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新年即将来临假期前后人员流动性将增加,返乡、探亲访友、旅游的人数将大幅增加。2月4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了2024年春节健康提示,内容如下
1.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监测信息,基于2024年新年期间全球人口流动性和人群聚集的增加,新变种JN1 新型冠状病毒在全球多地呈现上升趋势,一些疫情速度较快的国家已经度过了本轮疫情的高峰期。
在最近在我国传播的新型冠状病毒中,jn1 个变体正在上升。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的流行5 和其他变体,与 JN 相比1 变异感染导致的疾病严重程度相似。 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在封闭环境中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播,也可以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引起感染。 发病后,主要症状仍为发烧、发冷、干咳、乏力、肌痛、鼻塞、流鼻涕、喉咙痛等。
自2023年冬季开始以来,中国一直处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低流行水平。 随着返乡、探亲访友、出国旅游的增加,人们的流动性增加,病毒传播和传播的机会增加春节期间,新冠疫情或将升至一定水平
主要注意事项:(1)保持良好的个人防护习惯,勤洗手,科学佩戴口罩。 建议在乘坐飞机、火车、长途汽车、轮船、地铁、公共汽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佩戴口罩;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孕妇等前往室内公共场所时应佩戴口罩。 (2)倡导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的人避免参加集体活动或前往人多的地方,及时就医,全程佩戴口罩。(3)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等重症高危人群应积极接种含有XBB变异株抗原成分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2.呼吸道感染
自2023年11月以来,季节性流感一直是我国主要的呼吸道传染病,鼻病毒、肺炎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多种呼吸道病原体也同时传播,将在2023年12月初达到峰值并逐渐减弱。 随着春节期间流动性的增加,多种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风险将继续存在
季节性流感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但也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口腔、鼻子和眼睛等粘膜传播。 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多为发热,伴有寒战、寒战、头痛、肌肉和关节疼痛、极度疲劳、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常出现咽痛、咳嗽、鼻塞、流鼻涕、胸骨后不适、面部潮红、轻度结膜充血、呕吐、腹泻等症状,缺乏特异性,易与普通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混淆。大多数病例为轻症,少数为重症,重症和死亡的高危人群主要是孕妇、婴幼儿、老年人或慢性基础疾病患者
主要注意事项:(1)日常防护措施可有效减少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感染和传播,包括: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和毛巾遮住口鼻; 勤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子或嘴巴; 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充足休息等。 (2)建议在乘坐飞机、火车、长途汽车、轮船、地铁、公共汽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佩戴口罩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孕妇等前往室内公共场所时应佩戴口罩。 。(3)避免与有流感样症状的患者密切接触,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前往人多的地方; 出现流感样症状后,患者应居家隔离观察,与家人联系时应佩戴口罩,以减少疾病传播; 当出现流感样症状的患者到医院就诊时,患者及其陪同人员应佩戴口罩,以免交叉感染。(4)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显著降低接种疫苗人群患流感和重症的风险。 建议孕妇、6个月至5岁的儿童、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患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和其他流感高危人群、6个月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照顾者、医务人员等接种流感疫苗。
3.诺如病毒肠炎诺如病毒肠炎全年均可发生,我国冬春季发病率较高。诺如病毒肠炎往往会在学校、幼儿园和医院等拥挤的地方引起暴发。 疫情也发生在旅行团、游轮和度假中心。 病例和感染者是诺如病毒感染的源头,主要通过摄入被粪便或呕吐物污染的食物或水、接触患者的粪便或呕吐物、吸入呕吐时产生的气溶胶以及间接接触被粪便或呕吐物污染的物体和环境而感染。 最常见的症状是恶心、呕吐、发烧、腹痛和腹泻,有些患者会出现头痛、发冷和肌肉酸痛。在儿童中,呕吐为主,腹泻为主,大便呈水样或水样。 主要注意事项:(1)注意勤洗手,特别是吃饭前、如厕后、加工食物前。 (2)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尽量吃熟食,不要吃生的或未煮熟的肉类、海鲜、蔬菜,吃要清洗去皮的水果,喝开水或未开封的预包装水和饮料。 (3)诺如病毒感染者应在病后3天内进行隔离,症状较轻的患者可居家或疫发机构隔离,重症患者应送医疗机构隔离**。(4)被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表面应及时用含氯消毒剂或其他有效消毒剂进行清洁消毒,受污染的衣物或床单应立即脱下清洗,洗涤时应戴橡胶或一次性手套,洗涤后应仔细洗手。
