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抗日剧”,相信大家都会不陌生。 这类抗战片的剧情大多不切实际,细节漏洞百出。
“亲手撕日军”、“子弹转动”等夸张的段落,都出自神剧。
笑话就是笑话,因为《抗日剧》在上映前需要送到相关部门审核,虽然整部影片有一些不合理的桥段,但不能占用太多篇幅。
更通俗地说——还必须在规定的范围内。
接下来的故事,似乎比这些“反日剧”还要离奇。
1951年,在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第二阶段,志愿军第九兵团某连100余名士兵在一天一夜内攻占了11座山峰,击毙敌军1000余人。
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连拿11个位置,创造“一敌十杀”的记录,或许那些剧的主创不敢编造如此离奇的插曲,但确实发生在史上。
起初,由于志愿军情报错误,连队被敌人包围; 连长于希天在危险面前没有慌乱,带领全连士兵进行了全面**....
图:美军惊慌失措。
然后我们的故事从抗美援朝战争的第五次战役开始。
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爆发时间为1951年4月22日至1951年6月10日; 这是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规模最大、规模最大的一场战役。
整个战斗分为三个阶段,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在“线”南北两侧与“联合**”进行了殊死搏斗。
第五次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朝鲜战场上再也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运动战争,敌我双方开始打仗、谈兵。
因此,第五次战役也被称为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后一战”。
第五次战役爆发前,谨慎而有经验的李启伟正式成为“联合**”总司令。 他先后制定了“磁性战术”和“引敌纵深战术”,企图延长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补给线利用美军机械化部队行动速度快的优势,彻底击败了志愿军主力,将战线推进到鸭罗河岸边。
当时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并没有掉以轻心。
在抗美援朝战争的前四场战役中,志愿军取得了巨大的胜利,甚至将美军赶到了汉城附近(汉城)。
在第五次战役开始之前,志愿军司令部进行了多次研究和讨论,总司令始终认为美军不会放弃,也许会再次上演“仁川登陆”。
远在北京的***主席也察觉到了“联合**”的真正战略意图,他立即给***发了一封电报,内容是“第五次战役极其重要,是一场伟大的战斗,即使我们付出56万人的代价,我们也会在编队中消灭敌人的4 5个师。 ”
根据各种战略分析,志愿军司令部在第五次战役战前动员会议上,确定了歼灭韩军第1师、英军第29旅、美军第3师、韩军第6师、土耳其旅6万兵力的战略目标。
志愿军积极进行战前准备,投入了15个军,总兵力超过90万人。
志愿军避免与“联合**”正面交战,小部队主动进攻,配合大部队引诱包围圈,以免牺牲。
一旦敌人进入伏击地点,志愿军将以数量优势给敌军造成重大损失。
** 同意作战计划。
1951年4月22日晚,第五次抗美援朝战争第一阶段正式打响。
志愿军派出6000门火炮,通过远程火力打击,对“联合**”的前沿阵地造成重创。
经过三轮齐射,志愿军左、中、右三个突击群联合发起进攻,瞬间突破了美军第八军团的防线。
面对全副武装的美军,参加中国志愿军战争的各部队严格执行事前部署,采取迂回师与正面突击相结合的战术方法。
图 志愿军第五次战役转移阶段作战流程概要。
利用优势兵力直接撕开敌人的防线,集中火力,以点对点的突破形成敌人防御的纵切,防止“联合**”的快速撤退。
更简单地说,志愿军集中优势兵力,将“联合**”分成几块,让他们无法互相照顾,迫使他们分成几块,分散地突围。
平心而论,志愿军的这种战术打法没有问题,符合实际情况,美军也不擅长胡茬。
时任美军第八集团军司令的范弗利特迅速下令所有部队集结,不给志愿军留下任何穿插的余地。
鉴于中国人民志愿军防空能力薄弱,“联合**”频繁出动轰炸机和侦察机骚扰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部队。
美军主力迅速撤退(每天32公里),先头部队战退,依靠强大的后勤保障,与志愿军展开“消耗战”。
如上所述,第五次抗美援朝战役爆发时,由于志愿军补给线太长,每名士兵只携带了7天的战斗口粮和弹药补给。
7天后,需要返回后方基地进行补给。
也就是说,志愿军只能在一周内掀起一股新的**趋势; 一旦超过7天,没有补给的志愿军将成为“联合**”的活靶。
里奇韦称其为志愿军的“崇拜攻势”。
正是因为这一点,美军才采取了逐步撤退、循序渐进的战术方法,确保主力向汉城方向逐步撤退。
