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以前,古人是如何度过零下几十度的冬天的
该国最近遭受了寒潮的袭击,一些地区甚至经历了气温的大幅下降,降雪也有所解除。 然而,尽管目前气温较低,但我们可以说今年的寒冷程度并不像历史上其他时候那么高。
即使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相比,今年的寒冷似乎也微不足道。 毕竟,自21世纪初以来,世界一直处于气候变化之中,并且正在朝着变暖的方向发展。
自古以来,冬天是不可避免的气候变化,但现在我们可以通过穿羽绒服以及暖气、空调和壁挂炉等高科技保暖设备来保暖。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据史料记载,棉衣和棉衣直到北宋末年才流行起来。 那么,如果没有这些热力装置,古代的气候比现在还要冷,古人是如何度过这个冬天的呢?
我们在全球变暖时期所经历的寒冬与古人所经历的寒冬并不在同一水平上。 中国历史上经历了四个冰期,其中最早的西周冰期发生在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前850年,持续了约150年。
据《竹书纪事》记载,冬天下大雨、下冰雹,牛马死,江汉冻得严寒。 《孟子》描述:“赶走虎、豹、犀、象”,说明当时气候极寒,牛马冻死,河流结冰,甚至老虎、豹子、犀牛、大象等动物也因寒冷而被迫迁徙。
东汉、魏晋、南北三代(公元初-公元600年)期间,地球经历了一个持续了约500年的冰期,其平均温度比近代低约2-4摄氏度。
据《晋书》记载,公元333年至336年,辽东湾西北、东南两岸连续三年结冰。 同时,贾思谦在《齐民药书》中描述的植物树木发芽时间比现代晚了半个多月,海水结冰,植物树木发芽延迟,说明当时天气极度寒冷。
这是第三个冰期,发生在公元 1000 年至公元 1200 年的宋、辽和晋时期。 它持续了大约200年,是前三个冰河时代中最冷的。
据史料记载,这一时期,华北地区的梅树无法生长,北方9月开始下雪,京杭大运河在苏州长期结冰。 甚至在公元1111年,太湖因结冰而堵塞,沿岸的橘子树全部被冻死。
从那时起,黄河和洞庭湖也经常结冰。 即使是较温暖的江南地区也遭受了如此严寒的折磨,可见这一时期气候的恶劣。
在明清时期(公元1400年-公元1900年),中国经历了一个称为明清小冰期的寒冰期,持续了大约500年。 据气象研究,明代中期,北京年平均气温比近代低3摄氏度左右。
明孝宗在位六年(公元1493年),9月淮河流域发生大雪,降雪期一直持续到次年2月。 清初,东南沿海地区冬季平均气温比近代低7摄氏度左右。
这说明,当时的古人比我们现代人面临着一个更冷、更长的冬天。
在古代,平民在寒冷的冬天中挣扎,物资的匮乏使取暖成为严峻的考验。 现代人有各种各样的保暖衣物,如保暖内衣、秋装裤、大棉夹克和棉裤、羽绒服等。
不过,在北宋末年之前,棉花种植并没有普及,即使后来普及了,棉衣棉裤在古代还是普通人的奢侈品。 棉花是在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国的,但当时只在边境的严寒地区种植,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种植,因此棉花产量极低,只有贵族才能买得起棉布衣服和裤子。
在古代,人们根据贫富来划分越冬的方式。 在没有棉花的时代,富人的保暖衣物以皮草为主,深受现代东北人的喜爱。 如今,东北人热衷于穿貂皮,男女不分,体现了古代政要的冬季风范。
事实上,早在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就意识到狩猎动物皮毛以度过冬天的重要性。 毛皮由于其优异的保暖效果而具有诸多优点,因此在寒冷的东北地区,毛皮成为人们过冬的首选。
