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6日,淮海战役打响。
华东野战军作为黄百陶兵团各纵队,直接推进到新安镇一带作为切断黄百涛与李密军团联系的纵队,以及阻挡可能前来徐州东援的敌人的山东军团,分别向郫县、汉庄、台儿庄一线推进。
中原野战军主力和华东野战军两个纵队在商丘地区逼近刘如明师。
11月5日,黄柏涛参加了顾祝通在徐州召开的作战会议,并于同日下午返回兵团总部驻地新安镇。
按照计划,军团也应该在6日开始向运河以西收缩,但南京的“国防部”命令黄百涛等待第44军从新安镇的海州向西撤退。
因此,它被推迟到7日上午,主力(第25、64、44、100军)开始向西撤退,第1(第63军)通过头济和尧湾以西渡过运河,作为军团的侧翼掩护。
8日,兵团司令部和两个兵团渡过运河,其余的也进入了炮车和运河站地区。
不知是疏忽大意,还是麻痹和低估了敌人,还是惊慌失措,黄百涛没有在运河上再建一座浮桥。
结果,五万多名兵民从隋九区撤退,连同兵团六万多名官兵,车马无数,行了100多里,都要通过运河的铁桥。
由于黄百涛的军团于7日上午从新安镇撤退,华东野战军主攻该军团的纵队未能在新安镇俘虏敌人。
第4、8纵队攻占郫县、潭上,先头部队开始渡过运河。
第7、10、13纵队攻占汉庄、万年门,包围台儿庄。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黄百涛的军团行动迅速,如果战场上没有出现阻碍军团西退的大事,那么这支军团很有可能在徐州附近萎缩。
在这危急关头,何继峰、张克霞按照与人民解放军研究制定的方案,在绥靖三区共率领一个军部两个师、三个半师30,000人在嘉旺和台儿庄地区起义,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行列。
这次起义来得正是时候,完全出乎蒋介石和刘志的意料,南京震惊,徐州惊慌失措。
通过台儿庄、嘉王南下的解放军(PLA)不仅能逼近徐州,还切断了黄百涛军团西退徐州的退路。
**说:何、张的起义是淮海战役的第一次大胜利。
何、张的起义是中国共产党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 第3绥靖区司令员为冯志安,辖第59、77军,共4个师。 这个部门的前身是冯玉祥的西北军的一部分。
众所周知,蒋介石对待非后裔军队,一直都是漠视、分化、分化,直至被吞并。
在这场内战中,蒋介石不得不动用这些杂兵,但他也担心他们会有不同的意图,他时刻保持警惕。
淮海战役前,冯志安兼任徐州城防司令员,部队驻扎在徐州。 蒋介石觉得冯氏的部队不靠谱,就调到临城、枣庄、嘉旺地区。 徐州城防司令员改为李密。
冯氏公安部广大官兵对蒋介石的消灭异见政策极为不满,眼看战局日益恶化,更不愿意为蒋介石当炮灰。
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开展了拉拢冯氏公安部的工作。 该部的两位副司令何继峰和张克霞都是中共的秘密老党员。
他们在军队中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团结了一批进步分子。
2024年11月初,华东野战军派出第13纵队联络长秘密进入第3绥靖区前沿指挥所,与何继峰、张克霞等人加紧起义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于11月8日,即战役开始后的第三天,召开了战场起义。
刘志得知华东人民解放军主力多向徐州推进,他和张氏率兵起义后,认为解放军的目的是夺取徐州,对徐州沦陷深感恐惧, 因此,他在11月9日采取了以下紧急措施。
1)命令李密兵团在徐州东北部的大湖站、景山埔站、茅村站一带集结;命令黄百涛兵团在徐州东南、徐山村、潘塘、六铺围一带集结。
2)命令邱清泉的军团留在徐州以西的黄口地区。
