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想到“罐头食品”时,他们会立即想到锡罐装的肉罐头,或者玻璃罐装的水果罐头,等等。 罐头食品是工业现代化发展的典型代表,现在有各种形式的罐头和包装。
罐头发明于 1804 年当时,法国的拿破仑饱受食物腐烂、后勤不足的困扰,于是悬赏高额解决问题。
2月** 动态激励计划
食品厂工人将加热过的食物放入玻璃瓶中密封,几个月不变质,这就是罐头食品的“鼻祖”。 1810年,英国人发明了先进的罐头食品——锡罐头食品,使罐头食品成为军需品的宠儿。
罐头食品真正的“发展之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平息后,大量罐头被放到食物短缺的人手中,慢慢风靡全球。
在我国,50年前,罐头食品绝对是“奢侈品”,七十年代,一斤猪肉不到5毛钱,但最常见的水果罐头在8毛钱左右,当时家里还有罐头食品,绝对是“豪门”。
但奇怪的是,几十年过去了,虽然罐头食品在超市里随处可见,但人们吃得并不多,罐头食品很少出现在正餐的餐桌上。 在假期期间,如果出现罐头食品,很可能被认为是“差”。
昔日的“奢侈品为何会落云霄”?
2020年,世界食品协会发布年度报告: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罐头食品生产国,占全球罐头产量的40%以上,中国罐头食品畅销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尤其是欧美。按人均年消费罐头数量来看,美国是90公斤,欧盟是50公斤,日本是23公斤,而中国的数据非常惊人,只有不到02公斤。 这意味着中国生产的大量罐头食品基本上都出口到国外。
为什么现在中国人不喜欢吃罐头食品? 它担心什么吗? 为什么畅销欧美的罐头食品不能在我国掀起波澜?
罐头食品的保质期至少为2-3年,有些罐头军品长达10年。 超长的保质期让人担心:是不是放了大量的防腐剂,吃多了这东西不是一件好事,会致癌致畸。
罐头食品中添加了大量防腐剂是真的吗? 让我们从为什么食物会腐烂和变质开始
食物变质的根本原因是被自然污染的微生物的繁殖。 也就是说,罐头食品可以长期储存,即通过技术手段,将罐头食品中的微生物排除,达到无菌标准,罐头食品也可以密封,外界微生物无法进入,因此食品可以长期保存。
在罐装生产线中,很少添加防腐剂。 因为微生物的消除和分离,以及防腐剂的添加,这是多余的,并推高了成本。 例如,我国食品安全标准GB2760-2014明确规定,水果罐头中不得添加防腐剂。
不过,为了丰富口感,罐头食品是允许合法添加一些添加剂的,添加剂不等于防腐剂,不用担心。
有人担心罐头食品营养不良,长期食用会导致营养不良。 其实目前罐头是巴氏杀菌的,不同品种的杀菌温度也不尽相同,除了一些不耐热的维生素成分,如维生素C、维生素B6等会被破坏外,剩下的营养成分、矿物质、微量元素大部分都没有消失,整体营养比炒菜要好。
因此,担心“防腐剂”和“没有营养”的两大主要顾虑并不存在,罐头食品还具有新鲜、安全、经济、方便等优点,大部分开封后都可以直接食用,为什么中国人就是不喜欢呢?
这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新鲜食品优先,不要时不时吃”的传统观念的影响。中国人讲究吃新鲜,食材最好是亲手加工烹制才能放心、满足,即使有些菜必须做罐头,也只能起到装饰作用。
一是外卖的快速发展,使罐头食品处于尴尬的境地外卖更能满足很多没有时间做饭,对饭菜的味道和温度有要求的农民工的需求,口感比罐头好,吃起来胃舒服,不觉得冷。
这两种烹饪习惯和食物爱好,让罐头食品失去了进入餐桌并成为主流的机会。
近两年来,罐头食品出现了难得的“高光时刻”,即在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由于防控隔离的需要,部分居民无法出门,罐头食品一度火爆,但解除警报后,罐头食品销售再也没有惊慌失措。
而且,近年来大量流行的方便面、方便食品、预制菜进一步挤压了罐头食品的发展,罐头食品的生产成本明显高于其他日用食品,这也成为中国人难以喜欢的原因之一。
不过,我们身边还是有一些人喜欢罐头食品,吃罐头的时候要注意4种情况,闭嘴,不要乱吃
1、注意选择浸水罐头,最好少吃浸油罐头食品,防止耗油过多。
2、不要吃含糖高盐的罐头食品,因为长期食用容易带来健康风险。
3.患病期间,不宜食用罐头食品,如可能加重咳嗽、加重炎症等。
4、患有糖尿病、胃病、肾病等的人,应慎重选择罐头食品,尽量少吃,以防病情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