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3月3日清晨,在紫禁城玉清宫,溥仪会见了一位金发碧眼的外国人。
玉清宫,是康熙帝为原来的太子银仁建造的,后来乾隆和嘉庆都住在这里,同治、光绪都把这里当成了读书的地方。
溥仪也把这个地方当了书房。
这一年,溥仪13岁,已经退位七年了,但按照当初商定的优待政策,他依然可以住在紫禁城,维持所谓的“小朝廷”,即“太阳皇帝”。
3月3日前往玉清宫会见溥仪的人是英国人。
英国人首先被带到玉清宫西厢房,向坐在龙椅上、身穿龙袍的溥仪深深鞠了三躬,用中文向圣安打招呼。 溥仪起身与英国人握手,英国人再次鞠躬,走出了门。
等到英国人再次被叫进门的时候,溥仪已经换上了便服,然后又鞠了一躬——这一次,是溥仪向英国人鞠了一躬。
因为这是学徒仪式,所以是溥仪去见他的新老师。
这位来自英国的“帝国教师”的名字是雷金纳德·弗莱明·约翰斯顿。
他给自己起了个中文名字,约翰斯顿。
3 月 3 日,Johnston 实际上写了一张唱片:
他是中国2000年历史上第一位正式崇拜他的外国“皇帝”——即使他已经退位。
约翰斯顿于1874年出生于苏格兰。
他在爱丁堡大学完成了本科学习,并在牛津大学获得了文学硕士学位。 毕业后,他经过严格的审查和筛选,被大英帝国殖民部招募为实习生,随后被派往香港。 由于他的出色表现,他一路晋升为总督的私人秘书。 他深受香港副校长骆克的赞赏,于是跟随骆克来到中国的威海卫(当时是英国租地),担任骆克特的秘书。
Johnston一踏上这片土地就被中国传统文化迷住了,他不仅学会了一口流利的中文,而且还广泛地研究了中国文化。 在儒家、佛教、道教中,他最欣赏中国的儒家文化,所以他不仅给自己起了个中文名字“Johnston”(英文名字“Johnston”的谐音),还给自己起了一个词:“智道”——体现了《论语》中的李仁:“释智道”(读者追求真理)。
1906年,32岁的约翰斯顿在威海拍了一张照片。约翰斯顿对中国文化如此痴迷,以至于他开始憎恨西方文明试图强加给中国的一切:
东方和西方都处于各自社会发展的实验阶段,因此,任何半球都将其意志和理想强加于另一半球都是不明智的。 ”
他甚至以笔名写了一篇文章,指责**宗教试图改变中国文化,这引起了英国教会的强烈不满——对于这种“英国叛徒”的行为,许多英国人直接指责他是“英国的叛徒”。 ”
来自国内的质疑让庄士敦在威海卫的工作岌岌可危,但就在这关键时刻,他收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邀请:
你想成为中国皇帝的老师吗?
发出邀请的人是当时的**大**徐世昌,向他推荐约翰斯顿的人是李鸿章的儿子李景迈。 李景迈曾在威海卫待过一段时间,与约翰斯顿关系不错,知道这位“外国儒学子”不仅是牛津大学的文学硕士,而且热爱中国文化,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是“御师”的好人选。
当时,溥仪身边还有几位“皇帝”,都是著名的儒家:陈宝尘、朱一凡、梁定芬......但是,这些老师对中国传统文化习以为常,对现代科学技术等方面基本一无所知。 考虑到年幼的“皇帝荀”溥仪长大后最终会学到一些与时俱进的知识和技能,一直反对的荀庆朝小宫廷“内务府”,最终同意请一位“外教”到溥仪,至少让“皇帝”跟上外界的步伐。
更何况,约翰斯顿的祖国英国是君主立宪制国家,也算得上是正确的方式。
陈宝尘是晚清的大臣和学者。 在庄士敦到来之前,他是溥仪最亲密的老师庄士敦本人自然很愿意接受这样的机会——作为“中国专家”,他知道中国人尊重老师,更不知道“御师”。
1919年2月,约翰斯顿在征得英国人的同意后前往北京。 经过多轮会议和谈判,他得到了一份合同,成为“皇帝的主人”:
成为13岁“孙皇帝”溥仪的老师,教英语、数学、历史、地理、自然学等,月薪600元,外加津贴100元,含住宿费。
当时,北大校长蔡元培给胡石、陈独秀等人提供了300元左右的最高月薪,已经是惊人了。
这份合同是应庄士敦的要求签订的,一度让小朝廷的“内务部”大吃一惊
皇上请你当老师,你还要签合同?
