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又名葛根、葛根等,是豆科植物的多年生草本藤本植物。 它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食材,口感甘甜可口,含有大量的铁、钙、铜等人体所需的矿物质,最早由《神农本草》记载,古人常用它来散热解暑、抗瘟疫。
如今,人们在葛根的药理学研究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主要是针对高血压和高血糖,所以葛根也被称为“亚洲人参”。
那么,被中国视为“人参”的葛根,为什么一到美国就成了坏街上的“妖”呢?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1876年3月,世界博览会在美国费城举行,共有35个国家参加展览,参观者达1000万人次。 其中,日本人用葛藤来装饰他们的展品,绿色的藤蔓上开满了美丽的紫色花朵。
大量的美国园丁被葛根的外观所吸引,因此在展览结束后,葛藤作为观赏植物被引入美国。
葛根进入美国后不久,农民们发现牛非常喜欢吃它,于是他们把它作为牛饲料推广。 直到 1935 年,为了解决水土流失问题,美国联邦土壤保护委员会动员农民在荒地上种植葛根,并将其用作饲料和绿肥,每英亩补贴 8 美元。
因为美国的气候极为适宜葛根的生长,再加上美国人的旺盛栽培。 在短短几十年内,葛根一直充斥着美国。 快速攀爬的藤蔓迅速覆盖了其他植物,茂密的绿叶挡住了所有的阳光。 缠绕在葛藤上的大乔木和灌木的生存机会很低。
葛根所到之处,庄稼腐烂,牧场被占领,森林被侵占,碳储存量减少了28%。 大量树木正在死亡,减少了光合作用,并可能影响全球气候。
葛根泛滥后,美国人用化学防治和人工防治的方法将其清除,但效果并不理想,因为葛根不仅坚韧,而且繁殖率特别惊人。
相关数据显示,葛根在美国三分之二的州都有发现,已成为危害最大的入侵物种之一,甚至被联邦政府列为危险物种,禁止引进。
葛根之所以没有在中国泛滥,首先是因为中国人非常喜欢葛根,有些地方甚至很少见到野生葛根,他们仍然需要依靠人工栽培来赶上进食的速度,这也使得葛根在中国无法大面积繁殖。
二是葛根在中国也有自己的天敌。 葛根的天敌主要是真菌和昆虫。 其中,真菌属8科4门,共12种。 昆虫较多,属于3目15科,多达48种。 虽然天敌种类繁多,但野生葛根的数量也得到了控制。
葛根是我国的药用和食用植物,长相与红薯相似,甚至长得像一些老树桩,但营养价值极高,用途广泛。
考古学家发现,早在瑶、顺、豫年间,人们就开始吃葛根,可以将葛根加工成葛粉和葛片。 特别是在饥荒年代,人们会进山挖葛根来充饥。
葛根含有大量的淀粉,可以为我们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所以葛根加工成竹芋粉后,再加入冷水,撒上糖,就可以直接饮用了,味道和莲藕粉差不多。
葛根传到日本后,成为葛根糕、竹芋汤等甜点中不可缺少的食材。 但对于美国人来说,没有吃葛根的习惯,因为大多数美国人无法接受葛根的独特味道。
因此,在美国人眼中,葛根只是用作饲料和装饰品。 但随着葛根近年来在美国的广泛传播,美国人将其视为“恶魔”。
在我国,许多企业在利用现代技术加工葛根后,衍生出各种方便的产品,使葛根的药用价值再次发挥出来。
第一种是速溶竹芋粉,我们常见的竹芋粉在食用前需要用冷水混合成糊状,然后用沸水冲泡,如果操作不当,容易结块和溶解不完全。
改良的速溶竹芋粉与咖啡的冲泡方法相似,用开水冲泡后可直接饮用,使竹芋粉更易溶解,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葛根粉。 葛根片。
葛根饮料。 此外,葛根含有大量的淀粉、蛋白质和纤维,可以作为绿色食品代替食物食用。
早在2003年,世界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就表示,葛根有望成为世界第六大粮食作物。 这也导致国际上对葛根的需求逐年增加,仅在日本,竹芋粉的年均消费量就高达8公斤。
至于葛根能否成为世界第六大食物,主要从以下几点:
首先是生产。 近年来,大量工业用地占用了农业用地,耕地面积急剧减少,粮食产量也有所下降。 人工栽培葛根年产量可达2000-4000公斤,可有效弥补粮食产量小的问题,内部丰富的淀粉含量远远超过玉米和土豆。
二是防沙防治效果,葛根适应性强,耐寒抗旱,对土壤要求不高,生长速度极快,是一种环保植物,能有效保持土壤水分,净化空气,因此葛根在种植过程中可以防沙, 减少水土流失,也能有效缓解我国土地荒漠化问题。
同时,还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加工后的竹芋粉一般在30-110元,比种粮的收入要高很多,也是农民扩大副业的好方法。
总的来说,葛根成为世界第六大食物只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