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月19日至2月1日,第四届冬青奥会在韩国江原道举行。 随着比赛的继续,男女混合比赛是冬青奥会的亮点之一。 据悉,在北欧两项、越野滑雪、短道速滑、冬季两项、跳台滑雪、高山滑雪、自由式滑雪等多个项目中都设立了男女混合队。 比如,中国队在短道速滑混合团体接力比赛中默契配合,最终夺得金牌。
近年来,为了促进运动员之间的性别平等,提高比赛水平,增加赛事的观赏性,国际比赛中男女混合比赛和项目的数量逐渐增加。 随着奥运会的主导作用,男女混合运动正逐渐扩大到更多的国际体育比赛。
混合项目正在兴起。
更适合男女的球拍运动,也是最早出现的男女混合(混合双打)国际比赛。 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羽毛球、网球和乒乓球就出现了混双比赛。
但是,对于羽毛球、网球和乒乓球,混合双打规则是不同的。 比如乒乓球混双需要一人一板,而且有严格的回合限制。 羽毛球于1992年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首次亮相混双比赛。 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混双项目在中断了很长时间后重返奥运会。
2020年东京奥运会新增项目数量大幅增加,混合项目数量大幅增加。 除了吸引中国观众关注的乒乓球混双项目外,新增的混合项目还包括4 100米男女混合泳接力、混合射箭团体、田径4 400米混合接力、柔道混合团体赛、铁人三项混合团体接力等。 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共有9个混合项目,其中4个是新项目。
记者了解到,在今年的巴黎奥运会上,国际奥委会继续对男女混合项目“大惊小怪”。 马拉松竞走混合接力作为一项新项目,成为继4400米混合接力之后的第二个男女混合奥运田径项目。
越来越受欢迎是有原因的。
由于男女在体力上先天存在差异,男女运动员在赛场上分开比赛一直是体育界的传统。 那么,为什么近年来国际比赛中男女配对项目的趋势越来越大呢?
记者了解到,促进男女平等是最直接的原因。 消除性别差异,为女运动员创造竞争机会,并最终实现男女机会平等,一直是国际奥委会和其他一些体育组织的目标。 作为回应,国际奥委会体育总监凯特·麦康奈尔(Kate McConnell)表示,将一些男子项目改为混合项目或创建单独的混合项目“增加了女性运动员参加比赛的机会,并有助于实现赛场上的性别平等”。
数据显示,近年来奥运会上女运动员的比例有所增加,从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26人1%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上上升到488%。在即将到来的巴黎奥运会上,这一比例将首次达到50%,实现男女完全平等。
在业内人士看来,混合赛事将有助于提高选手的技术水平。 对此,国际泳联主席穆萨拉姆曾谈到加入男女混合泳时表示:“由于男女运动员的技术特点不同,他们可以在训练和比赛中相互学习,从而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
提高比赛的观赏性,增加比赛的悬念,也是推动混合项目增加的另一个原因。 对此,国际奥委会(IOC**)主席坦言,男女混赛更多是对运动员心理状态和竞技状态的考验,“比赛看点更多,观众更希望悬念”。
令观众惊喜的是,被誉为“水上芭蕾”的花样游泳,近年来也开始接受男运动员。 2014年,国际花样游泳比赛首次增加了男女混合项目。 据悉,本届巴黎奥运会首次允许男运动员参加奥运华友集体赛,每支队伍8名选手中最多可以有2名男选手。
找到应对挑战的模式。
业内人士认为,国际比赛中男女混项的增加,为中国队提供了新的机遇,但挑战也相应增加。 为此,中国体育界必须未雨绸缪,做出有效应对。
据中国射击队领队王莲介绍,国家队尚未为混合项目设置主教练,男女选手仍由各自教练负责,但平时赛程中会有特别的配对训练时间。 “在混合比赛中,你必须同时与两个人比赛,所以调整双方的节奏很重要。 至于混合团体赛的规则,无论是中国队还是世界顶尖的队伍,都还在探索之中。 ”
一些混合项目更多的是对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考验。 对此,蝶泳运动员张雨菲有着深厚的体会。 她表示,混合泳比赛更精彩,“个人赛就自己游,心理波动比较小,混合泳尤其在逆风情况下,考验心理素质。 混合泳的阵容也考验着教练。 根据场上的对手和运动员自身情况,教练员可能会采用“男与女”、“男男”、“男**男”等不同的战术安排。
首都体育学院教授李健认为,混合项目越来越多,对中国队的启发是,在训练中要注意男女匹配,促进互学互补,及早规划项目调整。 “比如今年冬青奥会新增的男女混项目,很有可能出现在未来冬奥会的舞台上,必须提前规划部署,让这些运动项目的男女运动员能够提前找到默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