约翰斯顿当时与内政部的合同从 1919 年 3 月 3 日起,约翰斯顿成为唯一被允许进入紫禁城的外国人。
他的教学时间表是根据溥仪的课程表制定的:
每天早上5:30(冬天6点),溥仪起床上课,老师是陈宝晨。 早上7点30分左右,师生开始吃早餐,上午8点30分复课,通常是溥仪的满语老师伊克坦。 10点钟,朱一凡接手,一直涨到11点。
11点以后是午餐时间,然后是午休时间。 从一点半开始,就是约翰斯顿的上课时间,上课持续了两个小时,一直到三点半。
根据最初的设计,向“皇帝”教授英语是约翰斯顿的主要任务。
但起初,约翰斯顿发现溥仪对英语一无所知,对学习英语也没有兴趣。 在约翰斯顿看来,13岁的溥仪对时事很感兴趣,比如凡尔赛条约签署前后的欧洲局势,以及欧洲的地理、天文、物理学和政治。
庄士敦并没有像中国传统的“严老师”那样强迫溥仪学习,而是先用中文与他交流,慢慢引起他的兴趣。 比如,有一天,他给溥仪带了一盒水果糖,溥仪一边高兴地吃着水果糖,一边告诉他西方是如何通过化学工艺和机器流水线生产水果糖和锡盒的。
庄士敦与溥杰、润霖(万荣皇后的弟弟)、溥仪(从左至右)在紫禁城御花园约翰斯顿的到来,为13岁的溥仪打开了一扇窗,让他看到了一个从未见过的世界,再加上约翰斯顿彬彬有礼,而且年龄比较小,而且他是溥仪众多老师中相对最年轻的,所以溥仪自然很快就对他产生了好感,对他的礼貌也开始上升。
最初,约翰斯顿住在紫禁城外。 他每天早上在神武门被车接走,然后下车步行到玉清宫给溥仪上一课,内务府认为溥仪只不过是皇帝的“英语老师”。 但后来,庄士敦显然得到了“皇帝”的待遇,一进宫,就可以坐两个人抬着的轿子,官衔也提升到了二等。 后来,溥仪娶了婉容后,将约翰斯顿提升为一等军衔,并给了他御花园的“养斋”——允许一个外国人住在紫禁城,这在以前是闻所未闻的。
在庄士敦来之前,溥仪一直很依赖陈宝晨,陈宝晨从6岁起就一直是他的老师,约翰斯顿到来后,溥仪叹了口气:
陈宝辰曾经是我唯一的灵魂,约翰斯顿来了之后,我又多了一个灵魂。 ”
既然“皇帝”对庄士敦好,周围的人自然会理解。
当时,《京华时报》有这样一篇报道:
据说,皇帝的英语老师约翰斯顿得到了金妃的赏赐。 金贵妃担心他的喉咙痛会因教学疲劳而引起,所以她特别亲切地给了他一些人参和西洋参。 ”
约翰斯顿的“甜蜜烦恼”并不是唯一的。
在与溥仪成为良师益友后,约翰斯顿发现他收到的信件数量明显增加。
有些信比较含蓄,比如希望他们的儿子在溥仪教溥仪读书的时候,在约翰斯顿身边学习墨迹,这样他们的孩子也能听皇帝的教诲,约翰斯顿认为他们这样做是为了获得“皇帝的弟子”的地位。
