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军诗是指描写战争史、军事史、军人情怀等的诗歌,是中国诗歌百园中的一朵绚丽花,是文化宝库、文化瑰宝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鉴于我国没有关于军诗的专项评论,在相关军诗人的建议下,《满庭方圆》今年8月起专门开办了《军诗评论》栏目,不定期邀请知名军诗评论家对一些质量好的军诗作品进行评测, 旨在为中国诗歌百园培育一朵新花。
期待优秀的作品,期待精细的评审。
《满庭方圆》编辑部.
2023 年 8 月。
本期评论员
雷海吉, 卢冷福, 周雪峰
胡贤祥孙继格
李伟民(甘肃)。
军营手工种植杨树
题词:军营里种了一棵杨树,40多年过去了,依旧郁郁葱葱,感慨万千,成了必经之事。
四年前,老根培育,边疆岁月早黄。
自从我被解除武装并返回战场以来,我一直在执勤到现在。
雷海基点评:美是写出他当兵时在军营里种下的那棵树。 这种方法易于上墨,抒情自然。 下一个环节更是精彩我退伍出兵后,这棵杨树一直守着我,直到现在。 爱军卫国的情怀更加强烈,不忘初心、忠于职守的精神更是令人感动。
陆冷福点评:诗名很好,诗意巧妙,在人与树的蜕变中凸显出青涩的情怀,将诗歌推向了新的高度。 “for”一词的拟人化表达大大增强了吸引力。
周雪峰点评:一棵小杨树,长在哨所旁边,和我站在一起,和我一起成长。 军营里的杨树成了边防士兵的象征。 这首诗的意象并不新鲜,但因为融入了士兵们的强烈情感,所以暗示了事业的延续,托付了挥之不去的感情,赋予了具体对象生命,并不是一首好诗。
胡宪祥点评:作者用军人的心在营地里种了一棵杨树。 虽然士兵们被解除了武装,但“根”在哨所。 营地里的每一棵草和树都系着士兵的心弦。 这部作品情感饱满,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是一首很有代表性的军诗。
江 Jihui (江苏).
月曦江**的平肩
一路穿火,肩膀时而短,时而高。 草鞋、草帽走洛霄,百里羊肠道。 竖立时可当手杖使用,水平时可拾取。 太阳和月亮孜孜不倦地工作,直到东方的黎明破晓。
雷海基点评:这是一部典型的诗意思维之作。 用穿越时空的超现实主义思维,把一件小事写成大意、高格调。 **平肩捡粮,路穿火烽,肩短时高,鞋走洛霄,路行数百里,纵手杖,横山,满载日月。 形象新颖、奇特、大气,是现实与浪漫的典型结合。 非常好的军事诗歌,获得了一等奖,当之无愧。
陆冷福点评:**平丹的故事耳熟能详,但作者不拘一格,写出新思路。 上部薄膜刻画特定形象,下部薄膜提炼价值和意义,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进行推进,形成鲜明强烈的对比,进一步深化了主思想。 在第一平肩上,共产党人的优秀品格闪现着忠诚,体现了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真是令人钦佩。 作者善于用平淡无奇的句子创造一种新的意境,让人记忆犹新,能不自觉地触动,引发深思。 这首诗在解放军红叶诗社举办的第四届红叶杯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当之无愧。
周雪峰点评:写大题材,写伟人诗,容易像概念、悼词一样。 江先生的《西江月亮》显然是非常规的。 题目选好,角度新颖,构思高大,诗意灵动,平肩挑大局。 作者通过生动生动的采粮细节和赋予卞旦的特殊意义,突出了朱先生的人格、品行和精神魅力,赞扬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杰出贡献。 这不像一首颂歌,它比一首颂歌要好。
