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为人民服务的,
新闻从昆明说起。
自2004年2月6日开播以来,条码就用镜头记录了昆明的变化,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昆明的母亲湖:滇池
人人都说"滇池清 昆明邢",经过多年的治理,滇池的保护和管理成效有目共睹。 成绩的背后,离不开日渐进步的科技手段,也离不开无数在岗位上辛苦耕耘的人,甚至离不开普通市民。
简·乐佳:“因为滇池是浅高原湖,边缘比较浅,所以船的设计吃水比较浅,去的地方比较多,打捞范围也比较大。 ”
2010年初,一位名叫简乐家的退休老人发明了一艘打捞船"典杰"该船下水进行海上试验,测试了滇池上的苔藓和水葫芦。 老人说,他给这艘船起了名字"典杰"希望它能为滇池的保护和管理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自2004年2月6日推出以来,“城市条码”始终关注滇池保护和管理的每一步"典杰"是社会力量利用科技手段参与滇池治理的一个缩影。
*摄于2006年)。
现在,在滇池保护治理科学中心,这幅拍摄于2006年的滇池**画,展现了当时滇池令人担忧的样子。
昆明市城市排水监测站副站长白涛:“那时候,我每天都要开通车去滇池,尤其是温度高的时候,闻到一股特别腥的味道,一阵浪花袭来,真的完全是'绿色油漆',当时,我真的被这个点池打动了,我觉得滇池的水真的不好。 ”
滇池,古称云南南泽,又称昆明湖,是云南九大高原湖之一,也是云南最大的淡水湖"高原上的明珠"声誉。 清代时,孙翁曾登上大观景塔,将滇池的绚丽风光和云南千年历史与“长连大观景塔”生动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然而,自上世纪中叶以来,滇池水质因多种因素而恶化。 到80年代末,曹海和公海的水质分别下降到等级和等级,到90年代,滇池湖水质恶化到劣等,水葫芦疯狂生长,蓝藻水华大规模爆发。 保护和管理滇池,是云南省和昆明市的信任和信任,也是全体昆明市民的心愿。 滇池保护管理也不断加强综合管理、系统化管理、源头管理,向纵深发展。
现在,简乐家的老人"典杰"任务已经完成,取而代之的是更高的技术和更先进的设备。 2022年,还有另一艘船叫"One Burgor(伯格一号酒店)"几根大管道将滇池的水吸入船内,将蓝藻消灭,然后配合船内进行的一系列处理,达到藻类水处理的处理效果。
昆明海啸科技*** 城博一号项目经理 张文峰:“如果一天24小时运行,每天可以从滇池湖中打捞3到4万吨蓝藻水,而且不会产生环境污染,所以是除藻处理的同时的绿色工程,比传统噪音小,更高效,节能环保,不会打扰滇池生物。 ”
上世纪末成为水质监测员的白涛,也见证了随着科技的进步,滇池湖保护管理数据支持精度不断提高、数据支持不断完善的过程。
昆明市城市排水监测站副站长白涛:“其实是数据支撑,能看到的只是感官,比如水有没有透明,有没有颜色,有没有味道,而是每个指标在具体水质中的含量是多少,或者通过实验室检测,才能得到真实客观的数据。 ”
目前,滇池保护治理已形成科学规划、源头治理污染、生态修复、绿色发展、严依法治五大格局离不开各种科技手段的支撑。 如昆明大学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湖沼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了清华大学-昆明滇池高原湖联合研究中心等一批创新开发平台,制定并颁布了一系列污水处理地方标准。 一枝黄花污泥处置、蓝藻水华监测、预警应急处理、生境恢复。同时,建成了滇池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等一批数据平台。
昆明市城市排水监测站副站长白涛:“现在经过20多年的发展,比如我们现在也有自动监测仪器,还有一些大型仪器,可以分析一些比较复杂的项目,我们也有数据存储、上传、展示的系统平台,做这项工作比以前容易多了,数据也很容易看到。 ”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滇池湖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2016年,滇池湖水质由持续20多年的劣质V类提升至全湖V类,去掉了劣质V类"帽子";2018年升级为等级,30年来水质最好; 截至2022年底,滇池湖全湖水质连续5年保持IV.级,营养状况由重度富营养化改善至中度富营养化。 2023年1-9月,滇池全湖水质维持IV.级。 海花椰菜等水生植物,鲶鱼、鸬鹚、白眉鸭等鸟类等本土鱼类,甚至濒临灭绝的国珍稀鸟类朱鹮也重新出现在滇池。
昆明滇池高原湖研究院助理工程师董金燕“我们知道海花椰菜对水质的要求非常高,只有在类水的水质下才能生长,所以它也被誉为水质的试金石,而在滇池,海花椰菜的再现,也标志着我们这一系列保护措施的成效。” ”
目前,滇池海藻类浊水稳态阶段已经过去,正在向藻草共存阶段过渡。 要真正实现滇池生态系统健康良性循环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面对未来,白涛也信心满满让水清澈,岸边绿油油,鱼儿就会飞到浅水区"滇池五百里"三维画卷将尽快复制。
昆明市城市排水监测站副站长白涛:“我觉得滇池的保护和管理真的是一项漫长的工作,日复一日的工作,不可能到一周、一个月或一年,我能看到明显的变化,我想我参与这项工作已经近30年了,我从最早看到滇池慢慢到现在, 确实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
记者:崔广瑞,秦坤杰.
编辑:董桂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