3)命令孙元良军团主力从孟城地区集结到苏县、富里吉剑地区。第四绥靖区的刘如明率领主力驻守怀远,第一部分部署在定远、凤阳地区。 孙元良军团第99军留在蚌埠。 “镇压将军”直辖的第96军在临淮关集结。
4)第72军立即加强了徐州的驻军。
从以上措施可以看出,此时刘志还没有确定解放军主攻方向。 这正是解放军贯彻落实解放军提出的措施,巧妙部署围攻徐州的局面所取得的效果。
华东野战军发现黄百涛军团西退后,立即调整部署,命令各纵队追击阻挡进攻。
要求山东兵团迅速越过绥靖第三防区,直奔陇海铁路,攻占曹八济、大旭家、员山一线。
第 4 和第 8 纵队应迅速占领运河站。 第1、第6、第9纵队应向西追击陇海铁路及其南侧。
江淮军区第11纵队和两个旅通过苏河、涂山镇向大蜥甲方向推进,打通与北路纵队的接触,共同拦截向西撤退的敌人。
苏北兵团南渡陇海铁路,改道至宿迁、大王基、双沟镇,向徐州东南推进,从侧翼绕道,拦截向西撤退的敌人,威胁徐州。
11月9日,苏羽、陈世宇、张震等人下达《歼灭黄柏涛兵团政治动员令》,号召全军攻坚克难。
11月9日,黄百涛的兵团大部分渡过运河,不等后方两个团渡河,就匆匆炸毁了铁桥,毁掉了船只,阻止了解放军的追击。
当晚,4只军用刺猬聚集在庄卫地区。 这时,黄百韬以为危险已经过去,他给蒋介石和刘志打了电报,说:“靠着德伟君佐,幸好没有被敌人算计。 ”
黄百涛决定整顿年庄卫一带。 他知道,虽然他已经渡过了运河,接近了徐州的主力,但他并没有逃脱毁灭的厄运。
在黄百涛军团整编的那一刻,华东野战军已经从四面八方逼近。
10日,山东兵团渡过不老河,以极快的速度南下,第10纵队强攻徐州东北部东河村,第7纵队控制大徐家至山吉地区,第13纵队在龙海路攻占曹八集,切断了黄白涛兵团撤退到徐州的道路。
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苏羽说:“只要我们在嘉旺多呆四个小时,我们的战机就会丢失。 ”
第4、第8、第6、第9纵队迅速通过各种手段渡过运河,向黄军团发起猛烈进攻。
到11月11日,华东野战军已将黄柏涛兵团4个兵团包围在以年庄卫为中心的南北3公里、东西6公里的区域。
第1纵队和第9纵队在尧湾地区歼灭了第63军。 13日,苏北兵团在大王集歼灭了从遂宁向西撤退的第107军(军部和1师向程投降)。
蒋介石得知黄柏涛的军团在西行途中被解放军追击阻挡,深感不安。
他对刘志“先巩固徐州,以强大的兵力进行目标有限的机动攻击”的基本方针极为不满,认为过于被动。
11月10日,蒋介石决定:集中全部兵力,首先在运河以西、徐州以东寻找敌人。
蒋介石还在11月10日13时给黄伟发了一封电报:“我们要赶在13日之前赶到指定地点。 ”
11月12日,原第9绥靖区司令员李延年率部队人员到蚌埠设立指挥所,14日,在南京“国防部”的命令下,指挥第96、99集团军,以及从东北撤退的第39、54集团军, 并组织他们组成第6兵团,从蚌埠向北进军。刘如明的部队奉命改名为第8兵团。
这样,蒋介石改变了11月6日将兵力集中在徐州和蚌埠之间的计划,将全部兵力集中在徐州附近。
蒋介石想要实现上述决定,其中一个关键是黄百涛的军团能够坚持住,第二个关键是前来徐州东援的邱清泉和李密军团行动迅速,能够如期与黄百陶会合。
11月13日,蒋介石严令刘志和杜玉明全力东进,趁夜冲进去。
在蒋介石和刘志匆匆调整部署的同时,中共军委和军委也作出了许多重要指示,作出了非常重要的决定,以赢得这场空前的南战胜利。
** 有人指出,中原野战军主力的首要任务是攻占苏县,切断徐邦路。
为此,他于11月10日、11日发出三封电报,确保自己不顾一切,集中全力(中原野战军主力四纵队、华东野战军两纵队)“攻占苏县,歼灭孙远良,控制徐奔段, 切断敌人的退路,越快越好。 ”
中原野战军主力的第二项任务是“以苏显为中心,控制整个徐邦防线,防止徐敌南逃,当他南逃时,与华野合作,彻底歼灭徐敌”。 ”