自1951年4月22日以来,志愿军主动启动了第一阶段的行动。 经过七天七夜的激战,杨德志将军率领的志愿军第十九兵团向南推进70公里,已到达汉城北郊。
至此,第五次战役的第一阶段结束了。
志愿军虽然在战场上掌握了主动权,歼灭了23000多名敌人,但未能完成预定的战略目标。 此外,由于志愿军战斗激烈,后勤和补给成为新问题。
第一阶段行动结束后,战斗局势由西向东转移,美军主力撤退到汉城休整,东线的防御工作交给了韩国军队。
** 总司令于1951年5月中旬下令开始第五次战役的第二阶段。
志愿军第19军在西线佯攻汉城,吸引美军主力; 志愿军。
3、1951年5月16日晚,第九兵团从东线对南朝鲜军队发动总攻。
彭先生给出了第一个。 三、第九兵团下达的任务是:歼灭了韩国第3师和第9师,给韩国第5师和第7师造成了重大损失,并竭尽全力夺取东线,迫使美军主动出击。
在第二阶段行动中,志愿军继续采取迂回纵深战术; “联合**”撤退,使志愿军无法突破敌人的防御纵深。
战斗持续了近6天,总共2敌军4万余人,全部参战部队完成了彭总司令下达的战略目标。
遗憾的是,尽管南军损失惨重,但美军主力依靠机械化部队的快速机动,仅用了10个小时就从西线逃往100多公里外的东线提供支援,使志愿军无法自卫。
总之,第五次抗美援朝战役第一、第二阶段历时近一个月,敌美实际战斗时间为13天。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一个月内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主动出动前线部队相对疲惫,弹药和补给基本耗尽,短时间内难以继续进攻。
图:英勇的志愿者。
1951年5月22日,战场上的形势突然发生了变化。
美国第八集团军集中装甲兵力,在三个小时内渗透了近30公里,切断了宋世伦率领的志愿军第九军。
在飞机和大炮的掩护下,“联合**”向志愿军第63军驻扎的铁原地区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总司令向志愿军第63军第19军下达死亡命令:一定要持有铁原至少15天!
铁原地区是志愿军重要的后勤补给基地和重要的交通枢纽。 志愿军第19军团和朝鲜人民军第1军一旦失利,将岌岌可危。
志愿军第63军幸运地不负命,经过14天的血腥战斗,1人死伤6万多名“联合**”本身就高达92%,军长傅崇碧身负重伤。
正是因为第63集团军牵制了“联合**”主力近两周,才为志愿军主力在第五次战役第三阶段的战斗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1951年5月20日以后,志愿军主力逐渐向北撤退,李启伟迅速集结15个师,总兵力近30万人,向东西线发起反击。
凭借快速反应力和空中掩护,“联合**”迅速推进到志愿军的防线。
由于朝鲜北部大部分地区是平原平坦,特别适合机械化部队的快速作战。
志愿军一时间处于被动状态。
铁原封锁开始前,志愿军第三兵团第60军第180师撤退转移,掩护伤员8000余人,失去了突围机会。
1951年6月10日,铁原封锁战结束,“联合**”发现中国人民志愿军已经建立了三道防线,于是停止了进攻。
第五次抗美援朝之战正式落下帷幕。
据统计,从1951年4月22日到1951年6月10日,中朝两支队伍击毙敌军8.2万人,其中志愿军歼灭6.7843人,其中美军3.2884人。
整体在抗美援朝战争的第五次战役中,志愿军以空间换取宝贵的撤退时间,以保证大军的完整性。
以美国为首的“联合**”不敢轻举妄动,停在了“线”。
在第五次抗美援朝战役第二阶段,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第27军第81师第242团第3营、第8连,面对敌强弱的战局, 历时一天一夜,连败11座山,杀伤敌军1000余人,真正做到“敌一十”。
第五次战役爆发后,总司令令彭德清率领部队从中线隐蔽到东线,配合朝鲜人民军寻找机会歼灭杨口、麟蹄一线的南朝鲜主力, 并努力歼灭韩国的第 5 师和第 7 师。
第27军接到命令后,隐蔽在“线”附近的金华、南沙的金河、昌延里地区休整,准备第五次战役的第二阶段。
图242 志愿军团。
义勇军第27军是抗美援朝战争十大王牌军之一; 解放战争期间,第27军隶属于第三野战军,1950年底参加了著名的长津湖战役,彻底歼灭了美国第31团(北极熊团)。
经过四个月的休整,第27军与志愿军第九兵团一起参加了第五次抗美援朝战争。
志愿军第27军的主要任务是与第9兵团其他兄弟部队继续南下,适时歼灭了韩国主力,切断了韩国与“联军”的联系。
彭德清将军接到命令后,立即调派第79师负责左翼主攻,与志愿军第20军一起,在上南里和邦内里歼灭了韩国第7师。
第27军第81师负责右翼主攻,控制铁砧桥和伊贤一带阵地,配合第79师团、第20军在邦奈里包围和歼灭韩国第7师团。
同时,第27军抽调一支部队,在右翼与志愿军第12军穿插配合,歼灭韩国第5师。
接到彭德清交办的任务后,第81师师长孙端福立即召开会议讨论。
师参谋们得出了一个共同的观点:右翼的主要任务说起来不难,但说起来却不好,如何切断敌人,包围和歼灭韩国第5师和第7师才是最重要的。
第81师要大胆穿插,尽其所能地战斗,彻底振兴战场全局,让敌人动起来,这样才能更好地消灭敌军。
既然已经进行了初步的战术部署,那么应该将哪个单位分配给这个穿插任务?
