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美联社2月4日(杨斌编辑)。在中国的债券市场,高收益债券的时代可能一去不复返了。
高收益债券市场迎来了最后一章......本系列我们见证了高收益债券市场的双周成交额从2021年初的200亿美元上升到2022年底的500亿美元峰值,然后从2023年9月中下旬继续下降,目前达到48亿美元的历史低点。 华创固定收益在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中如是说,这让市场参与者感到相当情绪化。
去年四季度以来,在“一揽子债券”**的带动下,以城投债为主的高收益债券市场大获全胜。 然而,收益率下降导致高收益债券存量和交易规模大幅收缩,近两周高收益债券总成交额仅达到48亿元,处于历史最低分位水平。 机构基本一致认为高收益债券市场将继续收缩,但在此背景下,高收益债券投资者仍有多种选择,短久期沉没和长久期策略或将并存。
高收益债券指数去年上涨10%,近期成交量跌至历史低点
2023年,高收益债券表现优异。 据评级机构中国诚信国际统计,受惠于信用风险释放放缓、高息支持以及利好债务政策带来的利差压缩,中诚信国际高收益债券财富指数全年累计**1076%,明显优于中国债券(5%)。02%)和信贷财富指数(4.)。69%);按季度计算,高收益债券财富指数的收益率是有序的。 28%,第四季度资本收益强劲。
同时,高收益债券交易活跃度增加,尾部交易规模增加。 2023年,收益率在6%以上的高收益债券累计成交量为455万亿元,同比增长24%10%。约90%的交易为城市投资债券,山东、天津的交易规模在7000亿元左右,是市场信用下沉的热门领域。 绝对净价格偏差在2%以上的交易集中在山东、云南、贵州等地区。 去年,收益率在10%及以上的尾部交易规模增加了47笔21%,交易占比提高087个百分点对9个百分点54%。非城市投资企业方面,金地集团、碧桂园地产、旭辉集团高收益债券交易活跃。
然而,在“一篮子债券**”的推动下,城市投资收益率下降导致第四季度高收益债券存量和成交规模大幅收缩。
据华创固定收益周冠南团队统计,9月以来,高收益债券交易额明显下降。 近两周加权交易收益率高于8%,剩余期限超过半年的高收益债券总成交量为486亿元,处于历史最低分位数水平。 此外,高收益债券成交价主要高于面值的90%,近两周低于面值90%的交易金额仅为1617亿元,占总营业额的66%。
华创固定收益团队指出,随着春节临近,近两周在化学债政策持续解读和资产短缺下,高收益城投债收益率进一步回落至非高收益债区间,目前现有城投高收益债规模较往年大幅缩减, 城镇投资高收益债券对应交易规模达到202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房地产高收益债券或受经营性房产贷款、房地产项目白名单等融资支持政策影响,交易规模有所下降。
高收益债券市场或继续收缩,短期下沉和长期策略并存
随着“一揽子债券的推进”和资产短缺的持续,以城投债为主的高收益债券市场将持续萎缩基本是机构的共识,但对于高收益债券市场收缩的影响和未来高收益债券的投资选择,存在不同的看法。
值得注意的是,华创固定收益是市场上为数不多的定期发布高收益债券研究报告的固定收益团队之一。 自2021年以来,其高收益债券市场观察系列每两周更新一次,见证了高收益债券市场双周成交量从2021年初的200亿元上升到2022年底的500亿元峰值,然后持续回落至2023年9月中下旬以来的历史低位。
华安固定收益首席执行官闫子琪指出,高收益城市投资债券规模缩减的直接影响在于,市场投资者的决策将逐渐趋同,虽然可以提高各类债券的流动性,但也很容易在特殊时刻引发“踩踏”事件。 随后,随着化学债券政策从实施到实施,并最终发挥作用,高收益债券规模短期内或将保持下行趋势。
展望未来,另一位券商固定收益分析师对财联记者表示,短期内,在城投债政策持续下,城投高收益债存量或将逐步压缩。 高收益债券市场还包括民营企业地产债,随着民营地产债融资渠道受阻或将逐步退出信用债市场,整体高收益债市场存量或会继续减少。
闫子琪建议投资者继续采取短期沉没策略,探索1-2年内有回报的领域或实体; 从中长期来看,要提防导致波动的基本面、技术面和财务因素,尽量降低可能的估值风险。
华创固定收益团队表示,在城投短期收益率持续下降、高息城投债减持的背景下,通过延长久期获取收益可能更为普遍。 目前市场已开始将久期延长至2年,各等级的2-1年期利差已全面压缩,3-2年期利差自11月中旬以来也略有压缩。 考虑到过去2-1年期利差压缩后,3-2年期期压紧后,后续久期可适当延长至2-3年,赢取收益。
中国诚信国际建议,风险偏好较高的投资者可关注高收益房地产债券,利好政策下市场情绪高的高收益房地产债券存在短期交易机会。 但在房地产市场供需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下,政策实施的效果和可持续性仍有待观察,并密切关注已完成债券展期的房地产企业再次遭遇雷暴的风险,以及尚未脱离危险但债务期限压力较大的房地产企业的债务延续风险, 以避免影响市场信心的个别信用风险事件。
财经美联社杨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