然而,毛皮也有难以获得的缺点。 动物毛皮必须通过狩猎获得,而汉人一直以农业文化为基础,因此狩猎动物毛皮对古人来说是一个挑战。
因此,在古代,皮草和棉花一样,是一种奢侈品。
古代,权贵们对皮草情有独钟,如北宋作家苏轼在《江城子密州猎》中写到:锦帽貂皮,千马卷平岗。
对于苏轼这样的贵族阶层来说,冬天暖和的就是貂皮,也就是毛皮制品,是我们现代东北人所钟爱的。 当然,貂皮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买得起的,稍微富裕一点的普通人最多只能穿羊皮或狗皮制品。
对于经济上处于不利地位的平民来说,他们连皮草都买不起,所以只能穿一些加厚的粗布衣服。 在南方,也许可以穿着加厚的粗布衣服过冬,但在北方则不行。
因此,古人会想办法在衣服上装满一些御寒的东西。
在唐代以前,由于棉花还没有普及,人们的衣服里装满了各种材料,包括柳絮、芦苇、麻毛等,相比之下,用茅草填充衣服更为常见。
贵族和富人通常用棉衣和毛皮过冬,但老百姓只能通过填充柳絮、麻毛甚至茅草来取暖。 唐代人口激增,桑麻产量无法满足老百姓的需求,于是古人发明了纸毛,解决了保暖问题。
纸被骗了,感觉厚厚的,茅草屋檐对着阿雯笑了笑。 一天下来无事可做,睡觉也不出门。 “北宋时期,朝廷向四川灾民发放了10万件纸皮,可见它在唐宋时期广受欢迎,是当时最畅销的冬装。
古人不仅知道用棉布填充衣服,也知道使用动物羽毛和丝绸填充物等,保暖效果甚至超过了棉布,也就是我们现在穿的羽绒服。
然而,古人处理羽毛气味的技巧还不成熟,导致了当时羽绒服气味的严重。 但即便如此,羽绒服还是普通人买不起,只有不那么老练的富人才能穿。
在古代,普通人除了那些奢华的保暖衣物外,还有自己的冬季神器——大衣。 唐代大诗人刘宗元曾描写过一位老人孤舟,独自在河边钓鱼,虽然雪花飘飘,但老人穿着衣服依旧温暖如春。
衣服确实成为经济条件差的普通人过冬的必需品。 它是由稻草和稻草制成的,当你穿上它时,你穿上斗篷和帽子,这才是真正的冬季装备。
外套不仅厚实保暖,而且防雨防雪,冬天防雪,夏天防雨,实用性高,性价比高。
古人建造的被子填充物也很讲究,有钱人盖的棉被,布夹克是普通人使用的,填充物多为廉价芦苇、柳絮、茅草等。
布夹克虽然便宜又保暖,但缺点明显,使用时间越长,保暖性就越差,最终会变得更薄更硬。 杜甫有一首诗:“布料冷如铁多年,娇嫩的孩子恶裂”,就是形容布料久违的缺点。
床上过冬的保暖用品,有钱人可以选择真丝床垫、鸭绒、鹅绒床垫等,普通人会选择干茅草,干茅草柔软,防潮效果好,易晾干,**低,所以是差床垫的首选。
古人不仅注重房子的外观,更注重保暖。 他们选择坐在朝北和朝南的位置,以确保房屋内部获得足够的光线以保持温暖。
而在取暖方面,古人也有很多经验。 富人会用木炭取暖,而穷人会收集柴火。 古人还发明了火炕,早在西汉时期就能够利用土炕的保温作用来取暖过冬。
此外,古人还掌握了现代被动房保温技术,在建造房屋时将墙壁和地面加厚,然后利用火炕原理给房屋供暖,使房屋内部温暖如泉水,同时房屋温度不失。
这种房子被古人称为温阁,如宫廷里的特房。
古人早就发明了保暖神器,无论是小巧便携的手炉,还是利用陀螺原理的被子香炉,都是达官贵人的专属财产。 然而,对于底层的普通人来说,他们的保暖方式却显得简单粗暴。
一件外套、一块布和茅草床是冬天的标准。 相比之下,富人保暖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说是“冬富夏贫”。
这也充分说明,经济实力是决定如何保暖的关键。 虽然古代有很多穷人,但每个冬天对他们来说都是严峻的生存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