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国际形势逐渐缓和,新中国的建设迅速发展。 至此,第三次国共合作悄然拉开帷幕。 在随后的近20年里,许多热爱祖国的中国儿女不断往返于祖国大陆和台湾的金银岛之间,希望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
北京饭店见证了历史的转折点,1957年***,正是在这里公开提出了第三次国民党与中共的合作,台湾当局的代表也同时住在这里。
1956年,张世钊带着中共的密信来到香港,然后通过私人关系将信寄往台湾,交给蒋介石。
这封信包含四个要点:第一,蒋介石仍然能够管理人事和军事事务; 第二,台湾将拨出资金支持其发展; 三是推迟台湾社会改革,等条件成熟时,与蒋介石及台湾各界进行协商; 第四,国民党和中共都承诺不互相破坏,以促进恢复合作。
同时,蒋介石故乡祖墓的**也送来了,**背面写着“奉化墓还在,溪口的花草安然无恙”。 这些都为第三次国共合作铺平了道路。
当时港澳的一些报纸上,有人故意散布蒋家墓不见了的谣言。 果然,蒋介石收到这封信后,就自己反复读了一遍,不让任何人打扰。
记者问:如果蒋介石能把台湾带回祖国的怀抱,会不会给他一个部长级的职位? **回答说:“部长的地位太低了。 ”
蒋介石对这个消息印象深刻,他计划派人到大陆去。 不过,他不愿意选择台湾人,经过反复挑选,他选择了宋一山。
1957年4月,宋一山抵达北京的第三天,就受到热烈邀请,品尝了熟悉的烤鸭盛宴。 宴会上,气氛轻松愉快,**像老朋友一样询问蒋介石的生平、健康状况和家庭情况,宋义山一直担心的正式谈判气氛没有出现。
** 表示国共和谈不能仓促或拖延太久。
接下来的几天里,宋义山与中共部长李维汉进行了多次对话,讨论相关事宜。 宋义山不确定蒋介石是否会接受这些建议,但他的主要任务是了解具体情况。
在李维涵的安排下,宋义山还有幸参观了农业合作社和工厂,并参观了颐和园、紫禁城。
5月初,宋义山回到香港,向蒋介石提交了15000字的书面报告,并转交了***送给他的茅台、中国香烟和东北人参。
然而,这个报告却让蒋介石感到不满,他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甚至恶狠狠地说:“短短半个月,宋义山就被**了! ”
尽管如此,蒋介石还是告诉宋楚瑜,他可以留在香港,继续领取立法会议员的薪水。 尽管第一任特使受到冷落,但我们党并没有放弃努力。
1956年7月,总理在北京会见了学者、人物曹菊仁。 曹举仁曾涉足香港,这次回内地探亲。 **丞相对曹菊仁说:“我们追求台湾不是投降,而是与台方谈判,只要实现政权统一,其他一切都可以坐下来讨论。 ”
1957年5月,曹举仁在北京贡德林战犯管理中心进行采访,到庐山、奉化溪口镇等地拍照采访,记录了当年蒋介石最喜欢的“美宅”,还拍摄了蒋家宅基地、祖坟和亲戚的状况,引起了蒋介石的注意。
然而,1958年,随着美国对金门的干预和炮击,两岸和谈的进展再次受阻。
1965年6月,曹举仁第三次访问北京时,**主席与他进行了长时间的交谈,明确表达了他对台湾问题的态度。 同时,董事长还亲笔写了一首《临江不朽》诗,其中以“明月还在,云朵何时归来”这首诗表达了对蒋介石回归大陆的殷切期盼。
1965年,被誉为蒋介石**的陈诚病危。 虽然有人建议在陈诚的遗言中加入**和**大陆的内容,但陈诚的妻子坚决反对,并请求蒋介石批准。
这些年来,台湾当局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大陆是不现实的,美国并不真正关心国民党,他们希望的是把台湾送出去,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蒋介石也未能幸免于这种影响。 曹举仁见状非常激动,他以为只要双方达成协议,祖国统一的大业就圆满了。
然而,历史在这一刻又发生了一个大转折。
七年后,第三任特使再次从北京启程,正是爱国老人张世钊。 谁可以代表大陆与台湾接触? 张世钊先生毅然决然地承担起了这个责任。
在此之前,张先生一直在努力为宋义山回国做贡献,他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
遗憾的是,张先生身患重病,抵达香港后不久就住进了医院。 即便如此,蒋介石仍然没有放弃与中共沟通的尝试。 遗憾的是,当时两岸知名人士大多早已是过去人,再也找不到宋奕山这样合适的秘密使者了。
1975年,蒋介石通过陈立夫通过秘密渠道告诉中共,如果需要,可以来台湾访问。 然而,蒋介石的努力来得太晚了,1975年4月5日,他突然死于车祸,双方的沟通再次陷入停滞。
陈立夫:20年来,无数人为祖国和平统一事业辛勤耕耘。 然而,由于各种意想不到的原因,两岸一直未能实现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