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二哥研究所第93期
你知道中国汽车市场的韧性有多强吗?
2023年数据先不多说,乘用车协会预测,2024年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将保持乐观,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量有望达到1100万辆,渗透率达40%。 也就是说,每售出10辆汽车中就有4辆是新能源汽车。
但“同行不赚钱”是业内常态,在燃油车时代高企的奔驰、宝马、奥迪,似乎在新能源市场喝汤难喝,怎么了?他们的未来会怎样? 今天我们将从 5 个维度来讨论它。
1、华晨宝马新能源汽车的水平如何?
2. BBA很难拥有相同的石油和电力价格吗?
3、华晨宝马新能源汽车销量不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 为什么华晨宝马新能源转型难?
华晨宝马新能源汽车会怎样?
在燃油车时代,梅赛德斯-奔驰、宝马、奥迪的实力有目共睹,在一定程度上主导着整个汽车行业的技术和设计趋势。
比如我们现在熟悉的空气悬架、LED大灯、恒速续航里程等,都是由奔驰汽车最先提出的。
然而,在新能源时代,BBA已经失去了引领行业发展的能力,2023年中国新能源市场的几场技术大战与他们无关。
不仅如此,他们似乎甚至无法保证销售。
我们先来看一下数据,奥迪表现最好的新能源车型是奥迪Q4 e-tron,几个月月销量徘徊在2000辆; 宝马表现最好的新能源车型是宝马i3,近期月销量突破了6000辆的门槛,但请注意,这是大幅下跌10万元左右后的结果; 梅赛德斯-奔驰表现最好的新能源车型是梅赛德斯-奔驰EQE,2023年最大月销量刚刚超过1000辆。
任何对中国新能源市场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这些数字是遥不可及的。
到目前为止,梅赛德斯-奔驰、宝马和奥迪在新能源市场还没有找到感觉,许多仅有的销量都是大幅降价的结果。
那么,BBA有什么问题呢?
2022年,国内很多新能源厂商都有一个小目标:油电价格不变。
设定这个目标的原因很简单:当时的新能源车型一般都高于同级别的燃油车,它当然具有省油、出行方便等优点,但买车成本太高会直接劝阻消费者,至少要达到同等油电价格, 消费者可能会尝试新能源汽车。
不幸的是,现在是 2024 年初,BBA 还没有这样做。
BMW i3 是宝马 3 系的基准,但它的起价高达 35 美元39万元,比同级别的燃油车贵5万多元; 梅赛德斯-奔驰 EQC 是梅赛德斯-奔驰 GLC 的标杆车型,起价高达 4919万元,比奔驰GLC贵6万多元。
在BBA2023年销售的新能源汽车中,唯一指导价低于同级别汽油车的新能源汽车是EQE SUV,比该车型的燃油版低2138万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BBA重塑第一体系的开始,当然,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区别:EQE SUV是国产纯电动SUV,GLE是纯进口。
那么,为什么华晨宝马的新能源汽车价格要降几万才能分得一部分销量呢?
你还记得“20万C6是老式的,12万C6是成熟稳重”的老命稻草吗? 很多时候,一辆车是否值得购买,汽车本身的产品动力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
BBA也是如此,大幅降价后,油电价格相同,销量自然会回升。
那么,为什么BBA很难实现相同的石油和电力价格呢?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因为销量低,无法稀释成本,导致新能源汽车价格高于汽油车; 由于价格高昂,销售额无法上升。
但问题是,很多国内厂商一开始都达不到同等的油电价格,他们能活下来,为什么BBA就不能呢?