师长孙端福立刻想到了第242团。
穿插的任务非常困难,并且与整个战役的失败有关。
经过前四次大规模作战,韩国军队已经学会了听话,轻易不离开防御阵地。
第81师这次执行的任务,需要在敌两集团之间连续渗透,还需要突破到敌阵地防御的纵深,距离超过100公里,派去参战的兵力不能太多。
另一方面,第242团此前在华南地区进行了穿插作战训练,为日后解放台湾做准备。 朝鲜战争突然爆发,志愿军第九兵团迅速北上。
进入朝鲜战争后,第27军在抗美援朝战争的第二次战役中占领了新兴里和夏杰尤里之间的1221高地,歼灭了美军主力,并以大军成功完成了作战任务。
由第242团负责这一穿插任务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战斗即将打响,第81师师长孙端福亲自率领第242团增援穿插营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
师长亲自指挥和领导,全团激动不已,士兵们热情高涨。
不过,在二四十二团准备穿插之前,有一件事需要先完成,那就是拿下鸡鸣山的防御阵地。
鸡明山与敌主阵地的距离约二十里,这座山后有一条通往阳口镇的公路; 穿过这条高速公路是“联合**”的主要阵地。
攻克鸡鸣山,志愿军可以深入敌后方,一举歼灭南北师主力,对整个战役的发展将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根据该师侦察部队获得的情报,韩国第5师团第27团约有一个连驻扎在鸡鸣山上,最多有300人。
图:志愿军第81师师长孙端福。
团党委决定,第242团派出一个主力连,趁着夜色迅速拿下鸡明山和附近的山。 2个高地,保证了242团穿插作战的顺利进行。 这项任务委托给第242团第3营第8连。
第3营第8连连长名叫余喜天,1919年出生,山东栖霞市人,出身贫寒家庭,从小从未学习过。
全面抗战爆发后,于西田参军,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5年7月,他加入八路军,随大军参加解放战争,后被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7军,长期驻扎在南方地区。
解放战争中,于希田先后担任重机枪班长、排长; 1950年10月随第27军进入朝鲜,任第242团第3营第8连连长。
在抗美援朝战争的第二次战役中,志愿军第九兵团被严重削减,于希田的第八连补充了许多新兵。
团党委本来想把攻占鸡鸣山的任务交给其他连队,但连长于喜天自告奋勇,保证团党委完成任务。
考虑到第8连一向英勇作战,团委将任务委托给他们连队。
接到任务后,于喜天立即召集了第八连教官王慎年和副连长黄仁德,研究作战计划。
鸡鸣山离敌人主阵地特别近,附近有三座小山,于西田认为,在攻占鸡鸣山之前,必须拿下三座小山,成功占领制高点。
他决定第8连第3排担任主攻,第1排负责侧翼掩护,第2排作为预备队。 他率领第3排先拿下了第一座山,副连长黄仁德拿下了另一座山。
最后两支部队合二为一,向最后一座山进发,主攻定于1951年5月15日晚上7:00进行。 同日,第8连连长于希天率领全连士兵冒着瓢泼大雨出发,他和副连长黄仁德沿山坡隐蔽前进,突然发动进攻。
面对志愿军的突然袭击,韩军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早已报销了数十人,第3排攻占了第一座山,副连长黄仁德攻占了另一座山。
当两支部队向最后一座山进攻时,他们被敌人的猛烈火力阻止了。
于西田命令重机枪班压制敌人的火力,第1排预备队沿山脊两侧向敌人发起攻击。
很快,第8连成功拿下了671高地和三座山丘。
但是有着丰富战斗经验的俞希天却觉得很奇怪,因为当八连拿下这三座山的时候,他发现这里并不是鸡鸣山的主峰,出现在八连士兵面前的,其实是一望无际的高原。