孙济格点评:这首诗浅而深,虚构与现实相得益彰,真是一部杰作。 影片虽然写实,但语言灵巧,节奏明快,不迟钝。 下一部电影写虚构,虚中有实,虚与实同生,韵律生动,直到“日月一沓不知疲,直到东方的黎明”结束,用心深邃。
郭同海(北京)。
偶尔看到全班同学的合影
夏令营的情景并不稀疏,青春岁月重读。
一张六寸的黑白照片,直到难得的一年,我都出不来。
雷海基点评:最激动人心的是最后一句话:我走不出这片黑白,直到难得的一年**。 非常抗拒的句子。 它使用异常的诗意思维。 从字面上看,就是**里的人还在**上,这符合现实。 但结尾加上了“直到难得的一年”,*中的人在老稀人中不存在,作者只是加上了“难得的人”,这在语言上是一个很大的跳跃,也可以是一个段落的压缩。 这种书法是新颖的,具有丰富的意义。 我把我的文章《诗意的异常思维》专门用来讨论这种异常的诗歌思维。 郭同海先生经常用这种方法作诗,得到了专家的称赞和众多读者的喜爱。
周雪峰点评:一个黑白**40年前,能激发退伍军人对军营的无限依恋,这得益于“重读青春”; 是**,蕴含着当兵的历史; 这是心中责任的延续。 作者已经充分铺垫,最后一句话反转了主题:“难得的一年我出不来”。这种感觉是多么“永无止境”啊! 诗歌是巧妙构建的,诗歌是感人的。
胡贤祥点评:全班合影记录了那段青春、回忆和感受。 40年后,这些记忆令人难忘,将成为终生难忘的印记。 作品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军营和战友的深情怀念,唤起了对战友的无尽思念。 结尾的一句话“难得的一年我出不去”,意境深远,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孙吉格点评:平凡的**年,今天看却是千情百感,逝去的是岁月,走不出来的是乡愁,感同身受是这首诗的感人点。
王业生(湖北)。
与你的边疆同志们聚在一起
叠关山是梦,青年在聊天。
兴安山上的积雪,眉心上还没消失。
雷海机点评:这首诗的亮点在接下来的两句话中,将是当年军队的典型景区——雪地,与现在的战友见面的典型景区——眉毛都没消失。 战友们年纪大了,胡子都白了,就像车站山脊上的雪一样。 两个色彩相似的景点穿越时空,汇聚在一个地方,让人无限遐想。
周雪峰点评:对军旅生活的怀旧,用眉毛上还没融化的北方雪来形容,很有新意,让人眼前一亮。 雪很容易融化,爱很难驱散。 这首诗写得很安静,却蕴含着一股情感的暗流。 早年,我在《冬日归来》中有一个必备品; “金阳能融雪,但乡愁却化不了。”当我看到这首诗时,我感同身受,相信读者也会有同感。
胡贤祥点评:有句话说:失去的更珍贵。 在战士驻扎的地方,大多数自然条件都很恶劣,有些甚至很恶劣。 为什么我们带着一个困扰我们的梦想离开? 这是男人家庭和国家感情的具体体现。 兴安山上的积雪,眉心上还没消失。 “这雪不是另一座雪,是刻在士兵心中的印记,是军人生命的光环。
孙吉格点评:如果关山在做梦,青春已不复存在,开场白时空交织,意境宏大,场面恋爱。 Twist 以“雪”为媒介,巧妙地连接昨天和今天,让时间的流逝显得触手可及、有意义、感性、巧妙、无痕。
肖汉清(湖北)。
财富运营商:参军去另一个国家
父亲站在站台旁,孩子站在火车窗前。 面面相觑,泪流满面,车子频频挥手。 忠孝的困境,只在国内才有。 发誓送藏红花报喜讯,然后敬酒高堂酒。
雷海机点评:现场形象具体生动,讨论得体。 当你离开军队时,你在情感上是不情愿的,你参军后有崇高的意图。 流畅且易于阅读,无论是视觉还是逻辑。
陆冷福点评:看完这部作品,不禁想起朱子清的著名散文《背》,同样形影不离,同样催人泪下的效果,让人感同身受。 整篇文章写,白话写进诗里,在平和中奇特,深情而真实,展现出别样的韵味。
