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元宵节是南京流行的民俗文化活动,又称金陵元宵、孔庙元宵,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世界第一元宵”和“世界秦淮灯彩铠”的美誉,是我国唯一集花灯展、元宵节和元宵市场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元宵节, 也是中国持续时间最长、参与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民俗元宵节。
秦淮元宵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朝时期,当时传统的元宵节在首都建康(今南京)举行,是全国第一个元宵节,也是中国最早的元宵节。 它在唐代迅速发展,并在明朝达到顶峰。 南京是六代古都、十朝都城,秦淮元宵作为重要的民俗活动,历来是南京人民告别新旧、祈吉祥、欢庆的社交文化场所。 秦淮文化是古代金陵文明的代表,秦淮元宵节是传承秦淮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秦淮元宵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据文献记载,早在南朝初期,南京市就举办了元宵节。
南朝时期,举行元宵节的习俗出现在国家首都建康(今南京),这是中国最早的元宵节记录。 《南史》描写建康上元节(元宵节)的盛况:“万火万火,若银河明天晴,人潮澎湃,宽阔的院子里没有缝隙。 后来唐、宋、元、明时代,元宵节越来越兴旺,技艺精湛的灯匠层出不穷,灯笼的制作越来越正式,气势磅礴。
隋朝以后,金陵虽然被忽视,但元宵节期间的灯笼展示、观灯等活动开始流行起来。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南京后,提倡元宵节盛大,将南京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延长至十晚,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长的元宵节。 在此期间,秦淮元宵节进入了发展的高潮,朱元璋每年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制作出相当数量的灯笼,以吸引人们参加大型元宵节。
洪武五年(1372年)元宵节,朱元璋甚至巧妙地下令在秦淮河上燃放一万盏水灯。 永乐七年(1409年)年初,明代先祖朱棣“给百官放元节十天假”,继续放灯笼营造节日气氛。 三年后,他下令在南京故宫正午门外组织元宵节,召集技艺精湛的工匠,精心系好镖山的“万岁”灯笼,与百姓共度佳节。明代中期以后,《南都风光》等画卷描绘了傲山的璀璨烟火和人民表演的热闹场面。 明末,《正德江宁县志》中记载的元宵节更是兴旺盛。
清代中期,南京的灯具市场主要集中在地桥、平石街一带。 晚清,地桥灯城逐渐南迁至孔庙一带。
1949年后,孔庙每年仍围绕元宵节举办“灯市”,规模大小不一。 然而,这一事件在“动荡的十年”期间被打断了。
1985年,南京恢复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年一度的秦淮元宵节。 历史上,秦淮元宵主要分布在南京的秦淮河流域。 例如,这里建有朝代宫殿内外,以及孔庙、三山街、地桥、平石街、上心河等文化商业繁华区。 核心区主要包括孔庙、詹园、白鹭洲公园、王道谢安展览馆、吴京子故居展览馆、江南公园展览馆、中华门文城展览馆,以及中华路、平江府路、湛园路、琵琶路等。
秦淮灯笼的制作融合了编织、绘画、书法、剪纸、皮影、刺绣、雕塑等中国传统手工艺技艺。 就制作材料而言,用于制作骨架的材料主要有竹子、树木、藤条、麦秸、动物角、金属等; 构成光源的材料已经从使用松脂、动植物油、漆、石蜡、煤油等燃料发展到使用竹子、草、棉芯等。 其表面半透明材料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包括各种颜色的半透明纸、丝丝、画纱、棉布,以及合成丝锻造、塑料薄膜、特种玻璃等。 其生产工艺融合了木工、漆器、绘画、雕刻、泥塑、编织、粘贴、焊接、机械传动、声光音响、电子节目控制等一系列工艺技能和生产方法。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从传统的莲花灯、狮子灯、兔子灯、金鱼灯、**灯、锭灯等单灯,到各种组合灯、大型灯笼,并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创造出包括远洋船、运载火箭和各种反映城市建设和山林景观的灯笼, 其品类已达400余种。秦淮元宵节除了展示灯笼外,还包括南京其他民间文化艺术门类,如南京剪纸、空竹、绳结、雕刻、皮影戏、动物舞蹈、阳格、摇动、踩高跷等。
从秦淮灯笼的形状和内容来看,从秦淮灯笼节的文化环境来看,充分体现了秦淮灯笼的艺术精髓。 从民俗学的角度,凝聚了南京人民的精神气质、文化风范、社会价值和人生追求,为南京本土民间艺术的生存和延续开辟了空间。
*信息来源于网络,侵权行为已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