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合资车和国产车,同类型故障对两类车会有完全不同的评价,同类型故障的概率会有完全不同的评价; 总之,大多数合资车用户对整车和品牌的容忍度会更高,对国产车的容忍度要低得多,即使国产车出现同类型故障的概率更低,也会受到更多的批评。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差,为什么大家对国产车都比较严格?
有人认为,造成这种反差的原因是文化认知偏差,客观上存在,但已不再是主要因素; 因为有很多车用户既拥有合资车又拥有国产车,而他们的国产车仍以新能源汽车为主,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无法一概而论,否则就是在打“爱G营销牌”。
真正的原因应该是过度营销,或者说是“自我夸大”。
《毁灭之王》中有一句经典台词:
我的意思是,你们在座的所有人都是“Lese”。
这是对影视剧的夸张,实际上,在任何行业都从未有过这样的描述,也没有一家公司敢踩整个行业; 因为这种做法相当于把整个行业都变成了自己的竞争对手,所有企业都会想把它打死,哪家公司有整个行业的实力? 不可能有这样的企业,也不会被允许出现。 所以,这样的台词只有在影视剧中出现的时候才会好笑,而这样的描述真的出现在现实中,大家往往会把他们当成胆大妄为甚至傻子,至少是一个不知道天高的男孩。
不过,这两年,确实出现了不少这样的公司,主要是车企,比如一些车企说自己拥有一定范围产品的定价权,定价策略包括给竞争对手“留一条活路”,这比“这里人人开心”的描述还要嚣张。 也有一些车企说自己“遥遥领先”,谁领先? 无非是整个行业,潜台词还在说“朋友和商人都乐在意”。 还有更夸张的“新王者应屹立”、“500万以内最好”、“1000万以内最好”甚至“地表最强”,划定一个范围,范围内的其他车辆依然“开心”。
可以这样描述吗?
显然不是,因为它首先违反了广告法,但因为说这些话的往往是公司的高管,所以通常没有人关心它们。
董小姐为什么会变成“董奶奶”?
因为太嚣张了,那句“某势力是世界上最好的空调品牌”这句话一下子让很多人开始反感,怎么会成为最好的? 无非是吹嘘。 再加上一连串荒诞的描写,结果是,一个有能力的女企业家的形象最终沦为笑柄。
这也是过度营销的结果,而营销中的过度营销往往来自竞争公司,因为大家都知道“你赢得越高,摔得越狠”的道理; 于是就出现了一种叫做“杀戮”的营销策略,在这种策略中,竞争对手从来不会说竞争对手不好,而是吹嘘自己离谱的产品,一旦离谱,就会引起反感,最终丢掉订单。 杀戮是一种非常普遍且非常有效的营销计划,此时这些车企所做的就是自杀,而这两个字就是自杀。
过度营销是一种自我夸大,在不同的阶段会产生不同的后果。
最初的沟通饱和,让观众逐渐失去新鲜感。
从中期来看,饱和度会蔓延,新鲜感变得疲惫,并在厌恶中变得过度。
饱和度继续蔓延,疲惫的感觉完全变成了厌恶。
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第二阶段。
为什么大家对国产车都比较严格?
因为你说你的车有多好,而且好得离谱,那么用户对产品的期望必然很高,这是弄巧成拙; 这个时候,已经有一些人开始使用它的产品,产品的真实水平也逐渐显现出来,而同期的饱和营销也让一些人感到疲惫,所以只要产品的真实水平和营销描述的差距显露出来,可能只需要一天的时间就可以过渡到第三阶段。
结论:国产车更加严格是新现象,早期的国产车普遍较低,其用户对车辆的要求也较低; 如今,国产车不再便宜,其用户对车辆的要求将与同级别的合资汽车相同。 不过,合资车一般都是低调的,而自主车企一般都是过度营销,要求的严格程度与营销描述相等,所以这样的反差是自身原因造成的。
然而,更令人担忧的是,大量国产品牌将进入第三阶段,届时国产品牌车份额很可能萎缩; 在品牌营销上应该更加克制,否则用不了多久就会收获后果。
天河汽车小编,欢迎转发评论。
优质作者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