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4年以来,企业向港交所提交IPO申请的数量呈上升趋势,香港IPO市场有望进一步复苏。
根据港交所资料**,截至2月20日,自2024年以来,共有28家公司向港交所递交申请,其中14家在1月,14家在2月至今。
在2024年提交给香港联交所的28家公司中,几乎都是内地企业。 事实上,近年来,内地企业一直是港股IPO市场的“主力军”。 据港交所资料显示,2024年在港**市场上市的5家公司中,有4家公司位于内地,IPO募资总额为15家4亿港元。
业内人士认为,香港IPO申请的复苏,不仅是由于全球经济的复苏,更离不开香港联交所和监管机构在提高市场透明度和监管效率方面所做的努力。
合成 |香港交易所,中国风电通讯社 ** 新闻
编辑 | echo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交易建议
近年来,内地企业日益成为香港IPO市场的“主力军”。
根据香港联交所数据显示,2023年共有73家公司将在香港**市场主板上市,其中68家将通过首次公开招股(IPO)上市,2家将通过介绍上市,另外3家将从创业板市场转入主板。 其中,来自内地的企业有65家。
此外,自2024年以来,从A股转投港股的公司数量有所增加,目前已有4家内地公司在“停止”A股后申请在港交所上市。
具体来说,晶科电子在2019年曾尝试在科创板上市,但不到半年就撤回了申请材料。 此外,同日在港交所递交申请的华豪中天、太美医疗也寻求在科创板上市。 其中,华豪中天经两轮询价,于2023年5月撤回上市材料; 太美医疗于2023年3月在上市委员会的审查过程中被否决。
备受市场关注的餐饮品牌“米雪冰城”公布了2022年A股招股说明书,拟在深圳主板上市。 不过,在2023年全面注册制度实施后,米雪冰城并未参与翻译申报。
一些公司已转向香港市场进行首次公开招股,因为香港市场对融资的限制相对较少。
受惠于香港联交所对生物科技公司实行的包容性上市政策、全球创新药市场的蓬勃发展,以及A股IPO分阶段收紧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创新药企选择在香港上市。
在今年提交给香港联交所的公司中,有7家生物医药赛道公司,包括浙江通宇康药业有限公司、杭州久源基因工程有限公司等。
未盈利及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在香港上市,亦备受市场关注。 自香港法例第18A章生效以来,已有多家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据市场统计,截至2023年底,共有63家无利可图的生物科技公司在香港上市,共募集IPO资金1202只5亿港元,占过去六年香港所有新上市的医疗保健公司(2649家)。4亿港元)。9%。
有业内人士认为,允许无利可图的生物科技公司在香港上市的规则,未来将继续发挥作用,吸引更多企业赴港上市。
上海某投资银行人士表示,药企在香港上市,不仅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元化的投资选择,也进一步提升了香港资本市场在全球创新医药领域的知名度。
2023年,港交所将在《主板上市规则》中新增第18C章,特别惠及新一代资讯科技、先进硬件、先进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食品及农业新技术等领域的新专业科技公司,让其以较低的市值及研发开支比率申请香港联交所上市。
同年11月,港交所刊发经修订的指引信,容许新申请人的现有股东(包括首次公开招股前投资者)及相关投资者在若干指明条件下认购或购买新股,即「双重参与」。 同月22日,香港联交所FINI新股IPO结算平台正式上线,新股从定价到开盘时间由5个工作日缩短至2个工作日,大大降低了上市前新股**变动的风险, 也提高了市场的整体运营效率。
今年1月31日,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2024香港资本市场论坛”上表示,香港政府目前正在积极与内地相关监管机构商讨,加快批准企业在港交所上市的进度。 同时,他强调,正与内地监管机构密切协商,加快相关工作,以吸引更多优质内地及国际企业来港上市及集资。
通过各种措施,香港IPO市场有望在2024年逐步复苏。 咨询机构德勤(Deloitte)在《2023年中国大陆及香港IPO市场回顾及2024年展望》中表示,看好2024年香港新市场的表现。
该机构在报告中指出,当来自欧洲、美国和中东的资金重新部署到亚洲时,香港联交所推出了一系列新的资本市场制度、改革和营销推广措施,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促进市场流动性的措施,并有望帮助提高市场估值, 香港的新市场将很快再次活跃和强大。
毕马威亦在《2024年香港IPO市场展望》报告中指出,香港将在2023年迎来一系列策略性上市改革,例如引入第18C章针对专科科技公司,这将有助于提高各专科科技公司在香港上市的兴趣。 创业板上市改革将为香港和大湾区的高增长和优质初创企业和中小企提供新的融资选择,从而提升创业板的吸引力,并符合香港支持中小企发展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