**指出,华东野战军的首要任务是阻止邱清泉和李密的军团东上,彻底歼灭黄柏涛的军团,然后视势而定,引诱邱、李巍攻占徐州。
** 相信在与黄百涛军团作战时,要集中兵力,先解决第25、44、100军,离开黄柏涛军团司令部和第64军,引诱邱和李东进。
然后,以魏国庆和**两组人,自东向西包围了邱、李,趁势猛烈进攻,歼灭了其中一人,在徐州与邱、李之间构成了阻挡阵地。
同时,中共决定组建由粟裕和五位同志组成的总战线委员会。
在可能的情况下,召开五人会议讨论重要问题,常设三人当场处理一切事宜。 小平同志是总战部书记。
成立统战委员会,负责淮海战线一切事务,由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统一指挥,是中国共产党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保证了淮海决战在组织领导上取得全面胜利。
金浦铁路徐(周)奉(港)段是徐州“宗宗”的陆路交通专线,也是南京的大本营。
海州、连云港解放后,龙海铁路被切断,徐州“打剿将军”,切断海上交通线,这条陆上交通线的作用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一旦被切断,徐州地区的国民党军队将陷入粮弹耗尽、无路可走的困境。
苏县位于徐州以南75公里,蚌埠以北90公里处,是南北交通的关键点。
刘志和杜玉明也深知苏县战略地位的重要性。 然而,当他们对部署进行几次调整时,他们并没有部署强大的驻军。
他们万万没想到,解放军会直接攻占苏县,切断徐邦防线,从而在徐州制造歼灭国民党军队的有利局面。
因此,当时只有25军1个后方师(第25师)负责守卫苏县,一个交警总队和一个交警大队,共1个30,000人。
11月7日,以*、*为首的中原野战军主力在商丘东南章公店地区歼灭了绥靖区第4近卫军第68师第181师,绥靖区主力已于11月初撤出商丘。
11月10日,**乘车从河南西部中原军区司令部赶往永城以北会合。 他们按照***关于快速攻占苏显的指示,制定了徐邦防线的作战计划。
11月12日晚,徐邦线开始运营。 此时,孙元良军团的主力已经运往徐州。 第4纵队在嘉沟地区仅歼灭了第41军和第122师后方的3400多人。
14日,第4纵队等部队歼灭了闽井区第3区和民县第37师未参加嘉旺起义的数千人。
15日,邱清泉以两个师的兵力进攻第4纵队的阵地,但被击退。
中原野战军第3纵队于11月12近宿县,13日包围苏县。
刘志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惊慌,当时打电话给刘如明,说城里的兵力薄弱,要尽快派兵北增援。
早在11月初,刘如明的部队从开封、商丘经徐州前往蚌埠时,刘志就当面告诉刘如明:无论如何,都要留下一个师来代替第148师守卫苏县。
刘如明答应答应了,但部队却马不停蹄地直奔蚌埠,苏县没有留下一个士兵。 如今,素县已经陷入了重重围困,刘如明怎么可能愿意跳进火坑?
15日凌晨,第3纵队等部队攻占苏县四关,17时攻城墙,次日3时全歼守军,俘虏国民党军金浦路中将、苏县最高统帅张继武, 并缴获了大量**弹药等军用物资。
与此同时,豫皖苏军区独立旅、师级部队、河西军区部队占领古镇,摧毁了草村至古镇铁路近百公里。
中原野战军在徐邦一线的胜利,特别是一举攻占苏县,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切断了徐州“打剿将军”的唯一补给线和唯一的陆上撤退路线,将徐州主力困在孤立阵地。
控制苏贤,有利于阻挡南方各界援军,确保徐东歼灭黄百涛的军团将徐邦地区的国民党军队分成南北两大势力,有利于日后集中兵力逐一歼灭。
国民党军队在徐州的撤退路线被海陆切断后,为人民解放军在徐州附近就地歼灭刘志集团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 解放军淮海决战的胜利格局已基本确定。
11月5日,黄维军团主力(第10、14、18军)从唐河、南阳集结在鹊山、驻马店一带,第85军在湖北广水、华源一带集结。