有的比较明显,比如直接请庄士敦帮忙,让他的亲戚在“朝堂”服侍; 例如,约翰斯顿被要求安排与皇帝会面,说有一个重大秘密要报告; 例如,要求约翰斯顿提交“独奏会”,或直接写一封信谴责某人。 还有一些要求不是很高的人,写信给约翰斯顿,请他帮忙获得“皇帝”签名。
约翰斯顿还收到一些女士的来信,不是为了表达对他的钦佩,而是推荐他以“妃子”的身份入宫。 也有直接上门的,比如虔诚的传教士,希望庄士敦能把溥仪皈依为**,让皇帝的灵魂得到救赎,甚至升华。
总而言之,那些人都知道约翰斯顿和“皇帝”已经成为了老师和朋友,他们都希望利用约翰斯顿的影响力来实现他们的要求。
约翰斯顿真的对“皇帝”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吗? 看来真的有。
约翰斯顿进宫没多久,就发现了一个细节:每次看钟表,溥仪都不看桌上的小钟,而是看挂在墙上的大钟。
如果你有近视,其实很简单:只要一副眼镜。 但约翰斯顿低估了紫禁城的难度——一条真正的中国龙怎么可能戴一副西式眼镜?
要求一提,一路都有异议,从内务府到皇室,溥仪都不同意戴眼镜,端康妃甚至威胁说,如果皇帝戴眼镜,她就吸鸦片自杀。 但约翰斯顿一路坚持,甚至不惜辞职。 最后,溥仪做出了自己的决定:我听医生的话。
约翰斯顿请来了美国医生霍华德给溥仪看病,霍华德查了一下“皇帝”真的近视,于是给了他一副近视眼镜,溥仪戴上后,立刻感觉到天地一清。 霍华德医生没有收费,但溥仪事后让人给了他1000块钱的奖励。
庄士敦和溥仪比起约翰斯顿“怂恿”溥仪做的另一件事,让“皇帝”戴眼镜的事情其实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辛亥革命后,中国人剪掉了长长的辫子,甚至满族王室的许多人也这样做了。 但溥仪从来不被允许剪辫子,因为他的辫子代表了所有满洲人最后的尊严。
约翰斯顿一直想让溥仪剪掉他的辫子。 他告诉溥仪,中国人的辫子在西方人眼里是“辫子”,他自己也同意了。 得知老师的心思后,溥仪坚持让太监帮他剪掉辫子,太监苦苦哀求,溥仪怕为太监难堪,就把自己锁在一间屋子里,剪掉辫子走了出去。
20多天后,整个紫禁城,除了陈宝尘、梁定芬、朱一凡三人之外,其余的人都跟着“皇帝”剪掉了辫子——这个数字大约有1500人。
戴眼镜、剪辫子、穿西装、通**、骑自行车......正是因为约翰斯顿对“太阳皇帝”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所有政治势力都开始关注这位英国人:
他到底要教溥仪什么? 是像其他皇帝一样,教他全心全意地复国,还是接受现实,安心做一个对共和国有用的“虚伪君主”?
