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问题工厂,没有问题天空。 ”这句话是国防部第五研究所(导弹研究所)原所长王炳章中将说的,短短12个字,就体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对祖国导弹和航天事业的杰出贡献。
王炳章,河南安阳人,1914年出生于一个贫民家庭。 但由于家境贫寒,15岁那年,因为交不起学费,只好辍学回家务农,一辈子都不愿意当农民,于是决定参军报效国。
1929年,王炳章听说西北军冯玉祥将军的部队正在招兵买马,于是叛逃了。 当时,恰逢西北军开办了一所无线电学校,在学校读书的王炳章参加了考试,并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 但好景不长,在中原战争中,西北军败下阵来,部队不得不接受南京的改组,无线电学校也被改组为二十六路军通讯营。
1931年,二十六路军在江西宁都发动了著名的“宁都起义”,王炳章是第74旅旅长季振通的贴身侍卫,也随部队加入红军,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 加入红军后,第二十六路军改组为红五军团,季振通为军团司令员,作为他的亲信和警卫,王炳章被提拔为军团司令部传令班队长。
加入红军后,王炳章成长得很快,在思想上努力学习共产主义,严格按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 在战场上,他不怕牺牲,英勇作战,因立功获得多项奖励。 1932年起,王炳章先后担任红一军团补充团团长、红一军团司令部作战科科长,随红军参加了长征。
抗战爆发后,陕北红军改编为八路军,下辖三个主力师,其中第115师由红一军团改编而来,因此第115师作战科科长一职仍由王炳璋担任, 他是红一军战斗科科长。
1939年,第115师进驻山东,王炳章任鲁西军区司令员、第3旅(第343旅)副旅长,代理旅长。 解放战争爆发时,他已经是冀山豫军区司令员和第十一纵队司令员。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成立空军司令部,王炳章任空军参谋长,成为新中国第一批空军高级将领。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王炳章负责空军部队的训练和组织,在后来的战斗中,他有利地支持了志愿军,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1955年,在新中国第一次授牌仪式上,王炳章被授予开国中将军衔,并被授予二等八十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1960年,时任空军第一副司令员的王炳章突然接到老上司、时任空军司令员刘亚楼的通知,说空军决定让他负责导弹研究工作。 起初,王炳章还以为老领导是在开玩笑,所以并不在意,但看到任命通知后,他顿时急了,大声说道:“我这辈子只能打仗,而且能造导弹,这不是架子上的鸭子吗? ”
刘亚楼闻言也露出无奈之色,解释道:“这是上级的决定,你吼我不行,你要是有本事,可以去找丞相告密,如果丞相说你不让你动手,那你就不用走了。 ”
没想到,王炳璋居然找到了丞相办公室,直接说自己级别低,是个大老板,做不了导弹研究这么细腻的工作,希望组织能换人来做。 埋头工作状态的丞相抬头看向王炳章,问道:“你说低级做不到,那你给我推荐一个高级的人,我就不让你做。 王炳璋想了想,却想不出合适的人选,只能摇摇头,丞相却拍手说:“是你,做不到就得做! ”
1960年3月8日,国防部第五研究所成立,刘亚楼任院长,王炳章任副院长。 会上,总理用严肃的语气告诉王炳章,导弹研究意义重大,是新中国科技和国防发展的头等大事,是新中国在国际社会中挺直脊梁的有力支持。
虽然说自己做不到,但作为共产党员,服从命令是他的职责,于是王炳章立即全身心地投入到导弹研发工作中。 为了做好导弹研究,王炳章创新性地提出了“大规模作战方法”,并将打仗的战术方法应用于导弹研究。 通过召集科学家和科研人员组成科技大军,共同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1960年11月,中国上台几个月后,发射了“东风一号”短程地面导弹,标志着中国导弹工业从模仿到自主设计的开始。 王炳章还因其出色的工作能力,被任命为国防部第五研究所所长。
后来,在他的领导下,第五研究院先后研制出“两弹”核导弹、“东风三号”、“东风四号”和“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掀开了中国航天史上新的一页。
说到导弹研究两弹一卫星,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爱国科学家钱学森先生,但在他之上,负责导弹研发工作的人是王炳章将军,其实他是新中国导弹研发的核心人物, 我向老将军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