洪林珍惜时间如金,孜孜不倦地工作,晚上扛着教室里的煤油灯,被子里的手电筒看群书,日复一日地泡在书堆里,读书、抄写、背诵的过程巩固了自己的文学功底和研究基础。 大学毕业后,他留校任教,希望从事元明清文学教学工作,并被安排从事思想政治工作。 他无法放下自己心爱的文学梦想,继续在华中师范大学和湖北大学中文系学习。
几年后,他已经是武汉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考入武汉大学攻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硕士学位,师从刘兴延教授。 罗珈山“八年抗日战争”后,熟悉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宁全集、中国古代哲学、西方哲学等书籍,开始了杨洪林攀登哲学和社会科学高峰的旅程。
连续两次获得国家级项目,抢占“事业之泉”。
在武汉大学学习期间,杨洪林被省高等学校工作委员会借调了两年多。 “理论和实践提高了我的能力,就像核聚变一样,我很珍惜投身于哲学研究的机会,”杨洪林说。
1997年,省教育厅副书记、原武汉纺织学院党委书记张莫英斡旋争取,杨洪林在纺织大学任教。 “当时学校的文科实力较弱,可谓'苦苦挣扎'。” 他叹了口气,“纺织院校不应该只讲纤维,讲机械,还要讲文化,讲美学,我建议学校设立文科专业。 1999年社会科学系成立,设立广告学第一专业,提出构建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色、以工科艺术为背景、以教育创新为鲜艳色彩的“唐三才教育模式”,先后开设广电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等专业。 法律和教育技术。
2003年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成立后,杨洪林担任院长。 他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和学科建设。 引进人才“不抽烟、不喝一口酒、不收一分钱”的“三不”和教师博士学位要求,使学院教师水平迅速提高。 2001年获学校首个国家级社会科学项目,最后专著《杨先真哲学思想通论》被《光明**》誉为“我国第一部全面、深入、系统地研究杨先真哲学思想的著作”。 2009年,杨红林梅开二度,再次获批国家社科**项目,迎来了人生的第二个春天。 这一年,他已经快60岁了。
面对年轻教师,杨洪林总是毫无保留地传授自己所学的知识,他年轻时喜欢和村民们比划,是拉着钢丝绳的带头人,对老师们大喊“跟我来”!
二级教授、享受特殊津贴的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家、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荣誉的背后,是辛勤付出和奉献。
几十年的痴情没有改变,他一心一意地画着“家乡的春天”。
2015年,杨洪林教授退休,他有更多的时间思考如何实现生活中的“二月霜叶红”。 除了被聘为国家社会科学项目成果评估专家和学校教学督导员外,他还全身心地投入到南水北调寒水淹没区的建设和开发中,这使他比以前更加忙碌。
我是寒水之子,我感恩这片养育我的山水“,杨红林说,在学生时代,他就开始研究寒水文化,从寒水猿洞遗址到西川恐龙蛋化石遗址,从青龙泉遗址到曲家岭文化遗址,从著名的道教山武当山到佛教圣地玉泉寺, 从忠襄明陵到当阳观帝陵,从襄阳古龙中到南阳汉画砖......他到处都留下了他的身影和调查的足迹。
云溪县博物馆里保存的战国时期青铜剑,是我知青时带领村民建梯田时发现的“,杨洪林在谈到家乡时显得很兴奋,”汉水盆地有很多历史文化区需要挖掘和保护。 ”
20世纪初,当武当山被宣布为世界文化遗产时,他撰写了多篇学术著作,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学术观点,解决了许多学术问题,如追溯明成祖修武当山的政治和宗教原因,解释陈军祖先的起源和武当道教思想, 并系统论证了张三丰的内丹思想和太极拳理论。
从武当山的“世界遗产申请”到杨显珍的哲意研究,从受邀指导云溪县“天河栖溪文化”建设,再到疫情期间用笔与错误言论作斗争、为英雄谱写赞词,杨红林的每一段旅程都体现着一个以国家和人民的需要为价值选择、无私奉献的人文社会科学学者的伟大爱心奉献。
年事已高的杨洪林对家乡的山水更加热爱,对指导生活的老村民更加感恩,更致力于南水北调工程淹没区的建设。 如今,“吴子旭彦”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丹江口文旅项目研究和策划占据了他大部分时间,“在书斋中烧膏,谋划振兴山乡”已成为他人生的新征程。 他开启了他生命中“等待”的第三个春天。
退休不是知识分子发光发热的终点站,只要他们的命运与国家、民族和人民联系在一起,这样的晚年生活就会更加充实和有价值“,杨洪林教授充满自豪感。
资料来源:京初网络(湖北**网)。
作者:刘元梅(武汉纺织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沈素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