约翰斯顿对此有自己的计划。
按照约翰斯顿自己的话说,他想把溥仪培养成儒家意义上的“君子”。
约翰斯顿对溥仪的印象非常好,从他对溥仪的回忆来看,他几乎用了所有正面的词语:“聪明”、“活泼”、“人性化”、“幽默”、“风度翩翩”。 而在他看来,这个“天子少子”在某种意义上是很可怜的,因为他被囚禁在紫禁城里,他的本性被囚禁了。
来自英国的约翰斯顿当然赞成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所以他希望把溥仪培养成一个有科学知识、有进取精神、有理想、有成就的人。 这样一来,你进去的时候可以是伪君子,撤退的时候可以是凡人。
也就是说,约翰斯顿希望有一天,如果溥仪离开了所谓的“皇帝”宝座,他也能靠自己的能力生活。
溥仪站在紫禁城的屋顶上让庄士敦松了一口气的是,十几岁的溥仪并没有沉溺于“一心要复国”的“实权皇帝”的梦想。
有一次,约翰斯顿收到一封自称是流亡美国的沙皇的信,他正在组织一个“退位君主协会”,邀请溥仪加入并成为“重要成员”。 庄士敦把信拿给溥仪看,溥仪笑着说,如果每个退位的皇帝都能学会一种乐器,组成一个乐队,那就太有趣了
这支乐队的成员都是曾经戴过王冠的杰出君主,这样的乐队是前所未有的,一定会给世界带来极大的欢乐。 ”
除了教英语,约翰斯顿还尽最大努力让这位“年轻的天才”大开眼界。
1922年5月,溥仪对当时外界的“新文艺运动”非常感兴趣,于是庄士敦挑选了胡的几篇文章给他看,然后邀请胡石进宫见溥仪。 胡轼和溥仪都对这次会面很感兴趣,双方谈了很多。
胡在进宫前还特意商量了庄士敦:你不该向皇帝下跪吧? 得到肯定的回答后,胡只在见到溥仪时鞠躬,但出宫后,却被一些人质问,以为是跪拜旧时代的皇帝。
1924年4月,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泰戈尔访华,受到中国一些人的批评。 据约翰斯顿自己说,他“不想让泰戈尔在回国前认为中国人缺乏礼貌”,所以他给溥仪看了几首泰戈尔的诗,然后让溥仪把泰戈尔“召”进宫。
在紫禁城,溥仪遇见了泰戈尔,双方聊得很愉快,约翰斯顿也很满意。
溥仪与泰戈尔在御苑合影按照庄士敦的想法,他很想用自己的个人力量慢慢感染溥仪:结识这个时代的各种潮流人士,让这条“龙”朝着他期待的方向成长。
不过,他还是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也淡化了一个问题:
溥仪的背后,是沉淀了两千年的宫廷文化和制度。
虽然这个制度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但灰烬依然存在,火花依然存在。
从约翰斯顿进入紫禁城的那天起,他就显得格格不入。
按照清廷的规矩,新官上台时,手下可以前来祝贺舜带红包。 虽然当时紫禁城已经是“小朝廷”,但太监们还是延续了这一规矩,兴高采烈地前来接受“庄主”的赏赐。
庄士敦的回答让太监们陷入了两难境地:收到红包是可以的,但每个人都要写收据。
在紫禁城当“皇帝”,是痴迷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约翰斯顿乐于做的事情,但同时,也让他陷入了自我矛盾的结中
一方面,他非常享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官场文化”,比如被正式盖章、穿官服、坐在轿子里、互相打招呼、被人称为“庄老爷”。 但另一方面,他受不了中国千年帝制催生的“潜规则”和官场陋习。
约翰斯顿身着清朝的官服虽然当时紫禁城的“小朝廷”非常精简,但还是一个可以在内部运作的小官僚体系。 在这个体系中,约翰斯顿最讨厌“内政之家”。
