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作者名单回顾基辛格对朝鲜战争的重新评价:中国是最大的赢家,苏联是最大的输家?
基辛格在《论中国》一书中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观点,即朝鲜战争的结束标志着中国外交独立的真正事件。 这一见解引发了对中国在战后外交舞台上角色的重新审视,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在基辛格看来,朝鲜战争的结果是中国的转折点。 中国虽然在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但也展示了其强大的军事实力和外交独立性。 中国在朝鲜战争中的表现让世界意识到,它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旁观者,而是一个外交政策独立、军事实力雄厚的国家。 这一变化为中国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和地位,并确立了其在外交舞台上的影响力。
基辛格进一步指出,尽管美国在朝鲜战争中遭受了罕见的失败,但最大的输家是苏联。 这种说法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和争议。 为什么基辛格认为苏联是朝鲜战争的最大输家?
2011年,美国。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戴上眼镜,拿起手中的新书,满意的抚摸着书的封面,心中感慨万千。 这位老人就是备受尊敬的基辛格。
他代表美国敲开了中国的大门,开启了两国关系的新篇章。 随着淡出,基辛格把他的所见所闻写成了一本名为《论中国》的书,简明扼要,有力而有力。
基辛格满意地闭上了眼睛,脑海中回想着过去的画面,最后停在了一场特定的战争上。
他知道,一旦这本书出版,人们就会重新关注战争。 他的唯一目的是拨开迷雾,让子孙后代重新审视这场战争。
引起基辛格注意的战争是1950年爆发的朝鲜战争。
众所周知,朝鲜战争表面上是韩国和朝鲜之间的对抗,但实际上它涉及几个国家。 最终,美国和韩国被击败,而中国和朝鲜则取得了胜利。 然而,基辛格认为,这场战争还有另一层胜利或失败。
简单地说,中国是唯一的赢家,而美国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悲惨。 这场战争中唯一的输家竟然是苏联,它高高在上,置身事外!
基辛格的奇特见解引起了广泛关注。
事实上,为什么中国被认为是朝鲜战争的胜利者并非不可理解。
基辛格指出,尽管中国未能完全挫败美国在朝鲜半岛的意图,但它赢得了战争中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树立了新的国际形象。
过去,许多西方国家对中国的看法是温和的、妥协的,甚至是懦弱的,这导致了霸凌频发。 面对战争威胁,新中国以实际行动向世界表明,中国愿意不惜一切代价以强大武力捍卫国家利益。
虽然在上世纪50年代初,中美两国在实力上存在巨大差距,但中国以其恐怖的意志力,还是震惊了美国。
这场战争不仅仅是一场普通的战争,更是中国重生的标志,确立了中国事务的威信。 朝鲜战争实际上确立了中国在亚洲不可动摇的中心地位。
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不仅在战争中取得了暂时的胜利,而且为未来的辉煌崛起铺平了道路。
与此同时,美国并没有一事无成。
尽管韩国未能统一朝鲜半岛,但美国兑现了对盟国的承诺。 在这场战争中,美国对韩国的全力支持被所有盟国看到,实际上加强了以美国为中心的西方秩序。
更重要的是,停战协定签署后,朝鲜虽然有短暂的喘息机会,但整体实力却严重下降。
此外,朝鲜和韩国都损失惨重,朝鲜半岛实际上阻止了新大国的崛起,并为美国干预亚洲提供了最佳借口。
时至今日,朝鲜战争的余波仍在继续,美国仍在插手朝鲜半岛事务,要让它离开并不容易。
基辛格肯定了中美两国在朝鲜战争中的表现,但对苏联表示了蔑视。 他甚至毫不留情地指出,最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斯大林成为这场战争的最大输家。