4.人感染禽流感人类感染禽流感是指甲型流感病毒(如H5N1、H5N6、H6N1、H7N4、H7N9、H9N2、H10N3、H10N5、H10N8等)在家禽中传播,引起人类感染或疾病。 自2023年冬季以来,全球多地均有家禽和哺乳动物禽流感疫情暴发最近,邻国出现了人感染H5N1的病例。2024年1月,柬埔寨在2个省份报告了2例人感染H5N1禽流感病例,所有病例均在发病前接触过家禽。 2023年,柬埔寨报告了6例人感染H5N1禽流感病例,包括4例死亡。 人类通过接触受感染的家禽和暴露于被禽流感病毒污染的环境而散发性地出现。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亚型)和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潜伏期约为2 8天。 发病后,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重症肺炎多在发病后5-7天出现。 主要注意事项:(1)避免接触病死禽及其分泌物和排泄物污染的环境,尽量避免直接接触活禽。 (2)从正规渠道购买冰鲜家禽,检疫安全,煮熟家禽和鸡蛋。 (3)与生禽肉和禽蛋接触过的器皿应清洗干净,建议定期消毒。 (4)如出现发烧及呼吸道感染病征,应戴上口罩,尽快到发热门诊就医并告知医生他或她的职业暴露,或接触家禽,特别是病禽和死禽,或活禽市场。
5.食物中毒在假期期间,有更多机会一起吃饭和外出就餐,食物中毒的风险也相应增加。 微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在我国最为常见,其他中毒如野生蘑菇、野生植物等也时有发生。食物中毒通常在进食后不久急性发生,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主要注意事项:
(1)注意勤洗手,特别是吃饭前、如厕后、加工食物前。 (2)选择新鲜安全的食品原料,加工过程中注意生熟食品的分离。(3)外出就餐时,要注意选择卫生条件好的正规酒店或餐厅。 (4)不要吃未煮熟和熟食,不要吃不干净的水果和蔬菜,不要吃来历不明的食物,不要吃来历不明的野生蘑菇和野生植物。
6.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刺激性的窒息性气体。 我国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高发季节为冬春季,与燃煤采暖季节一致。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高发省份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华东中。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家庭,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在通风不良的环境中使用煤炉、炭火、土炕、防火墙等取暖,燃气和燃气热水器使用不当、安装或质量不合格,以及燃气灶或燃气管道的燃气泄漏。 此外,使用木炭、煤气和煤气的餐馆和酒店,使用小型油气发电机的车库和地下室,以及密闭空调车辆也是高风险场所。 此外,近期兴起的“围炉茶”也成为一氧化碳中毒的高发事件
轻度中毒患者的主要症状是头痛、头晕、耳鸣、头晕、恶心、呕吐、四肢无力。 在轻度中毒症状的基础上,中度中毒患者还会出现樱桃红黏膜、潮红、出汗、脉搏加快、意识模糊、行走不稳、意识模糊、嗜睡乏力、判断力下降、幻觉、浅昏迷、光反射和角膜反射缓慢等症状; 重度中毒患者表现为深度昏迷或脑皮质状态,各种反射明显减弱或消失,尿失禁,四肢冰冷,嘴唇苍白或发绀,大量出汗,体温升高,血压下降,呼吸抑制。 轻中度中毒后,迅速脱离中毒环境并及时抢救,一般无后遗症; 重度中毒患者死亡率高,幸存者可能有严重的后遗症。
主要注意事项:(1)在寒冷季节,如果可能的话,尽量选择集中供暖。 使用煤炉或木炭火、燃气或燃气热水器、燃气或燃气或木炭炉、小型油或蒸汽发生器等取暖设备时,应保持通风良好,安装一氧化碳检测仪,并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当车辆停在车库或地下室时,不要让汽车发动机连续运转; 停车时,不要长时间开着空调,也不要在门窗关闭、开着空调的车里睡觉。(2)发生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时,应立即开窗通风,应迅速关闭煤气、炭火等设施设备,将中毒人员迅速转移到空气新鲜、通风良好的地方,注意保暖。 尽快拨打120急救**,并尽快前往高压氧舱**。 对于呼吸和心脏骤停的危重患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7.登革热
登革热是热带和热带国家的常见传染病。 自2023年初以来,全球已报告了超过500万例病例和5000多例登革热相关死亡病例,接近历史最高水平,其中近80%的病例报告来自美洲区域。 鉴于传播风险增加以及病例和死亡人数激增,世界卫生组织评估全球登革热疫情风险很高。 旅行者在前往东南亚、非洲、加勒比海、中美洲和南美洲、太平洋岛国和澳大利亚旅行时有感染登革热的风险
登革热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 潜伏期为3-15天。 主要症状包括发烧、头痛、眼眶痛、关节和肌肉疼痛、恶心、呕吐、皮疹和轻度出血。 严重者可出现出血、休克、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主要注意事项:(1)穿宽松、浅色的长袖上衣和裤子。 (2)在**和衣服上喷洒有效的驱蚊剂。 (3)尽量住在有空调或纱窗的酒店。 如果您的住宿没有空调或纱窗,最好使用蚊香或灭蚊气雾剂并使用蚊帐。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新编辑:Harden Qimuge。
主编:Nomintana。
终审:朱锐。
制片人:李斌。
声明:**注**由苏北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