在约翰斯顿看来,紫禁城的这个“内务办公室”是一切腐败的根源:机构里人员众多,大部分都是依附于溥仪的“吸血鬼”,各种**腐败现象惊人。 庄士敦曾经得知,有一次为了修缮皇宫,内务部在账面上花了8万元,但最后在工匠们手里只有80元,剩下的钱在交织的环节中间被吃光了。
更让约翰斯顿生气的是,紫禁城里有无数的无价之宝和文物,却被内务局的人看守偷走了,溥仪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宝物,也不知道有多少是被他麾下的内务办的人偷偷卖给宫里钱财的。
在约翰斯顿的反复劝说和督促下,溥仪决定采取行动整顿内务办:宣布内务办每年的开支由600万元减至50万元。 更可怕的是,溥仪下令清点了紫禁城内的宝物,核对了宫内的账目,还要求对各种东西进行随机抽样。
约翰斯顿显然低估了中国官僚机构的“合作能力”和“抵抗精神”。
清关令下达后不久,紫禁城的一件宝物突然来到了庄士顿的家里,送宝的人说是皇帝的赏赐。 约翰斯顿坚持要出示皇帝的悬赏信息,否则他会被赶出门外,送礼者最终会带着宝藏回来。 Johnston随后要求溥仪确认,后者表示他从未要求任何人送礼。
但没过几天,出乎约翰斯顿想象的事情就发生了
1923年6月26日傍晚,紫禁城建府府突然起火,火势猛烈,一直烧到第二天中午。
Kenfugu Palace火灾后的场景溥仪立即得到报告:大火共烧毁了6643件宝物,其中包括2685尊金佛、1157件卷轴和书法作品、1675件佛教祭品、435件工艺品和数千本书籍。
一向难得生气的溥仪对此大发雷霆:
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这显然是有人为了逃避检查而销毁证据。
为此,溥仪做了一件可以载入中国近代史的事:
他下令将紫禁城内的所有宦官,除了极少数的宦官外,都从宫中解雇——中国的宦官制度,彻底结束了。
这件事情落下后,庄士敦其实是想尽全力帮助溥仪完成一件事:搬到颐和园。
根据当时南京与清王室签订的“清家优惠条件”协议,清朝王室只能暂时居住在紫禁城,最终居住地是颐和园。
庄士敦非常赞成溥仪离开紫禁城的“牢笼”,住在颐和园,为此,他非常关心颐和园的“搬迁计划”,溥仪也非常信任他,任命他为颐和园总经理,处理所有搬迁事宜。
然而,留给约翰斯顿的时间不多了。
1924年10月23日,“北京政变”爆发。
从前线被雷击毙的冯玉祥连夜赶走了**曹坤,帝都上空的局势顿时发生了变化。
11月5日,约翰斯顿一直担心的事情发生了
上午9点,冯玉祥的心腹陆仲林率领一支队伍从神武门赶进紫禁城,要求见“溥仪先生”,并宣读了一份文件:“修改清朝优惠条件”。
其实这份文件并不是“修正”,而是推翻了此前的《清朝优惠协议》,规定清朝从即日起废除皇称,限期搬出紫禁城,清点没收紫禁城内所有财产。
溥仪被赶出了紫禁城。
对溥仪来说,这是一个相当惊心动魄的时刻,因为谣言四起,说冯玉祥的士兵已经洗净了紫禁城,把百姓都杀了,溥仪已经被关进了监狱,随时准备被公开处决——“只要中国皇帝在,中国就不会太平。 ”
在这件事上,约翰斯顿还是发挥了作用:他利用自己的外国人身份,在各国领事馆斡旋,最后通过一些手段将溥仪一行人送到了日本领事馆。
约翰斯顿后来在他的回忆录中为自己辩护:
直到我告诉他,日本大臣才知道天皇会来使馆区,直到我一再恳求,大臣才同意接受天皇。 准确地说,“日本帝国主义”与“天皇出走”事件无关。 ”
但即使正如约翰斯顿所说,他也不得不承认,他的“天皇的学生”无法控制他们进入日本势力范围时发生的事情。 后来,溥仪在约翰斯顿不知情的情况下,去了天津的日租界,这件事让约翰斯顿非常失望和愤怒:一是他被蒙在鼓里,二是他知道日本人会利用溥仪。