山脚下不是路,而是黝黑的山窝。 眺望远处,前方有几座山,离主峰还挺远的。
图为志愿者分队短暂休息。
这时,于希天突然明白了,志愿者们反馈的信息不对。
同时,242团的指挥部也发现了这个错误。
吉明山附近共有11座山丘,与3个高地接壤,驻扎在这里的守军是韩国第5师团的一个加强营(1000多人)。
由于第81师团侦察部队使用的是日本傀儡时期的旧地图,而且由于鸡鸣山周围有大大小小的山丘,侦察员误以为鸡鸣山只有三座小山。
第8连轻装上阵,没有携带对讲机,所以团部根本无法通知他们。
拿下了三座山两高地的俞希天发现,敌人已经开始重新部署防御,实际情况非常糟糕,目前最稳妥的作战方式应该是迅速撤退,向上级领导报告情况,重新调整部署。
但这样一来,敌人肯定会派出更多的守军到鸡鸣山; 为了完成任务,于希天继续率兵前攻。
他命令剩下的第8连士兵沿着敌人撤退的方向一路追击,向鸡明山主峰发起猛烈攻击。
这时,其他几座山上的火势越来越猛烈。 于西田率领3个排兵顺山脊南侧冲向山顶; 副连长黄仁德率领第2排向另一座小山发起进攻。
战士们已经红了眼眶,根本没有具体的作战计划,相当于走到哪里就打到哪里。
就这样,第8连的士兵见敌后就攻击,一路冲下山脊,向各个山丘发起攻击。
5月16日凌晨4:00左右,第8连已经攻下了七座山峰,终于要到达主峰的底部了。
第八连只剩下100多名战士,其中能打的不超过50人,鸡鸣山主峰上至少有两个连的守军。
胜利在即,八连的士兵们正在全力以赴地坚持,但现在他们必须努力,否则根本无法完成任务。
连长于希天对着大家喊道“同志们,我们终于可以全力以赴登上鸡鸣山主峰了,祖国人民在等待我们胜利的结果,大家一起冲!” ”
士兵们纷纷响应,于希天将能打的50多人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由副连长黄仁德率领,装备5挺轻机枪从正面进攻,余西天率领其余士兵从侧面攻山。
经过大约40分钟的激战,第8连的士兵终于登上了主峰,此时整个连队只剩下23人。
敌人很快又冲了上来,虽然第8连的士兵已经筋疲力尽,但在连长余喜天的鼓励下,他们还是与敌人作战,击退了敌人的9次冲锋。
此时,连队里只剩下7个人,于喜天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手里握着最后一颗手榴弹与敌人同死!
就在这时,第三营的信使冲了过来,告诉于西天,大军已经就位,第八连可以撤退了。
1951年5月16日傍晚,第3营营长孙振英率领大军向鸡明山主阵地进发。
当他刚刚看到8连只剩下7名战士时,第3营的指挥官忍不住哽咽了“同志们,你们成功地完成了上级的任务。
图为连长余喜天。
现在主力部队已经安全渡过昭阳江,就要突破敌人阵地了
三营长话音刚落,于喜天似乎气馁了,瘫倒在地。 士兵们赶紧上去查看情况,只见于喜天腹部被流弹击中,血流不止。
为了不打击八连的士气,于西天一直憋着,胃病突然发作,终于晕倒在了高地上。
据另一位中国人民志愿军退伍军人楚江南回忆,英勇的连长余希田最后战死在战场上,被追授“一等战斗英雄”光荣称号,创下特殊功绩,并被授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鲜)二等自由独立勋章。
第8连100余名士兵,在连长余喜天的带领下,连续作战一天一夜,共攻克敌守山11座,击退反击9次,杀伤敌军1000余人。
由于英勇的8连的出色表现,第242团在师长孙端福的带领下,提前一个小时到达预定地点,切断了韩军四个师的退路。
图242团获得表彰。
第五次抗美援朝战役结束后,第242团被授予集体三等功功,第3营、第8连被志愿军第九兵团评为“鸡鸣山战斗模范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