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中国最早的“海龟”胡受邀到北京大学任教。 当时,他的月薪是260元,这在当时是绝对高的工资。 于是胡在当年9月30日给母亲的一封信中说:
“薪水合适,和他住在一起的上绅士也是一个好学的人。 ”今年,26岁的胡石之所以能在北大享受高薪,不仅是因为他在国外的学历,还因为他领导了新文化运动。
当时,24岁的***正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读书,和当时大多数进步的年轻人一样,他已经听说过“胡”这个名字,读过他的许多作品。 对于当时还是学生的***来说,胡在他眼里多少就是一个“模范”。
胡在北京大学读二年级的夏天,刚毕业的***也从湖南来到了北京。 因为去北京的旅费是借来的,他到北京后只好和同学朋友一起借了杨昌基老师的家。
和今天所有应届毕业生一样,已经学习了五年的***,已经走到了他人生的重要关头。 这时,摆在***面前的有三条路,一条是去法国留学,一条是申请北大,一条是参加革命实践。
刚到北京时,我更倾向于在法国勤工俭学。毕竟,这条路是大多数人眼中的“可见”道路。 对于当时一心想救国的***来说,这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但“最佳选择”往往不是你的“选择”,对于当时经济拮据的人们来说,在法国留学的费用已经成为一个“大问题”。 虽然在法国读书的费用一连下降,但最终还是高达100元。
这100个大洋对胡石先生来说当然是小事,但对于一个农民来说,却是一件大事。
要知道,**当时在师范学校学习了5年,总费用为160元,其中还包括所有学费、衣食住行、报刊订阅费。
因此,到了北京后,**很快就因为经济问题不得不“妥协”。 妥协的结果是:为了目前的生活费,**不得不选择去北大当图书管理员。 毕竟,这份每月8个大洋的工作,可以给他争取时间“长远思考”。
杨昌基和***都认为,这份工作是目前最合适的,他既可以用它来学习学习,还可以解决目前的生活费问题。 最重要的是,在北大这样浓厚的文化氛围中,他也能被影响,甚至旁听一些课程。
就这样,**在杨昌基的介绍下当上了图书管理员,负责图书报刊的借阅登记、分类整理等工作。
所以,当时我进入北大名义上是为了工作,其实是来读书的。
在此期间,**不仅读了很多书,还旁听了北大哲学等课程。 正是在这段时间里,他对一切的看法慢慢发生了变化。
这种变化体现在与罗章龙的对话中,罗章龙在预科班学习后考上了北大哲学系,当罗章龙劝说***也申请北大时,他拒绝了,拒绝的理由是:他旁听了北大的课程后,觉得北大的课程太陈旧太烂,不值得浪费精力深入研究。
那么问题来了,你为什么这么认为? 答案是,当时***一心想救国救民,他已经接触了共产主义思想,认为这是中国未来的方向。 先进的思想已经看出,当时北大纯粹的思想学术研究已经脱离了社会现实。
这样一来,他怎么可能愿意考北大!