约翰斯顿作为“御师”的使命也随着溥仪失去他最后的“皇权”而结束,他回到威海卫担任威海卫的最后一任首席执行官。 然而,在随后的几年里,他仍然与天津日本租界的溥仪保持着联系。
在Johnston(后排右一)的带领下,加拿大州长惠灵顿和夫人参观了溥仪和夫人在天津的住所。1931年,“918事件”爆发,谣言开始流传,末代皇帝溥仪将被日本人带到满清“龙兴之地”的东北,成为“伪满洲国”的皇帝。
中国人显然不想看到这种情况发生,他们试图通过各种手段劝说溥仪不要这样做,他们中的一些人自然想到了约翰斯顿。
当时,约翰斯顿确实作为英方代表在中国,参与了“庚子赔款”的有关事务。 1932年10月15日,他赶到天津,与溥仪进行了长时间的交谈,他觉得“皇帝已经下定决心了”。
图为溥仪的《杀死孙殿英》。 据约翰斯顿说,1928年军阀孙殿英陵被劫一事,对溥仪大为震撼,对他后来决定去满洲产生了重要影响。时任中国**财政部长的宋子文曾与约翰斯顿进行了特别约见,希望他能劝阻溥仪不要去满洲里,但约翰斯顿委婉地告诉宋子文,没有人胁迫溥仪,他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不能干涉:约翰斯顿回忆说:“皇帝是一个宽容的人,他可以原谅很多事情,包括威胁、羞辱和过犯,但他不能原谅对祖先的不尊重。 ”
皇帝很清楚我的活动,如果他需要我的帮助,我会在他亲自与我交谈后立即采取行动。 ”
不久之后,溥仪真的去了满洲。
在约翰斯顿的回忆录中,使用了以下句子:
皇帝最终回到了他的故乡。 ”
约翰斯顿最终回到了英国。
1934年,他写了一本回忆录,讲述了自己在紫禁城当“皇帝”的经历,并出版了一本名为《紫禁城的暮光之城》的书。
这本书一经出版,便在欧洲引起轰动,随后又以日文和中文出版。
在书的扉页上,约翰斯顿写道:
我想把这本书献给溥仪皇帝陛下,以纪念十五年前在紫禁城建立的良好友谊,并表达我衷心的愿望,将这本书与我自己和生活在长城内外的人民进行比较。 在这暮色和漫长的夜晚之后,一个新的更好的黎明正在迎来。 ”
紫禁城的暮光之城。由于《紫禁城的暮光之城》的成功,约翰斯顿获得了大量的版税。 他用版税在苏格兰买了一个小岛,盖了一座大房子。
房子里的每个房间都由庄士敦命名:宋竹厅、威海卫厅、英皇厅......其中还有一个展厅,陈列着溥仪送给他的各种宫廷服饰、头饰、饰品等等。
每逢重大节日,约翰斯顿总会邀请亲朋好友到岛上,每年的这一天,他都不可避免地会穿上清朝的官服迎客。
约翰斯顿于 1938 年 3 月 6 日在家乡爱丁堡去世,享年 64 岁。
在他岛上豪宅的屋顶上,一面旗帜仍然飘扬。
有人说是清朝的龙旗,也有人说是伪满洲国的国旗。
约翰斯顿很可能真的挂断了电话。
因为他看重的不是国旗,而是人民。
优质作者名单
本文完)。本文主要参考**:
1.《紫禁城黄昏》(约翰斯顿著,张昌黎译,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年12月)。
2.《末代皇帝约翰斯顿》(任秋平,《学习博览会》,2014.05)。
3.《暮光之城:约翰斯顿的帝国岁月》(孙蓓蓓,《国民人文与历史》,2019年第15期)。
4.《末代皇帝约翰斯顿的中国之恋》(石继成,《养老院养老院》,2020年第04期)。
5、《紫禁城的外国皇帝》(高习,《月读》,2017年第07期)。
6.《末代皇帝约翰斯顿》(刘东丽,《中国研究》,2011.02)。
7.《约翰斯顿论溥仪:末代皇帝的生平史连接中国近代史》(《记者观察》,2020年第01期)。
8.“约翰斯顿被聘为溥仪主合同”(谢晓华,历史档案,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