周雪峰点评:商云从多个角度展现父子告别的场景,就像电影的连续镜头一样:有静止和动作,有感情和意图,有特写和定格,最后镜头从近推到远,载着儿子的火车消失在茫茫荒野中。 作者深知“浓妆轻妆总合适”和“细微见真”的道理。 这组镜头也会勾起那些当过兵的人的长久记忆,让人泪流满面。 写下大道,写下愿景,写下期望。 我只是觉得它有点直截了当,不太容易理解,也不那么诗意。
李增山(北京)。
重访国防建设旧址——鼓山关
很难找到青春的脚步声,但脚步声却令人怀疑。
爬上山,踩在天空中的月亮,涉水而行,惊慌失措地冲向云端。
路铿锵有雨,千年屏障的梦想萦绕在心头。
苍头墨对着来访者笑了笑,捧起了当年将士的心。
陆冷福点评:铿锵有力、激动人心的军事杰作。 在“重温”中,他不断回忆和表达自己的怀旧之情,一幅一幅令人难忘的画面被再现,逐渐打开了诗意和诗意的境界。 诗句优美,文笔场面恢宏,越是深邃,越是直达人心。 “捡起当年军人的心”是作者此行的意义所在,也体现了全体退伍军人的热忱。
周雪峰点评:开头是反对比句,先压抑后靠,以“脚步声”为线,“虽然没有踪迹”,“又闻到了”。 它生动地表达了军旅生涯给诗人留下的深刻印记。 两场联合作战,稳稳当当,气势磅礴。 它“踩在地平线上的月亮上”并“飞入云端”。 “铿锵风雨”、“壁垒梦扣人心”。 它不仅是对艰苦建筑环境的描述,也是革命浪漫主义的展示。 尾联应该回应:别嘲笑我,来捡年心。 自言自语,把笔放在纸上。 这部法则在结构、书法、感情、气势上都是一首好军诗。 它不可能由一个没有军事经验和没有心的诗人来写。
蔡大英(北京)。
鹧鸪天歌双抱活动80周年
对水声响起,边境地区的土地发出新声音的那段时间的美好记忆。 猪羊被送到村南和村北,并有军、官、军民的鱼水条件。 凝聚要塞,加固长城。 多事之秋多云,阳光明媚。 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国家富贵,军队焕发青春。
周雪峰点评:双支工作起源于革命圣地延安,一直传承至今。 诗人抓住了这一点,描写了起源,描写了过去两人拥抱的生动场景,也描写了新时代传承传统的重大意义,生动地表达了党、政府、军队和人民的血肉关系。 与人民共享“云晴天”,共进共退,为人民谋幸福,是我们党的宗旨,是我们胜利的重要保证。 大道在诗中,初心藏在笔下,非常好。
胡贤翔点评:这首诗具有很强的**性,反复朗诵,不禁让人想起曾经广为传唱的《援军花鼓》,既有历史又现实,能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这就是优秀文学的丰富社会意义所在。 “鹧鸪日”是一首热门曲调。 作者精通字卡的技巧,在必争中稳扎稳打,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效果。
黄亚庆(北京)。
缅怀那些为抵抗美国侵略和援助越南而牺牲生命的人
高荣,铁二司卫生科科长
战友团聚了,但有一个年轻的国王,邻国有一个坟墓。
举瓶齐声哭泣,送白云哀悼。
周雪峰点评:讲述了一个战友相聚的故事。 战友们的聚会本该热闹非凡,但身边却少了一个人。 这个人就是在抗美援越南战争中牺牲的首领,然后乡愁之情升起,甚至脸上都哭了。 只能将这缕“哀悼”托付给“天上的白云”来安慰英雄的灵魂。 这首诗的叙事,由于其情节的联系,很容易看,也很容易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胡贤祥点评:作品记录了一次战友的小聚会,回忆了牺牲战友的场景。
王跃东(河北)。
在雪地里训练
声音呐喊着杀掉寒风,热气化作眉心上的天鹅绒。
只有冰天知道血脉,一排脚印忠心耿耿。
周雪峰点评:据我所知,岳东先生从未当过兵,但他有很强的军事情结,再加上他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力和良好的诗思识素养,所以他的军营生活也是生动、生动、真实的。 场景一开始,士兵们踩着雪地练功,热气弥漫在眉心上,惊天动地的杀戮声驱散了寒风。 充满骄傲,充满热血。 尾联表达了意思,却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通过“冰天”来表达:这一排“脚印”是对军人“忠国”的确认。 耐药产品的良好阅读。