在此之前,黄伟的军团在豫西解放区“扫荡”,企图破坏解放区经济,将中原野战军留在河南西部地区,但一无所获,全都失败了。
11月14日,黄维军团主力到达阜阳地区。 由于沿途人民解放军和民兵的袭击和骚扰,桥梁和道路遭到破坏,部队行动缓慢,特别是快纵队和重型装备刚刚抵达新彩以西地区。
黄伟担心缺少快纵队会给作战带来困难,于是让刘志派一个工兵部队去帮忙修桥修路。
刘志回电说,因为金浦路被切断了,徐州的工程兵无法南下,所以还是要想办法。
11月18日,黄伟的军团进入蒙城地区。 此时,徐州以东的年庄卫之战已进入决胜时刻,黄百涛的军团即将被歼灭。
蒋介石严令黄伟赶紧冲进去,把力挽狂澜的希望寄托在这张“王牌”上。 不过,在黄维的军团面前,中原野战军早已做好了战斗准备。
中原野战军徐奔防线作战胜利后,**于11月16日决定以第1、第2纵队阻挡蒙城东西地区的正面进攻;以第6纵队为指挥陕南第12旅约3万人,组建突击队,设在舞阳,拟建黄维兵团侧翼。
第3、第4纵队约5万人,组成第二突击队,位于苏县西南,要么与黄军作战,要么与刘如明的部门作战。
此外,第9纵队指挥位于天浦铁路宿县至古镇之间的豫皖苏军区独立旅,阻挡从蚌埠向北推进的敌人。
黄维的军团被中原野战军的混战、侧翼、封锁所破坏,无法第一时间赶到徐奔战场参战。
刘志评论说,这是徐肛之战失败的原因之一。
黄百韬落入包围圈后,将四个兵团部署在以念壮为中心的10公里纵横区域,利用李密兵团原本搭建的防御工事,组成群守阵营,强化村村,在空军掩护下顽强抵抗。
年庄围位于龙海路以北,运河以西,周围环绕着一组大小不一的村庄,每个村庄由几栋群屋组成。
为了防止洪水泛滥,房屋建在离地面两三米的土台上,平台之间有许多洼地和池塘。 大村庄也有深深的圆形护城河,村庄的外面是平坦开阔的土地。 这种地形有利于防御,不利于攻击。
华东野战军根据整个战场的情况,决定组建5个纵队(第4、6、8、9、13纵队)的突击群,由陈时宇指挥黄军。
采用7个纵队组成阻击增援群,其中第7、第10、第11纵队由王建安和**指挥,位于后济、林通山至大楠家一带,进行正面防御。
以卫国庆、季洛指挥的中原野战军第2、第12、南鲁纵队和第11纵队,逼近徐州东南,包抄邱清泉和李密的军团向东第一纵队位于单集区域作为储备。
从11月12日开始,突击队对黄百涛的军团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第9纵队自南向北攻击年庄卫站和驻地以南村庄的第44军,第8纵队自东向西攻击年庄卫和吴庄以东院落的第64军。
第4纵队自北向南攻击年庄卫以北的小雅庄和尤家湖第25军,第6纵队自西向东北攻击彭庄、河台子地区第100军主力,自西向东攻击第13纵队。
纵队不顾**,继续进攻,以期取得速胜,在三五天内结束战斗。
但由于进攻部队从猛烈追击转为进攻仓促,各项准备工作不足,因此连战三天的攻势相当大,进展不快。
11月14日傍晚,苏羽在年庄卫以南的涂山镇召开各纵队突击任务指挥员会议,学习总结这几天战斗的教训教训,决定集中共80门榴弹炮、野战炮兵、 和山炮组成三个炮兵群,支援攻击部队。
同时,确定由王建安统一指挥突击群,继续围剿歼黄军团邱、李氏军团的三个纵队正面阻击,由宋世伦和刘培山指挥。
15日,突击群各纵队调整部署,组织炮火,准备再次进攻。
蒋介石为了挽救黄百陶的军团,一方面命令黄百陶坚守相援,另一方面命令刘志和杜玉明完全集中兵力,向东推进。
于是,杜玉明指挥邱清泉、李密5个军约16万人和40多辆坦克,在空军的配合下,于11月12日开始东进增援。
华东野战军第7、第10、第11纵队在苏北兵团的配合下,在徐东地区进行了英勇的阻击行动。
旭东抗战是淮海战役中解放军规模最大、最激烈的防御战,其胜负直接关系到能否歼灭黄柏涛的军团。
邱黎兵团的出发点在念庄以东40公里处,阻击兵团只能在东西方30公里的区域内进行防守。
这一带,除南面有鼓山、狼山等海拔200至300米左右的小山丘,北面有一座海拔100多米的小山丘外,均为平坦开阔地,有利于坦克移动。
根据这样的地形,阻挡部队依托丘陵和村庄,构筑了若干阻挡阵地,采取集中纵深、梯队式的配置,进行防御防御。
