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2月3日电(傅敏杰、曹新佳)在哈密市益州区德外里乡柴宜村的“赛马”活动中,基层记者认识了00后出生的少年加林赛桑,他跟着父亲学骑马、学放牧,从事畜牧业和养殖兼职村委会委员。
1月30日,在柴宜村“赛马”活动的中场休息时间,我们见到了养羊大赛白队第一名队员加林赛三,以及前来为他加油打气的父母和弟弟。 作为村里联防队的一员,如今他不仅要协助村委会组织队员准时参加比赛,参加速马赛马、抱羊、追女等项目,还是赛马、抱羊两个项目的选手。 在赛场的场边,他的父亲是一位有着50多年经验的老牧民,他时不时地告诉儿子要注意比赛的注意事项。 到了赛场上,加林·赛桑和队友们默契配合,勇往直前,尽显哈萨克骑兵的本领。 “我从9岁开始骑马放羊,这是我们村的第一场赛马,我在10公里速度赛中获得了第7名,我带领我的团队赢得了绵羊比赛,我想明年继续参加比赛,以获得更好的成绩,“Garin Saisan说。 ”
比赛一结束,加林·赛桑就帮助村里维持了比赛的秩序,并匆匆赶回家喂养了家里的十几头牲畜。 当谈到他生活中的变化时,Garin Saisan 非常感慨。 2016年初,一家人从山里搬到了现在的开发区,作为户籍贫困户,不仅牲畜养殖环境从露天圈变成了温室,而且一家人也从蒙古包和土房搬到了80平米的抗震房,不仅不花一分钱, 同时也改善了医疗和教育条件。
加林赛山告诉记者,他家以前在山上放羊,夏天经常住在蒙古包里,冬天搬到泥屋里。 2016年,我搬到了德外里乡的柴宜村,感觉我的生活,无论是交通还是医疗,都比以前方便多了。 尤其在医疗方面,我以前骑摩托车步行15公里多一点到乡**看病,打针特别不方便,想看病可能得住亲戚家。 我以前每两周住一次回家,现在方便多了,弟弟每周可以回来一次。
从山区搬到开发区,加林赛三的父母不仅养了十几头牛羊,还业余工作,加林赛三的民族语言能力很好,还被村里聘为联合防卫队。 家里四口人有三人有工资,家里年收入从2015年的不到2万元增加到每年8万多元。 Garin Saisan的父亲Saisan Ureziyiman也说:“我以前住在山上,但现在我搬到了山里,我的生活更好了,环境也更好了。 ”
宜州区德外里乡察依依村为牧村,有247户,820人,居老多妇儿童。 年轻人短缺,劳动力繁重,加林赛桑告诉我们,如今很多朋友都出门打工,走出村子,也曾在“留下”和“离开”之间摇摆不定,但最终还是选择留在村里,成为新时代的“新牧民”,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今年我已经报名参加了村里的技能培训班,2024年我的愿望是学习更多科学的养殖技术,并教给村民,让家里的牲畜养得更好,”加林赛桑说。 都说乡村振兴靠年轻人,相信我这个00后也能在村里大放异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