这一切都与性能有关。
国内新能源厂商的逻辑是这样的:先提高产品性能,在这个过程中能承受一定的损失,依靠产品性能吸引用户,获得销售增长,然后用增量价值来弥补之前的损失。
然而,华晨宝马的新能源战略在产品性能上是错误的。
以宝马ix3为例,这是宝马新能源家族中更具代表性的车型,起价高达405万元,但这款车最大续航里程只有550km,最大功率只有210kw,充满电需要45分钟,整个系统单电机,没有四轮驱动系统,没有真皮座椅,甚至360度全景图像都需要选配。
当你对比国产40万级的纯电动车型时,你会发现宝马ix3的这些性能甚至都不是入门级。
到目前为止,华晨宝马的新能源汽车基本紧跟国产高端新能源汽车的潮流,没有一款设计是行业领先的。
因此,直到今天,即使BBA的有轨电车价格大幅下降,从“电比油贵”到“油电同等价格”甚至“油电倒挂”,虽然销量有所增长,但很难从根本上改变。
可以说,如果不是因为过去长期积累的奢侈形象,BBA等新能源产品的表现会更加冷门,而它们最大的优势其实就是品牌。
事实上,华晨宝马的新能源汽车拿出如此惨淡的成绩单,更是“冤枉”,因为它们对电动汽车的抵抗力不如丰田、奔驰EQ系列、宝马I系和IX系、奥迪e-tron系列,虽然卖得不好,但至少拥有不错的产品阵容。
此外,BBA还拥有自己的新能源平台。
其中,梅赛德斯奔驰目前拥有EVA纯电动平台、MFA II平台和未来即将推出的MMA平台。 其中,与EQE三厢车、EQS SUV和EQS三厢车一样,全新国产EQE SUV均来自EVA纯电动平台; MFA II是油电产品快速过渡的平台,主要应用于小型车和EQA等紧凑型车身。 相比之下,梅赛德斯奔驰发布的第二款支持800V增压的纯电动平台MMA是重点,正在开发的全新纯电动C级轿车就来自该平台。
宝马的纯电动车型主要基于CLAR平台,i3、ix3、全球车型i5、i7都是基于CLAR平台,但这个平台兼容燃油、插电式混合动力、纯电动等多种动力模式,换句话说,它不是纯电动平台,宝马新推出的支持800V架构的Neue Klasse纯电动平台计划于2025年推出。
相对来说,奥迪的纯电动平台非常丰富,现阶段纯电动平台包括MLB EVO、J1 Performance、MEB和PPE,前三款已实现量产,其中一汽奥迪e-tron采用MLB EVO平台; 奥迪 RS e-tron GT 来自 J1 Performance 平台,以及保时捷 Taycan。 Q4 e-tron和Q5 e-tron均来自MEB平台,支持800V架构的高端纯电平台PPE是未来的主力军,如即将推出的Q6 e-tron和A6 e-tron。
一眼就不难发现,华晨宝马虽然拥有了新能源平台,但基本比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慢了一拍,而到目前为止,他们支持800V的高压纯电动平台还在研发中。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出现了:为什么BBA的新能源转型如此困难?
首先,这仍然是船掉头的问题。
新能源汽车是一个新生事物,它改变了人们的用车习惯和体验,也冲走了长期形成的第一系统,而BBA作为旧时代的代表,大部分收入都是由燃油车贡献的,这决定了它们不太可能轻装上阵。
其次,他们的竞争对手太强大了。
中国的新能源厂商在技术上没有短板,敢于在新能源市场下功夫,BBA在技术上没有任何优势,所以很难拿出爆款产品。
第三,这与消费者越来越精通汽车有关。
过去,BBA是“奢华”、“舒适”和“科技”的代名词; 但在中国新能源的滚滚洪流下,在中国巨大自尊心的传播下,中国市场的消费者对汽车的意识也越来越强,甚至在不久前参加首届中国智能驾驶大赛的时候,就有普通消费者在谈论“占领网络”这个前沿的专有名词, 这让身为法官的朱锡禅教授惊呼道。
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全球化。
BBA是一场全球性的争夺战,他们不太可能完全被中国市场主导,但问题是中国的新能源市场太特殊了,占据了全球60%的份额,而BBA在面对这种级别的市场时陷入了两难境地;如果你想和中国厂商决一死战,那么全球其他市场呢?
在新能源领域,BBA屡屡败下阵来,这种态度证明他们还是有希望的。
另外,BBA永远是BBA,品牌号召力是国内第一档,只要能拿出性能强劲的产品,还是能得到用户的认可。
要想拿出好的产品,就要加大研发投入,同时给予中国的运营和研发团队更多的自主权,因为这是新能源汽车技术和产品最繁荣的地方。
一个很简单的事实是,你不能根据德国市场的经验来设计新能源市场,11月德国电动汽车销量只有6万多辆,处于中国省级市场的水平。
换言之,在德国市场获得的经验无法支撑一个全球新能源品牌。
要想卷起新能源,就必须经历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恶战。
奔驰、宝马、奥迪开发新能源汽车,一个有开明的心态,两个有充足的资金,三个有品牌的加持,所以希望还是比较大的,但最重要的一点是:关注中国的新能源市场。 想想看,一个占全球市场份额60%的细分市场,这里的趋势不太可能偏离吧?
2月** 动态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