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之深和吴松作为梁山百零八将之一,在步战的天花板上,一个是和尚,一个是行者。 早在二龙山,他们就成了兄弟,彼此的感情就溢于言表。
虽然读者往往认为两人不相等,但实际上,从陆之深焚烫陶罐庙和吴松夜行蜈蚣岭来看,陆之深与吴松在个人能力上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
陆之深的瓦罐庙事件暴露了他的弱点。 这事发生在他离开桃花山,前往开封大相国寺的时候。 桃花山第一回合,陆之深打打了逼民女的周彤,狠狠地揍了他一顿,把李忠引了出来。
李忠早在涠州就通过石进认识了陆知深,亲眼目睹了他三拳打死甄冠熙的壮举,于是三人一起上山几天。
周桐并不在意他之前的猜疑,为了招待陆之深杀猪屠牛,本来是好意,但陆知深习惯了奢侈的生活,却吝啬,急着想离开。
三人正要进桌喝酒的时候,突然有个奴才过来禀报,山脚下有商人路过。 李忠和周彤先让陆之深自己尝了一口酒,下山抢钱后再来送行。
对于李忠和周彤这两个掉进草丛里的人来说,抢钱是自然的“大事”。 客人和主人一样好,陆智深等一会儿是符合礼仪的。
因为当他凑钱救金翠莲的时候,李忠交的钱少了,被他管辖的鲁达对他冷嘲热讽。 按照常理,李忠只是一个街头艺人,怎么可能像鲁达军官和石今少爷那样有钱,只意一个,不用苛求。
这次在桃花山的重逢,再次加深了陆知深对李忠的偏见。 他居然从李忠的客气话中听出了别的东西,以为对方是想用自己得到的财富为自己修行。 于是,一怒之下,陆之深打翻了正在服侍他喝酒的两个仆从,将金银器皿一一压扁,装进包里,溜下悬崖,告别。
这件事充分暴露了陆智深思维单纯,对人际关系和社会事务缺乏了解,始终以自我为中心。
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施乃安巧妙的刻画,突出了陆之深性格的缺陷,通过细致的安排,即陆之深只带走了自己的财物,没有携带食物,为他在陶罐庙里乞讨斋戒时为他奠定了基础。
陆枝饿了,在山上找了一座破庙,萌生了在庙里乞讨吃的念头。
据书中记载,寺院破败不堪,房屋倒塌,苔藓丛生,佛像残缺不全,院子里甚至还有狐狸和兔子。 对于聪明人来说,恐怕会远离这里,但陆之深却傻傻地四处打电话。
半天没有回答,但他还是没有放弃,终于在厨房后面的小屋里找到了几个黄脸瘦的老和尚。
一位老和尚提醒他不要大声说话,显然是在示意寺庙里还有其他人。 然而,陆知深愤愤不平地指责道:要是想吃,为什么不喊几声呢?
老和尚说已经三天没吃饭了,陆之深却不信。 他得知,陶罐庙曾经是一个繁华的地方,后来一个流浪的和尚和一个道士(不是道士,而是庙里的杂工)砸碎了山门,把原来的和尚赶了出去,只留下几个老弱病残的人留在这里。
流浪僧名叫崔道成,绰号生铁佛; 道士名叫邱小一,绰号飞夜叉。 老和尚还调侃道,这两个人根本就不像和尚,他们就像是绿林里的强盗,居然是在指责陆知深不讲道理。
陆之深根本听不出意思,于是找到厨房灶台上煮了一锅粟,立刻和老和尚争夺粥碗。 突然,他听到有人哼着一首小曲,歌词至关重要:“你在东,我在西,你没有男人,我没有妻子。 当我没有妻子时,我是无所事事的,当你没有丈夫时,我是那么孤独。 ”
陆知深虽然生在秋霸,不识字,但还是能听懂这首小歌的意思。 在佛法净土中,唱着肉歌,这个人怎么可能是好人呢? 那人背着包袱,一端露出鱼尾肉,另一端露出一瓶酒,显然是个假和尚。
这还真意味着陆之深头脑简单。 他自己不择手段地吃肉喝酒,忘记了规矩戒律是僧侣的常态。
他举起禅杖,径直跟到住持房后面的墙边,在一棵大槐树下找到一张桌子,桌子上摆满了酒、菜、碗、筷子,桌上坐着一个身材魁梧的僧人。
这和尚胖壮,**黝黑,正是结结巴巴的生铁佛——崔道成。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旁边坐着一个年轻女子。 结合之前的肉歌,恐怕读者都能猜到一两点。
崔道成见到陆知深有些惊讶,连忙站起身来,请他一起喝酒。
陆之深见了崔道成的热情,便问庙为何弃置。 崔道成说,庙里以前兴旺盛,但因为几个老和尚贪酒放纵,娶嫔,庙里没落了。 而他和邱小怡这些新方丈,正准备着手修缮山门。
金胜熙在这里评论说,他既然是新方丈,又怎么能对之前的情况有这么清楚的认识? 显然,崔在撒谎。
陆知深对这个女人起了疑心,于是问发生了什么事。
崔解释说,她是一位捐赠者的女儿,她来借食物是因为她的家庭破裂,她的丈夫生病了,所以她接受了葡萄酒治疗。 陆之深居然相信了,于是转身去找老和尚理论。
老僧人慌了,说崔道成见陆知深戴着戒刀和禅杖,没有**,绝对不敢招惹他。 并指出他们只是吃点肉喝点酒,而陆之深能吃粥就不能喝粥,这说明谁是好人谁是坏人?
