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期间,美国大力支持国民党反动派,向他们提供美国武器装备,并利用美国的运输机和舰船帮助蒋介石军队在战区动员作战部队。 不久之后,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与美国领导的联合军相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与世界头号超级大国的关系非常紧张。
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差异导致了中美之间看似不可逾越的鸿沟。 然而,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和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1972年2月,尼克松率团访华,1979年1月,中美终于正式建交。 1957年,有远见的人预言,美国迟早要与我们建立外交关系。 没过多久,伟人的话就应验了。
在尼克松访华之前,基辛格博士曾于1971年两次来到北京,为尼克松“奠定基础”。 基辛格发现了一个令他不安的现象:北京的大街小巷贴满了“打倒美帝国主义”和“被压迫者**在一起”等口号,随行的翻译将这些情况告知了基辛格。 出于礼貌,他虽然没有直接提问,也没有对我方表示不满,但他心里却有些隐隐的担忧,担心尼克松正式访华时会反应不好。
事实上,直到第二年尼克松正式访华之前,北京的相关标语都没有被替换或遮挡,甚至在机场也是如此。 尼克松一下飞机,就看到了“打倒”他们的中文单词。 我国人民自然可以理解上世纪70年代的国内背景。 但从未涉足中国大陆的美国领导人,第一次看到如此压倒性的针对性口号,难免会感到不高兴。 尼克松毕竟是**,或者说他已经下定了决心,他没有对前来欢迎他的***提出任何异议,他仍然微笑着。
但尼克松最终没有退缩。 后来,当他见到***时,他一脸尴尬地问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贵国的首都贴满了“打倒我们”的口号? 虽然他已经79岁了,说话有点不清楚,但他的头脑仍然非常敏捷。 面对这个不好回答的问题,董事长笑了笑,说了四个字:“放开大炮!
翻译向尼克松解释这句话时说:我又加了一句话:就像几十年前一样,江一直喊着要消灭我们。 尼克松听到这话笑了起来,心中的不快也烟消云散了。 尼克松在心里非常钦佩东方的伟人。 尼克松后来承认,**是“一个思想活跃的伟人,一直战斗到最后一刻”。 *的类比瞬间化解了尴尬,加上***恰到好处。
72年尼克松访华时,中美关系有所缓和,但外交关系尚未正式建立。 而当他真正见到尼克松时,他给了对方足够的面子,自称是“空心大炮”,显示出一个伟人的心思。 这个补充也很有意义:因为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正是美国支持老蒋打内战,但最终却以失败告终。 主动提及蒋介石也是一种外交策略,我们愿意与美国友好相处,但需要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前提下。 老一辈革命家的才华和品格,是后人真正钦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