这种说法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理解。
基辛格将苏联视为朝鲜战争最大输家的原因很简单。 在他看来,苏联在这场战争中的预期目标都是徒劳的,结果微乎其微,可以说一无所获。
在深入研究苏联与朝鲜战争之间的关系之前,我们需要了解苏联与这场战争的千丝万缕的联系。 虽然表面上看,苏联似乎与朝鲜战争没有直接关系,但实际上,这场战争与苏联有着密切的联系。 从某种意义上说,苏联可以被认为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索。
战争爆发的标志是肆无忌惮地越过北纬38度线,这标志着朝鲜半岛战斗的全面升级。 这条北纬38度线实际上是二战结束时美国和苏联为避免冲突而进行谈判的产物。 当时,美国担心苏联会趁着对日战争占领整个朝鲜半岛,于是开始与苏联协商,在朝鲜半岛划定了这条临时分界线。
苏联同意了美国的要求,但矛盾的是,朝鲜半岛人民对此一无所知。 直到战争爆发,他们才意识到北纬38度线的重要性,但此时为时已晚。
因此,朝鲜战争基本上可以看作是美苏冷战的副产品,苏联在冷战中负有一定责任。
此外,苏联并没有像看起来那样置身于战争之外。 长期以来,他们的行动和策略已被证明对战争的结果产生了重大影响。
苏联的行动有两个主要目的,一个是针对美国,另一个是针对中国。
首先,苏联希望通过支持朝鲜来削弱美国的影响力。
在此之前,中国已经成功地进行了革命,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 面对中国的崛起,美国没有做出激烈的反应,至少在没有武装干预的情况下是这样。 因此,苏联认为美国可能会对朝鲜采取同样的态度。
斯大林在这一点上的判断是完全错误的。 在美国眼中,中国和朝鲜并不等同。 中国是天生的强国,美国深知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一旦发生军事冲突,将引发全球大规模战争。 另一方面,朝鲜是一个小国。
美国有信心解决朝鲜问题,因为他们意识到自己已经失去了遏制中国的机会,所以他们会全力以赴抓住朝鲜问题。
苏联的第二个目的是通过挑拨离间来加强对中国的控制。
战争爆发后,斯大林一直敦促***出兵,并慷慨地答应向中国**提供援助。 苏联希望通过战争彻底对抗中美两国,在关键时刻成为中国的救世主,以加强中国对苏联的信任。
最终结果恰恰相反。 朝鲜战争结束后,中苏关系逐渐恶化,出现裂痕,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苏联的计划彻底失败了。 尽管他们看起来如此,但为什么他们在战争中一无所获?
回顾朝鲜战争,苏联在其中的作用往往是莫名其妙的。 他们表面上声称支持中国和朝鲜,但实际上他们采取了一系列奇怪的行动,最终导致了自己的失败。
苏联的失败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只考虑得,却不愿意付出。 朝鲜战争爆发时,中国经济陷入困境,而苏联则富裕起来。 然而,苏联对中国的援助并不是无私的。 他们虽然提供了一些一流的弹药,但要求中国支付高额的贷款和利息,提供的头等弹药的质量也令人担忧,这给中国的战争带来了很多麻烦。
更令人费解的是,当中国在战争中需要更多的支持时,苏联却在外交层面摇摆不定,表现出极度的不负责任。 中国想与苏联合作打败美军,但最终事实证明苏联不是他们想要的。 苏联承诺的支持没有兑现,他们在战场上的表现非常犹豫,这使中队处于相当被动的境地。
苏联的外交也令人费解。 他们不仅在朝鲜战争中违背了诺言,而且还与美国进行了一些秘密的外交交流,试图缓和与美国的紧张关系。 这一表现不仅让中国失望,也引起了苏联内部的分裂和争议。
斯大林的态度更令人费解。 他拒绝了苏联政治局向朝鲜派兵的提议,这一决定也导致苏联在朝鲜战争中的地位进一步下降。
基辛格先生的深刻分析以外交为主线,勾勒出朝鲜战争期间的国际形势。 虽然立场相差很大,但我们还是能感受到祖先在那个时代所面临的困难。
七十年过去了,国际形势再次面临巨大变化,当我们看到衰落、深陷党政纷争的美国时,不禁要问,基辛格先生此刻的感受。
*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