孙吉格点评:整首诗都是围绕“冷”字而作的,营造出风寒的意境,空气中寒气,就连题目的“忠贞”,依旧被雪地上的“一排脚印”衬托出来,男人的“热血”在这冰冷的气氛中跳在纸上, 变得越来越突出。
何红(宁夏)。
元日柳营夜哨
看完烟花雪花,枪尖破了七颗星。
知道人只有弓弦月亮,一半挂在边境,一半挂在家里。
周雪峰点评:意为人,诗意空灵,风光典型,言浅深奥。 用几句话,完美表达了除夕夜执勤士兵的场景、责任感和感受。 结尾的一句话最引人入胜:“知人只有弓弦月,一半挂在边上,一半挂在家里。 一边是“边关”,另一边是“故乡”,这是军队对家乡和国家的感情。
孙济格点评:诗人爱写满月,但何哥的“弓弦月”意味深远,让人遐想。 咱们看一下“半悬边半拍家”,岂不是更贴切。
李增山(北京)。
怀柔水长城有感觉
水下长城成风景,游客如海山。
谁能猜到老兵的心思,泪流满面地看着凄凉的坍塌。
胡贤祥点评:怀柔水长城是一座有600年历史的长城,由于修建了水库,部分长城被淹没在水中,形成了奇特的水长城。 给人一种淳朴和沧桑感,成为当地的旅游胜地。 作者的目光不是去参观景区,而是要超越壮观的“游客如海如山”,追溯历史的沧桑。 这三句话直奔老兵的心底,突出了军人保家卫国的感情; 你看到的是:古长城坍塌的地方,仿佛被历史的硝烟包围着。 李增山先生以四行诗著称,个人风格明显。 这首诗的成功在于它从不同的角度看待相同的主题,并从相同的角度创造新的东西。 作者的目光与山地游客的目光形成强烈的对比,两句交替,现实与虚构相结合,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全诗意境深厚,语言简洁,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孙济格点评:这首诗的主要特点是通过比较来表现差异。 正如退伍军人和游客在面对同一个“风景”时有着不同的感受,也只有退伍军人才能写出如此极端而深刻的感人。
周雪峰(北京)。
军人妻子
望着月亮,穿过早晨,宝宝在梦中。
长廊的灯没有熄灭,留给那些没有回来的人。
雷海基点评:这首诗画感很强,是个小故事。 有一个时间,一个地点,一个人,一个事件。 军人妻子晚上不关灯,她在等丈夫,已经是凌晨了,丈夫还没有回家,说明任务繁重,军形紧急急,军人忘记了自己的小家庭为国。 这也表明了妻子对丈夫的关心。 她独自经营家庭,作为军人妻子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流利易读的短短两句十字架,内涵丰富。
李荣珍(北京)。
新年追星者
太空船员在太空巡逻,我也在追逐星星和梦想家。
我真想乘风八万里,摘个月亮送给天军。
雷海基点评:这部作品有三个亮点,一是有时代感,写航天员,写新题材,新词汇。 第二,我有很强的自我意识,我也想成为一名宇航员。 我在诗中,善良又容易感染读者。 三是要有英雄气概。 我要乘风八万里去采摘月光,真是大有灵气啊! 这是一首流畅、通俗易懂、充满活力的新军诗。
朱思成(江苏)。
公司纪事(从 7 个中选择 3 个)。
下雨天打靶
泥水枪溅起了前视镜,手撑起了碉堡躺在泥坑里。
青蒿躺在弹匣上,目标也是棋子。
坦克维修比赛
三步踩踏臂救风,敲门听风静。
回来后,我会笑着向连长汇报,我不会说有多少个名字。
队列将
全班同学像绳子一样笔直地行进,站直休息一会儿,看着右边。
绿柳也学会了排队,拿着口令站成军装。
