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拉萨1月10日电(记者 张旭)巴桑出生于2024年,是日喀则市第二儿童福利院的“爱心母亲”,自2024年以来,她养育了来自日喀则各地的近20名儿童。 如今,她充满爱心的家庭有13个孩子,最大的15岁,最小的只有一岁半,还在咿呀学语。
1月8日,巴桑正在喂养一岁半的拉巴扎西。 新华社(丁子尼达摄)。
日喀则市第二儿童福利院有8个这样的爱心家庭,平均每个家庭有14个孩子。 记者了解到,这里每个家庭都有两位“爱心妈妈”,与巴桑一起经营“幸福家庭”的“爱心妈妈”正是刚工作5年的“90后”藏族女孩丹增卓玛。 和一朵花同龄,她在工作中学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如何养育孩子。
1月8日,丹增卓玛在给孩子做奶粉时测试了温度。 新华社(丁子尼达摄)。
藏历12月1日(公历1月12日)是日喀则地区传统的农民新年。 今年的农夫大年初到了,1月8日,第二福利院的爱心家庭迎来了新年前最隆重的仪式之一——吃蛋糕。 孩子们坐在一起,贴心的母亲给每个孩子塞了一块蛋糕,有的孩子甚至在对方的脸上涂上奶油。
1月8日,巴桑和孩子们一起吃蛋糕。 新华社(丁子尼达摄)。
吃完蛋糕后,孩子们迎来了“春晚会”。 为此,他们准备了各种节目来展示自己的才华。
作为表演者,他们大声唱歌,自信地跳舞; 作为观众,他们热烈欢呼,鼓掌。 有的女生拿出自己喜欢的礼服,在派对上展现了自己最美丽的一面。 献花不是给舞台上的表演者献花,而是献上哈达是他们独特的表达方式。 演出还没有结束,表演者早就被哈达“淹死”了。
从前期准备到舞台上的表演,每一首歌和每一支舞蹈都是他们热爱生活的表达。 虽然派对上的人物各不相同,但他们的眼神中透露着幸福的喜悦和对未来的希望。
1月8日,日喀则市第二儿童福利院举行“春节联欢会”。 新华社(丁子尼达摄)。
如今,民生保障工程(简称“双集中”)已经实现“县级以上事业单位愿意五保障对象100%集中支持,地级市以上事业单位100%集中收养孤儿”。 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区共有孤儿3772人,全部集中领养。
在“双集中”民生工程的推动下,日喀则市第二儿童福利院于2024年成立,主要收治日喀则市18个县(区)的孤残儿童和弃婴。 目前,该院共收养了358名孤儿和残疾儿童(其中寄养儿童74名)。
1月8日,“幸福家庭”的孩子们颁发了证书。 新华社(丁子尼达摄)。
巴桑在谈到自己的新年决心时说:“我希望未来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 (参与撰稿:普普次仁、丁子尼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