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消费解密!
市场监管部门整理出5个
近年假日消费投诉个案
下面我们来看看有没有踩过的“坑”
案例 1
** “固定价格”和“克价格”。清晰明了
基本事实:
消费者朱女士打电话报告说,她去一家品牌黄金店称了之前购买的16个更换了5克**手链,然后在店员的推荐下,购买了一款时尚的“固定价格”工艺品**饰品。 回到家后,朱女士看了看招牌,发现饰品的净重不到13克,比之前的克数少了不少。 朱女士觉得自己被骗了,说售货员在她买的时候没有告诉她“定价”**和“克价”**的差额。
负责任地消费spring festival
案例分析:
春节期间,**珠宝消费火爆。 由于“固定价格”和“克价”**珠宝之间无法区分,因此有很多投诉。 消费者很难接受“真金”兑换后变成“手工艺品”,付款越来越高,但克重却越来越小。 其实“固定价格”**在做工上会比较精致,主要卖点是“精致”,所以如果按照克重来计算,单价就很贵了。 因此,广大消费者应该理性购买最好的饰品,并考虑自己的真实需求。 在购买或换货**饰品时,应充分了解商家的换货规则,最好与商家书面同意,或拍下当时的换货规则。 经市场监管部门调解,朱女士退回了“固定价格”的黄金首饰,并按照交易规则重新挑选了一件“克价”黄金首饰。
案例 2
注意“必吃的菜”。谨防“比尔刺客”。
基本情况:
有消费者匿名举报,某餐厅消费过程中,收取“餐具消毒费”,商家在消费过程中未尽到告知及免费提供餐具的责任。 消费者提供的餐厅报表上有“项目:餐具消毒费数量2盒小计4**4”的消费量。
案例分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餐饮服务提供者向消费者提供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餐具是法律义务,对餐具收费应当告知并明确标明。 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消费者有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未经消费者同意收取类似“餐具消毒费”的费用涉嫌违法。 经市场监管部门调解,商家立即纠正上述费用,取消上述费用,并将相关费用退还给消费者。
案例 3
预付费消费的甜蜜你无法拒绝的陷阱
预付费消费
基本情况:
消费者孙女士打电话说,2023年春节期间在一家餐厅举办**活动“充1000送500”时,她觉得性价比很高,一气之下充值了1000元,当天消费完卡余额超过1200元。 后来因为工作繁忙,还没来得及消费,现在准备消费的时候,发现店铺已经关门了,当时预留充值的店长**也打不通了。
箱例评论
在重大节日期间,为了增加营业额,一些商家以预付费消费折扣的名义,吸引了不少消费者进入预付费消费模式。 预付费消费很甜蜜,折扣很大,但预付费消费给消费者带来的风险和隐患是无穷无尽的。 消费者在选择预付费方式消费时,必须理性消费,综合考虑,根据实际需求购买预付卡。
案例 4
“仙女棒”即使很小,也是一种烟花
购买烟花爆竹时,需要注意许可证
基本事实:
消费者李先生前来打听有烟花出售,他想买烟花,就拿来了自己买的三捆仙棍,想看看有没有合格。
仙女棒,冷烟花这也是烟花
案例分析:
烟花爆竹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由于烟花爆竹制品质量不合格、不当等原因,不时发生人身或财产损失。 消费者在购买烟花爆竹时,应到第一部门批准的销售点购买,看烟花爆竹销售点是否具有《烟花爆竹经营(零售)许可证》和《营业执照》,仔细核对产品的标识,索取并保存购物发票。 每个人都应该牢记一个知识:冷光烟花(仙女棒等)也是烟花。
技巧:
购买烟花爆竹时,应前往合法的销售点,同时,燃放时要注意避开禁燃区。
案例五
不要眼花缭乱
牢记理性消费
基本事实:
消费者张先生在某企业的宣传中看到了某民宿的预订券,他买了,因为觉得性价比相当高。 优惠券建议周五和周六加价200元,他对此毫不怀疑。 随即,他打算预约春节档,但都失败了,商家商量后,他说春节期间不能用优惠券。 消费者可以在美团住宿、飞猪住宿等平台上看到该房可以在同一天预订,他认为该民宿存在故意行为。
不要冲动消费理性是关键
个案研究:
春节期间,各种平台和商家都会推出各种红包、优惠券、购物券等,但使用规则多样且隐蔽,消费者往往无法分辨。 消费者在付款前应详细了解活动规则,尤其要注意商家的信息、时间限制、限制等。 如有需要,可以提前向店家询问使用规则,警惕商家的行为,尤其要了解是否有其他附加条件。 同时,根据自身需求,坚持理性消费,选择真正喜欢、适合的产品。 在上述案例中,经市场监管部门调解,民宿同意在春节期间为消费者预订房间,并督促某企业在促销中的预订券上明确注明:春节期间不能使用该字样。
市场监管部门提醒消费者科学、文明、理性消费。 无论您在哪里购买商品和接受服务,都必须保留消费券,而有效的消费券是消费者维权的重要证据。 如果发生消费者纠纷,可以先与运营商协商解决,协商失败可以拨打021-12315或登录全国12315平台投诉。
12315 守护你的身边
供稿人:崇明区市场监督局。
以下是其中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