雷海骥点评:写军队日常训练和生活的诗歌,生活气息浓郁,读起来亲切、生动、有趣。 原因在于捕捉生活的典型细节。 典型的细节,一个是一丝不苟,一个是典型的。 形象一丝不苟,生动、典型、有特色、个性鲜明、趣味十足。 试着看看,下雨天在目标上溅起十字准线的“泥水枪”和“躺在弹匣上的青蒿”; 坦克修理比赛的“三步登船臂救风”,“我就不说多少了”; 排队会演“全班行进如绳直”、“绿柳也学排队”等,都到位而富有表现力。 这不仅需要亲身体验,更需要仔细体验,善于把握典型的微妙之处。
杭州中华(北京)。
申城转到山州下了飞机,突然看到了老钻头
乘着云层向西北方向吹去,沙漠的风迎面而来。
战场士兵的秋夜,铿锵有力的剑阵正等着出门。
雷海机点评:上环写你看到的场景,下环写你脑海中的场景。 自然描写加上意识流技术。 这种手法便于思维纵横驰骋,营造意境。 将两者自然地结合在一起需要相当高的写作技巧。 一首具有强烈意象感和英雄主义的诗。
卢冷福(北京)。
桑葚采摘,军装
军装贵,绿深,红真,常有汗痕和血痕。 旧衬衫刚开始很热,站着就合身,躺着就合身,还在梦里奔跑。
雷海基点评:这首诗是从两个维度写成的,上半部分写的是衣服的颜色,下半部分写的是穿着的感觉,相辅相成。 浓烈的生命气息吹在脸上,第一人称语气读起来很亲切。 爱军、军得意的心境自然流露出来。
郭同海(北京)。
边防卫队
昊天山脉的积雪封不住道路。
军歌声大的地方,血可以被冰烧。
卢冷福点评:整篇文章写得像边防警卫的生活环境和乐观的精神品质。 结束语铿锵有力,从血与冰雪的强烈对比中透露出一种炽热的亲情和国情。
雷海基(北京)。
警卫哨兵
站在门前,稳如山,绿意盎然。
青春种在军营里,肩膀上绽放着几朵士兵花。
周雪峰点评:青春可以“栽”在军营里,士兵可以“绽放”在肩膀上。 乍一看似乎不合理,但实际上很精彩。 这种“通感”的用法,巧妙的借用和转折,使人物生动,使诗歌聪明,很有抵抗力。 我自己主张诗歌应该有“曲率”。 也就是说,要“转弯”的表达方式。 这样一来,这首诗不仅有了高度,而且增加了韵味,可以作为参考。
朱思成(江苏)。
队列将
全班同学像绳子一样笔直地行进,站直休息一会儿,看着右边。
绿柳也学会了排队,拿着口令站成军装。
周雪峰点评:第一节采用白绘手法,布置环境,自然逼真,有场景感。 尾联转为比喻和夸张,用物写人,用情思交融:身后的青柳也感同身受,学着兵模样,列队,站成军态。这种先实后虚,用虚徒手的手法,往往会得到很好的效果。
王建强(海南)。
退伍军人齐聚一堂唱军歌
心中常萦绕着一首歌,开场气势磅礴。
声音飘到三千里之外,雄伟的事业是血腥的。
周雪峰点评:一首常萦绕在我心中的军歌,气势磅礴,能“气动山河”“铺开三千里”。 可见军歌在诗人心中的分量。 整首诗一口气写完,不留盲点。 最后一句话突出了主题:这首雄伟的歌曲是由于士兵的鲜血。 写了军诗的“潜力”,让人读了热血沸腾。
胡贤祥(北京)。
青玉案回军营
第一年,他走当年路,染鬓角,去了芳华。 号角声是多少度? 门前的溪流,杜鹃花山码头,大多是聊天的地方。 刘莹受伤了谁? 记住彬彬有礼的老兵句子。 就像青春之火,心是自我承诺的。 炉子修炼,此生财源。 嘲笑风雨。
周雪峰点评:走在“回家”的路上,退伍军人容易产生感情。 虽然“香味已经消失”,但“霜已经染上了太阳穴”。 然而,目睹这熟悉的环境,我还是忍不住了。 方佛又听见了“军号几度”,又看到了“溪边的心与心的交谈”。 风景由心组成,笔法细腻,情怀深厚。 军人有被这个大熔炉淬炼的历史,这就是“一生的财富”,无论走到哪里,都能“笑风吹雨”,初心不变。
王继权(北京)。
老板送儿子参军
我儿子十八岁,阳刚之气,应该在军队服役,守卫海上边疆。
虽然有三五套名牌,但世界上最美的还是制服。
胡贤祥点评:用第一人称写军装诗是很常见的,这首诗是从父母的角度写的。 外表是赞美军装,其实是尊重军人的职业和对军旅生涯的向往。 诗中融入了“名牌”这个新字,突出了作品中的时代感。 这里的“应该”字说成是“当”,读起来声音平淡,也许作者没有注意。
江 Jihui (江苏).