**没想到,因为没有申请北大,在50年代,胡居然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不是我的学生,以他当时的水平,是考不上北大的! ”
胡说这话的时候,显然对当时还只是图书管理员的***有偏见。 其实,在那个时候,***绝对有能力考上北大。
首先,**具备申请北大的条件。
其次,**也绝对有实力考上北大。 **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学习期间,他在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杂志上发表过许多文章,他的文章得到了当时北大教授杨昌基的高度评价,在教授第一师期间,他曾给***的文章打了105分的超高分。
在他从一等部毕业的“年度学校人物竞选”中,**以最高票数排名第一,当时只有***人在道德、智力和体格上都有票。
所以,**在北大期间没有申请北大,不是“不能”,而是“不想”。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期间,***不仅放弃了北大的申请,还放弃了去法国的留学。
关于***放弃去法国留学的原因,除了经济之外,他还认为,要救国,不必“出国”。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结论得到了胡当时视为楷模的支持。
在 *** 于 1920 年 3 月 14 日写给他的老师周时照的一封信中,他在谈到相关性时说:
“我曾经问过胡和李少熙(胡的朋友)这件事(出国留学),他们都认为我的意见是理所当然的,胡世之还写了一篇'非留学篇'。 因此,我想暂时不出国,我想暂时研究日本各种研究的概要。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放弃去法国留学的原因,与胡适有些关系。
在《非留学》中,胡石最后写道:
“我们国家正处于新旧过渡的秋天,第一要务是为中国创造新的文明。 然而,徒劳地出国留学永远无法实现这一目标。 ”胡轼的话明确指出,中国年轻人现在的首要任务不是出国留学,而是为中国创造新的文明。 我认为如此。
1919年“五四运动”后,**离开北大回到湖南,临走前专程拜访胡。 在这次访问中,**特别向胡石提到了湖南的学生斗争,他想赢得他的支持。
回到湖南后,他很快开始从事国内问题的研究和革命活动。 他还组织成立了湖南省学生联合会,创办了《湘江评论》。
或许是因为答应支持湖南学子的奋斗,胡在看到《湘江评论》后,第一次给出了推荐和评价。
在当年8月24日出版的《周评》中,胡石说:
“现在有很多新的周报和小**......我们想介绍一下我们的两个新小弟弟,一个是长沙的《湘江评论》,另一个是成都的《星期天》。 ”之后,胡适还聚焦《湘江评论》,他说:
“《湘江评论》的实力似乎在讨论的一边,......《人民大联盟》是一篇大文章,很有远见,讨论很愉快,在今天确实是一篇重要的文章。 ”在他自己写的“人民大联盟”被胡石称赞后,《新青年》、《新潮》、《晨报》、《星期日》等报刊都给***“人民大联盟”以称号。
这一时期,**和胡在思想、倡导等方面是相似的,这从当时《湘江评论》中***的《建国宣言》中可以看出:
“倡导群众团结,向有权势的人进行持续的'建议运动',以及'声音的革命'——面包的呐喊、自由的呐喊、平等的呐喊——'不流血的革命'”。此时与胡的“友谊”,也多少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即观点、主张、思想高度一致。 至此,我们可以概括一下胡世和当时的主要思想:自由、民主、平等、不流血的革命。
当时,***还在长沙成立了“文化读书社”,胡的《试集》、《中国哲学史大纲》及其翻译的《短篇小说集》等作品被列入重点销售书籍。
1920年1月15日,**再次拜访胡。 关于当天来访的原因,《胡实志》只记载:“*来谈湘事”。 根据给周世钊的信的内容,***和胡当天谈到了在长沙成立“勤工俭学互助小组”的事情。
当年4月,以湖南为首的“开弋张”(指湖南督军张景尧)胜利后,立即给胡寄了一张明信片,信中满是好消息:
“我前天回到了湖南。 湖南已经离开了张,天气是新的,教育部门相当生机勃勃。 以后会有很多点借先生,到时候到时候,到时候,到时候就上菜。暂时不算太多。 ”从这个角度来看,当时两人的关系非常好,**非常尊重胡,胡也给予了***很大的支持。
不久,**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来还担任了中共湖南区委书记,领导了长沙、安源等地的工人运动。
在此期间,他参加了大量的革命实践,并迅速成长为真正意义上的革命者,而胡石当时一直在从事学术研究,虽然对政治有自己的看法,但是他无意从政。
1927年,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合作失败了。 在当年8月的中国共产党紧急会议上,他提出了“枪杆子里有政权”的思想,即“以武力夺取政权”。
如果说当初的革命思想是“不流血的革命”,那么此时的革命思想已经完全相反了。 “武装夺取政权”,其实是革命同志血泪俱进的经验,而这种经验对于一向在学术界的胡适来说,是不可理解的。
**这个想法的确定性已经注定了:他和胡将走上完全不同的道路。
普希金说:“黄色森林里有两条路,但我选择了人迹罕至的那条,从那时起,我的人生道路就定了下来。 这句话最贴切地形容当时的***。
“9·18”事件后,中日关系空前紧张,此时国内仍未就战争达成一致。 这时,时任北大校长的江梦林和胡石站起来说:“中日军事实力悬殊,我们应该'忍痛求和'。
关键时刻,胡石淡淡道:“依国盟,服从命令。 后来,被陆海空三军副司令官秘书处机要主任洪芳听后,写在了《918事件发生时的张学良》一文中。
当时,胡认为,中国应该努力解决中日矛盾,谋求和平发展十年。 显然,这种理论与***的坚决抗战背道而驰。
1933年1月,**等人宣布反对日帝国主义侵略华北,并指出,他们愿意在三个条件下与国内任何武装力量签订停战协定,共同抗日。
虽然此时***和胡在政治观点上存在明显分歧,但***还是非常尊重胡。 1936年,**在接受一位美国记者采访时,他直言不讳地说:
“当我在师范学校学习时,我开始阅读《新青年》杂志。 我非常欣赏胡石和陈独秀的文章。 他们取代了被我抛弃的梁启超、康有为,一度成为我的榜样。 ”话语中充满了他对胡石的尊敬和欣赏。
1945年3月,抗战胜利前夕,作为中国代表出席联合国大会的胡与中国共产党代表董必武进行了长时间的交谈。 讨论的内容无非是劝说中共为了和平与稳定而放弃武力。
此后不久,8月24日,胡适给***发了一封电报,要求中国共产党放弃武力,成为第二大和平党。
同年10月10日,以**为代表的中共与以蒋介石等人为代表的国民党签订了《双十协议》。 但不久之后,蒋介石公开撕毁了“双十”协议,和谈破裂。
1946年7月,国民党政参委会民主派黄炎培、傅斯年访问延安,回来后通过傅思年向胡石打招呼。 傅斯年赶紧把***的问候转达给远在美国的胡,他引用***的话说:“他(**感激老好,不能错过'”。
胡石和董必武聊了几句之后,心里感慨万千,立刻拿起笔,起草了一封长约300字的电报。 以下是电报(8月24日)的摘录:
“前一年前夕,我和董必武弟兄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讨论,董必武弟兄认真地表达了自己的蔑视,认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审视当今世界形势,珍惜中国的未来,努力忘记过去,展望未来是恰当的, 下定决心,放弃武力,准备为中国打造一个不依赖武力的第二大政党。”最后,胡石还指出:
“中共今天已经成为第二大党,如果能忍耐和坚韧不拔,未来就会和平发展,未来是无限的。 不要让自己因为太小而被摧毁! ”收到这封电报后,胡石没有回电,胡石似乎对此心头未解,后来他曾说:“当时,重庆的一个朋友打电报告诉我,我的电报已经交给了毛先生本人。 当然,直到今天我还没有回音。 ”
其实,不懂政治、身在美国的胡石并不知道:他当时对***的“劝说”完全是一厢情愿。
懂政治的人看到胡的电报,都会感到有些哭笑不得,毕竟象征和平的“双十协议”,已经被蒋介石公开撕毁了。 因此,到时候再谈这些事情已经不合适了。
