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看到一些微信或短信在龙年贺年时,我突然觉得自己是文盲。 比如祝你在新的一年里前途万里,人生光明,事业光明!
如果偶尔有人开玩笑地用这些繁体字来活跃起来,那也是有点新奇的,毕竟短信微信新年问候已经越来越不被认可了。 可是这些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的话,却成了龙年最火爆的祝福,还惹得一些人议论纷纷,赞不绝口,以为是被大学问了,发现了新大陆,挖出了大金矿,实在是太反常了!
在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人不擅长说写,装作深刻,用一些特殊的词语或表达方式,追求让观众掉入云端的效果,华而不实,耸人听闻,假装吸引别人的注意或敬畏。
诚然,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汉字作为语言的载体,是承载民族历史记忆的文化符号,每一笔都精雕细琢,有文字,汉字已经融入了我们民族的血脉和气质,成为我们了解过去的重要工具, 了解传统,触摸现在,展望未来,应该传承。
但是,继承与复制不同。 如毛喝血应该遗传吗? 钻柴生火应该传下去吗? 需要指出的是,汉字自出现以来,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由于种种原因,汉字太多,使用读写往往浪费了很多人的时间和精力,容易让人陷入贫困,嚼字,穿凿,消耗了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增加了社会成本。 对于一个重视文学而不是理性的国家来说,这种现象应该被抛弃。
因此,汉字经历了从复杂到简化的过程。 汉字的简化早已为有识之士提出,尤其是近代,许多知识分子也提出了使用简体字的建议。 鲁迅甚至激进地说:“汉字不灭亡,中国就灭亡。 虽然这种说法乍一看有点过分,但对于促进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一致性有一定的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同月,国家成立了汉字改革协会。 该协会的主要任务之一是简化汉字。 从1956年开始,经过近十年的人力和资源,《简体字总表》终于在1964年5月获得批准。 国家还大力推广和普及简体字,并一直使用到今天,形成习惯和规范。 除了书法等一些特殊需要外,大多使用简体字。 如果繁体字卷土重来,无疑是一种语言的倒退。
写作的最大功能应该是传达有效的信息,并尽可能使用流行和流行的词语。 即使用新鲜的词语或表达来满足语言美的需要,我们也不应该太新奇和好奇,形式应该比内容更重要。 对于一些传统的稀有汉字,既不能人为地消除,也不应该刻意追求。 如果故意用一些不常见的、不常用的甚至发霉的生僻词来炫耀,甚至,只能博得一笑。 如果大家都模仿,就会暴露出文化的盲目服从、肤浅、低级趣味和无聊,只会给大众带来文字和精神上的污染。
文字必须通俗,才能传播得很远,语言必须是关于心灵的。 要提倡用简洁的文字、生动的笔触、深沉的情感来表达新年的问候和祝福,减少一些深奥神秘的冷语、陈词滥调、空话,这样才有可能深入对方的内心,获得祝福的效果。
在文章中**来自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