晾干旧军用挎包
五十年来,当宝藏还在,红星刺绣就残留着温暖。
几只老海豹难走,仔细看了看冰原上的草痕。
胡先祥点评:军营的“情线”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老兵的心。 革命前辈们“绣红旗”“绣金牌”,我们入伍之初就习惯了“绣挎包”。 时至今日,这些“文物”仍随着南海的波涛汹涌,随着北疆的风雪而飘扬。 挎包虽小,却承载着军旅生涯的深深禀恋,读起来令人感动。
朱洪涛(江苏)。
村
自从送出参军梦后,方欣已经暗中许诺了三年。
怜悯一滴相思的眼泪,流到冰格堡的边上。
孙吉格点评:经典的蜕变是相思病的好表达,不留痕迹。
军事诗歌评论客座评论员介绍
雷海骥,笔名庄锡水,江西晋圣人,军事诗人,诗歌评论家。 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队政委,上校军衔。 诗歌第一章入选全国中国诗歌研讨会、中国军队诗歌研讨会、海峡两岸中国诗歌论坛、中国诗人节大会。 荣获第七届全国中文诗歌奖优秀奖。 著有《诗歌速记》、《古今著名作家论诗录》、《好诗创作——雷海基诗选》、《雷海基诗选集》、《雷海基诗选集》等。
卢冷福,江西人,1964年出生于辽宁,现居北京。 总参谋部某部门前退休干部,上校军衔。 现任《中国诗》编辑部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红叶诗社副会长、《红叶》执行主编。
周雪峰,北京,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某部上校,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现任中国诗学会理事。 曾任中国诗学会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 作品刊登在《诗刊》《中国诗歌》《中国慈孚》《诗选》《解放军报》《人民军队》等报刊上。 他曾在全国诗歌比赛中获得许多奖项。
胡贤祥,黑龙江哈尔滨人。 驻扎在某厂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代表,从第六级技术退休。 中国诗社、北京诗社会员,原北京诗社常务理事,北京《军人退役之友》编辑,微刊《南都风情》顾问。
孙吉格,河北张家口人,北京市朝阳区退役军人干部。 中国诗学会会员、北京诗社理事、北京市朝阳区书诗画研究会诗歌分会副会长、诗歌杂志《雅丰》编辑。 中国人民解放军红叶诗社副主编。
蔡大英,人称若水生活。 出生于安徽省庐江市。 他出生于1957年,1976年初应征入伍。 北京的退役军人干部。 他是中国诗学会会员、北京诗社理事、北京市朝阳区诗歌研究会创始研究员。 《曼婷方圆》主编。
部分**摘自互联网)。
《曼庭方圆》编辑部委员。
主编
蔡大英(若水生活)。
编委会
马惠珍, 牛雪, 刘志峰.
乔长柱, 李伟民, 秦晓舟.
高庆森, 傅文斌, 蔡大英.
本期内容稿件组成
蔡大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