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读《甄嬛传》的时候,总觉得甄嬛信奉儒家思想,她读诗、读各种史书、攻略,大部分都是儒家经典。
她与皇帝相处融洽,虽然不乏亲情和甜蜜,但更多的时候,她言行慎重,不忘君臣之分,恪守君臣之礼。
对于皇帝来说,在某种程度上,她更像是一个儒家学者,忠于皇帝。
但这次重温《甄嬛传》,发现嬰嬛有些道家思想。
1、桓欢爱自然,适应情况,暗自顺应自然
正是这个情节首先给了我这个想法。 桓欢因为流产而惹恼了皇帝,后来又重新获得了宠爱,两人的关系也渐渐拉近了。 桓欢坐在四郎旁边,想象着两个丈夫和妻子一起唱歌的场景。
桓欢说,春天的时候,嫔妃们可以在院子里的秋海棠面前和皇帝喝酒。
当梨花满地时,嫔妃们会跳舞。 夏天,他和皇帝避暑避暑。 ”
皇帝继续说:“秋天,我和你一起酿造桂花酒,冬天,我看到雪花飞满了天空。 我会陪你,你也会陪我。 ”
紧接着,桓欢娇媚地说:“桓欢要永远和四郎在一起。 ”
这让我想起了《京华烟云》中的姚木兰,她在书中被设定为“道女”。
她适应季节来调整自己的状态:冬天平静从容,春天慵懒虚弱,夏天放松悠闲,秋天清爽。
而且,姚木兰还会根据不同的季节调整自己的发型和服装,享受不同季节的乐趣。
冬天,她穿着鲜艳的蓝色衣服,喜欢在家里的花瓶里插上红色的石竹、野桃子和李子。
春天,她睡到太阳上方三竿,头发松松垮垮地垂着,有时还穿着睡衣和拖鞋来收拾院子里的牡丹花。
夏天,院子宽敞凉爽,藤蔓爬满了格子凉亭,花木兰会斜着在矮藤椅上看**,或者在凉亭里和孙雅下棋。
秋天,她会带孙雅到西山山庄看红柿林和雪白的鸭子在水里游来游去,有时甚至感动得流泪。
桓欢也是如此,她喜欢自由,她比较随意,喜欢亲近大自然。
除夕之夜踩雪寻梅花许愿,在圆明园脱鞋戏水,在文一公主的寿宴上,她偷偷溜出去欣赏夕阳......在通花台
《道德经》说“道是自然的”,林玉堂在《京华衍云》中说,道家中伟大的哲学家庄子在人身上感受到了自然的魔力,自然界四季的无穷无尽,自然界的生长和衰退规律,自然界万物的无限范畴,自然界中难以形容的奥秘。 ”
欢欢懂得欣赏自然之美,她不经意而恰到好处的感情暗暗符合道家“道家与自然”的理念。
其次,欢欢不纠结于内耗,善于乘势而上,懂得顺势而为
在很多关键时刻,桓欢的表现有点太冷静了。
发现自己是替身,被请出宫修炼时,桓欢在甘鹿寺吃了不少苦头,受了不少屈辱。当我看到这段经历时,它让人感到非常委屈。
我想,就算她当时是一具被遗弃的身体,以她的智慧和技巧,也可以说是毫不费力地对付纯白之类的。
然而,她采取了顺从的态度,她没有愤愤不平,而是完全接受了。
宫外,她和云丽度过了一段非常美妙的恋爱时光。 后来,云丽被误报为死亡,她想了几天才接受现实。 开始规划未来的道路,最后决定用这个计划返回皇宫。
当她在溪边与云丽分道扬镳时,她说:“我们的命运结束了。 ”
桓碧打算嫁给国君王,她心里很痛苦,但她也接受了现实。 她安慰国君王说:“月亮注定要沉西,你我别无他法。
欢璧结婚时,她说:“路是你自己选择的,未来的路也是你今天选择的路。 我也希望你永远不会后悔下去。 ”
叶兰衣说,国君王娶了两个,但都不是他爱的那个。 甄嬛平静地说:“世间犯错从未停止过,都是平凡的。 ”
之前看剧的时候,我觉得甄嬛在这些时刻太过理性和冷静,在做出决定之前,她似乎没有太多的纠结和内耗。
而且,决定后,我不会生气或后悔,所以我会走我选择的道路。
现在重温这部剧,我不禁佩服她的冷静和智慧,她懂得如何适应形势,顺势而为,面对命运让她忍受的一切。 这也是道家思想的体现。
道家主张顺其自然,不为而不打架,不为是指适应变化,不轻举妄动。 作为一个个体的人,面对命运,小如尘埃,与其盲目反抗,不如顺势而为,顺其自然。
3、欢欢乐于付出利润,乐于处理,利他思考
宫斗,甄嬛为何能胜到最后?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甄嬛有大格局。 大局是能够站在更高的层次上,让大家共赢。
甄嬛是一个有利他思想的人,很多时候,利他就是利己主义。 她不会对团队中的任何人不好,让团队中的人受益,满足他们的需求,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愿望。
甄嬛很愿意放弃利润,那些金银首饰,还有花哨的服装宝贝,她根本就不理会。
她送出的东西都是慷慨大方的,毫不留情。 送给安灵蓉珍贵的玉簪,赏识欢璧珍贵的浮云锦衣,送给芳若阿姨的豪华蜗牛戴......
她不但愿意放弃物质的东西,而且她也可以放弃比物质更珍贵的东西。
桓碧是她同父异母的妹妹,她精神抖擞,一直想和桓桓竞争,为了让母亲的牌位进入家谱,她一时迷恋,陷害桓桓。
甄嬛了解了她的需求后,还是愿意满足她,说要帮她选好家,让妈妈的牌位列入家谱。
因为桓桓的思想是无私的,就算桓碧如此焦躁不安,她也能成功制服,让桓桓愿意为自己服务。
辛贵仁臣服于诚意,说要当第一院的家主,甄嬛试探了她的诚意后,帮助她,让她实现自己的愿望。
段妃不能生孩子,她很喜欢孩子,她很爱文怡公主,甄嬛帮段贵妃如愿以偿,想办法让她收养文怡公主。
当整个后宫被封印时,她主动请求皇帝“尊敬段贵妃的妹妹”,并要求将段贵妃封为皇贵妃,自己为贵妃,愿意臣服段贵妃。
荆贵妃不想让皓月回到她身边,甚至耍花招,与皇后站在一起,诬陷瑾汐攻击甄嬛。 甄嬛再掂量一遍后,就把皓月交给了景妃抚养。
苏沛生和瑾曦有过一段感情,当她生下龙凤胎时,苏岳父趁机要赏。 她心里明白了,说赏赏要是皇上给的,才体面,这就是皇上赏金溪给苏培生的事情。 也难怪苏培生想起甄嬛的善良,愿意服侍。
老子的《道德经》说:“善如水,水无争万物,人人皆恶,故胜于道。 ”
桓欢就是这样,她不争而仇,愿意分享自己的利益,所以以后可以乖乖听话,后宫里没有人能和她竞争。
写在最后:
小时候读《道德经》,觉得道家思想有点消极,太平和了,说不出话来。
现在我知道,家的想法会让人更加灵活,不去和自己竞争,不纠结,不去有内耗,简直就是emo的好办法。
看了n遍的好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