陆知深恍然大悟,竟然又找到了崔道成。 在两人的攻击下,因为陆之深饿了,走了很远的路,体力渐渐耗尽,只好虚招,匆匆逃出了寺庙。
这时,他们正好和石瑾重逢,两人迅速回到庙里,与崔道成和邱小艺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可悲的是,那些老和尚看到陆之深战败逃,因为害怕报复而选择上吊自杀; 这个女人被恐惧和羞辱折磨着,把自己扔进了井里。
陆之深感叹,他本来是想做好事的,但最终却误盲了无辜的人而死。 为此,他深感愧疚,只好放火烧了陶罐庙,彻底烧毁。
吴松表现出很高的智商和情商。 他夜里穿越蜈蚣岭的经历,发生在他离开十字路口,前往二龙山寻找新生活的时候。 这个情节在结构上与之前对陆知深焚烧陶罐庙的描写相似,不过,吴松在十字坡上遇到张青和孙二娘,到达蜈蚣岭时的敏捷,其实比陆知深要好。
故事追溯到吴松血迹斑斑的鸳鸯塔,在那里他跌跌撞撞地进入一座小庙寻求休息,却被黑店里的四个帮手抓住,生命危险。 好在,赶过来的张青和孙二娘认出了他。
吴松耐心地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出来。 四个帮手连连道歉,解释说是因为没钱赌博,擅自行动,差点杀了吴松。
吴松宽容极了,却奖励了他们一些银子,挽回了张青的面子。 随后,夫妻俩为吴松安排了住宿,并用美味的食物和美酒招待了他。 然而,孟州发出了一份海上逮捕文件,要求逮捕吴松。
张青和孙二娘紧急商量着如何避免被追杀。 孙二娘提到,两年前她杀了一个步行者,留下了一整套衣服。 于是,她帮吴松剪了头发,打扮成步行者,准备出发。 然而,张青发现了一个破绽。
原来,吴松在鸳鸯楼的时候,也带了金银器皿。 这是施乃安为了与陆之深形成对比而故意安排的。 张青提醒吴松:“我没占你的便宜,你把身上的金银都留了下来,我给你换了零银。 ”
与陆知深的无理取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吴松知道这是善意的提醒,对张青的洞察力赞不绝口。结果,吴松吃饱喝足,井井有条,稳稳地走在路上,比陆知深更从容。
夜幕降临,走到蜈蚣岭,吴松忽然听到森林里传来笑声。 他注意到前面有一座寺庙,透过窗户,他看到一个道士正在怀里和一个女人调情。 吴松冷静客观地观察了整个过程,让他直接揭开了事情的真相。
因为西门庆和潘金莲的事,吴松对通奸特别敏感。 他怒道:“这山林之下,僧人竟然在做这种事! ”
然后,他拔出刀子,在门上砸了一块石头,却是一个道童从门里走了出来。
既然之前只见过两个人,现在又出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吴松立刻毫不留情地出手,将道童杀了。
这种行为的原因很简单,小偷可能不是一个好人。 如果让这两个人一起对付他,说不定会吃大亏,所以他选择先解决一个。 庙里的道士拿出一把剑,与武松展开了一场双剑决斗。 在这种一对一的情况下,吴松毫不胆怯,仅仅打了十几个回合,就一刀砍下了道士的头颅。
这时,女人哭着讲述了自己的人生故事。 原来她是山下太公张的女儿,全家都被这个野道士杀了,逼她在这里做爱。
吴松吃完桌上的酒肉,让女子带着金银宝物离开,从而挽救了一条无辜的生命。
这个情节与焚烧陶罐庙相比,简明扼要,却简洁而深刻。 武松的机智表现得淋漓尽致,他迅速做出决定,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胜利。 这种铿锵有力、坚毅的态度,彰显了他的聪明才智,展现了菩萨的仁慈。
陆之深和吴松之间的差距,离不开他们的出身和经历:陆之深出身军,直奔前列,不善于在江湖事务上周旋,打败镇官西后一路上遇到了好心人,比如赵元外和芷真长老。 因此,他对险恶的人心认识模糊,容易被别人轻信,缺乏独立判断能力。
而吴松早年涉足江湖,成为捕头人后,经常接触不法分子。 经历过杀嫂的风波,被江门深和张独坚暗算,才对人心和天下之情有了深刻的了解,对江湖之事游刃有余。
可以说,在类似武功的情况下,吴松的智商和情商都远远超过了陆智深。 金圣喜曾评论道:“陆之深久不如吴松,如果说人中之最,那么吴松已经是神了。 ”
不过,陆之深也有他的长处,他心地善良,尽量避免伤害无辜,坚守自己的信仰。 这正是佛教所提倡的大悲大智,所以他的结局与智真长老的预言是一致的,他已经达到了自己功德的圆满。
相比之下,吴松虽然缺乏这样的理解,但凭借着敏锐的洞察力,他能够及时避开危险,最终活到长寿,好好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