**虽然没有给胡回电话,但还是“思念老善,思念胡”。
1949年,中共推翻国民党**,蒋介石等人逃离大陆。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胡石成为国民党第一批“救人”的重要成员,“感恩旧善”的***想拉着胡一起走,他希望胡石留在大陆。
但最终,胡还是离开了,临走前,给前来劝他留下来的人留下了一句话,“人,你们相信我吗? ”
胡没有把这些都说出来,但他当时所指的很可能是“**当时没有回复他的电报”,所以他得出结论:**不信任他。
之后,胡石独自一人去了美国,开始流亡美国。 那段时间,胡石的生活并不轻松,总觉得自己在做噩梦。
1951年底,胡离开大陆后不久,随着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的推进,“批判胡”运动开始了。
胡石起初被这种“批评胡”吓坏了,但时间长了,他不仅直接面对批评,还有些不屑一顾,甚至直言不讳地说:“这些文章(批评文章)都是陈词滥调,没有新意。 ”
这一时期的胡自然不是特别友好,1957年5月11日,**的《蝴蝶爱情花答李淑仪》出版。 这首诗一问世,就受到了诗歌爱好者的追捧。 1959年3月11日,在台湾的胡也读了这首诗,并在当天的日记中评论道:
“我看到了大陆所谓的'文物出版社'刻的十九首诗”,共九页。 有点麻木! 最后一句是被“民族文人”称赞的《蝴蝶爱花》,没有一句话说得通! 复制到这里。 ”胡石当天的日记里满是对这首诗的判断,他在日记中透露,看到这首诗后,发现字韵没有意义,他特意找了同样来自湖南的赵元仁,问赵:“这是湖南当地的押韵方法吗? ”
赵元仁回答“不”后,胡石总结道:**的诗“没有意义”。
其实早在胡石批评这首诗之前,**自己就解释了这首诗的韵律,他说:“上下韵不能改,所以要续。 ”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怀念已故妻子杨开慧的《蝴蝶爱花》这首诗之所以不严格押韵,是因为他担心改动后,诗的意境会被破坏。
其实,这种为了诗意而不押韵,也就是“押韵”,在很多古诗中都有使用。 袁梅的《我所见》:“牧童骑牛,歌声震林岳。 打算抓蝉,他突然闭上了嘴。 这四句话不押韵,不合韵律,甚至一个押韵,却丝毫不影响美感。
而王伟、崔浩等人也有过名诗押韵,它们的存在丝毫不影响诗歌的美感。 而***蝴蝶爱情花答案李淑仪也是如此:
“我嚣张,杨钧丢了柳树,柳树轻盈直冲天。 询问了吴刚自己的情况,吴刚拿出桂花酒。 寂寞的嫦娥撸起袖子,千里苍茫,为忠魂翩翩起舞。 突然报告说世界上有一只老虎,眼泪飞进了倾盆大雨。 ”作为诗人,胡很清楚:当节奏与意境发生冲突时,取意境而不是韵律是“无害于律”。
显然,胡对***诗句“不判”的判断是不公平的,但他应该对此不该太在意。
回想起来,即使他走到了***的对立面,胡虽然在诗歌上“挑剔”**,但从头到尾都没有真正攻击过他。 他对他的“挑剔”充其量只能算是“文人之光”。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胡去了台湾,也曾被任命为“**研究所”院长,但蒋介石对他十分不满,在1960年10月13日的蒋介石日记中,他这样评价胡:
“这个人真是个最没有个性的文化买办,没有名字,只能叫'狐仙',是个危害国家和民族文化的盗贼。 ”这段话几乎是直接用棍子“打”死胡。 在蒋介石的另一本日记中,他曾经对胡有过这样一句讽刺的话,他说:
“(胡)既要当官,又要乞讨钱财,还要装作'独立学者',人品简直卑鄙。 ”
1962年,71岁的胡因病去世。 蒋介石死后,在日记中写道:
“温 胡石的心脏病发作和暴毙,确实扫除了革命事业的障碍! ”相比之下,对胡石的评价明显更加客观公正,他说
“说实话,他(胡)为新文化运动做出了贡献,他不应该被抹去,而应该从事实中求真。 在21世纪,那个时候,让我们恢复他的声誉。 ”其实不用等到21世纪,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世界对胡石的评价就相当公平了。
归根结底,他虽然在政治观点等方面与胡有不和,但对胡却是“老善”的!
唉,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