11月13日,邱、李兵团猛攻1天,先后占领了大庙、远山线和银山、胜山、东庄线以西的解放军阵地,前进约3至6公里。
杜昱明估计,按照这个速度,他可以在一周内到达年庄伟,加入黄百淘。 邱清泉的估计更为乐观。
然而,14日,邱、李军团遭遇顽强抵抗,仅向前推进约两公里,**数千人,5辆坦克被歼灭。 嚣张跋扈的邱清泉泄了气。
在正面突击的同时,刘志和杜玉明还动用第74军和骑兵旅,绕道解放军左翼,穿过潘塘镇,向双沟、丹吉方向绕道。
第74军一出动,就遭到华东野战军苏北兵团的正面攻击,在潘塘镇一带歼灭了一个营。 在那之后,军队进入了壕沟。
11月15日,华东野战军暂停对黄百涛军团的进攻,徐东阻击部队和徐州东南苏北军团纵队也停止进攻,略有后退,引诱邱、李军团大胆向东推进,从而在歼灭黄柏涛军团后, 他们可以迅速包围并歼灭邱和李军团。
解放军的上述举动,确实促使刘志和杜玉明作出错误判断,认为解放军“有彻底溃败的可能”,决定追击宿迁至汉庄的运河线。
蒋介石接到消息后,激动不已,徐州大街小巷到处都是口号、鞭炮、业绩展示。 刘志还给各方发了电报,宣传“徐东的伟大胜利”和“潘塘的伟大胜利”。
南京、上海的报纸、广播电台也忙着挥舞着舌头,大张旗鼓。
远在华盛顿的顾维钧听到这个消息后,在11月18日的日记中写道:“这是一次非常及时的胜利。 ”
其实,解放军的将领们最清楚所谓的徐东胜利是什么,在他们看来,这不过是一场可怜的闹剧。
当邱清泉向他汇报“大胜”时,杜玉明也颇为激动,可是越想越不对劲,他觉得自己掉进了苏羽的圈套。
杜玉明越想越害怕,夜里已经黑了,他看着窗外漆黑的天空,想着自己即将面临的命运,忍不住颤抖。
身后的邱清泉疑惑道:我们明明赢了,杜科长怎么战战兢兢?
几天后,邱清泉才明白杜玉明战战兢兢的原因。
没过几天,黄百涛就被打败自杀了,军团被歼灭了。 正在东进的邱、李军团刚刚进入大朩甲地区,距离年庄卫还有二十公里,眼睁睁地看着黄百涛的军团被歼灭,无奈之下。
11月25日,蒋介石严厉斥责刘志等人:“调查徐州战役,我军东进军行动迟缓,没有完全执行命令,导致友军全军覆没。 ”
在为期10天的阻击战中,华东野战军的阻击部队歼灭了近万名邱黎兵团,歼灭了数十辆坦克,确保了围剿歼黄百涛兵团的胜利。
国民党军队“消耗了12万多发各种炮弹,每天前进不到1公里”。 蒋介石坦言:“这种消耗和浪费,无论结果如何,对我们革命战士来说也是一大耻辱。 ”
经过解放军的不断进攻,到17日,第100军已基本歼灭,第44、25军也已超过一半,第64军损失了约五分之二,整个军团只剩下4个师左右。
食物和弹药稀缺,大多数士兵都以马肉为食,因此情况非常困难。 当听到大蜥甲方向传来隆隆的炮声时,官兵们兴奋极了,以为援军已经到了。
但当他想看穿的时候,却没有看到一丝援军,面对的是人民解放军日益强大的攻势。
黄白涛叹了口气,左右说道:“如果李宓有邱清泉的实力,破围还是有些希望的,但现在已经没有希望了!”
为了最终歼灭黄百涛的兵团,**王建安决定“先夺取年庄威,歼灭黄百涛的兵团司令部,然后趁着胜利分而歼灭第25、64军的残余部队”。 ”
第8纵队奉命在年庄威、三立庄以东大小院落一带进行佯攻,对第64军进行剝剿,主力由年庄东南向西北进攻。
第9纵队自南向北进攻;第4纵队攻占年庄威以北的小雅庄后,以强大的兵力从西北向东南、自西向东进攻年庄威。
第13、6纵队在总攻前攻占了年庄卫以西的黄滩,随后主力在年庄卫西、西南集结作为预备队。
同时,所有参战炮兵部队(共80门山炮、野战炮、榴弹炮)都归特种兵纵队司令陈瑞廷指挥。
同日,陈瑞霆制定了动炮攻打庄卫的计划。 特种纵队的炮兵和每个纵队的炮兵被编成三个炮兵组。
第1炮兵群驻扎在年庄威东南钱上甲与莘庄之间地区,支援第8纵队的进攻。
第2炮兵群驻扎在年庄卫西南的板桥、黎庄一带,支援第9纵队的进攻。
第3炮兵群位于年庄卫西北部的刘威子、旺庄、黄潭附近,支援第4纵队的进攻。
16日晚,解放军炮兵群开始火力迅猛进攻,壮威周围一片火海。
按照设防阵地的战术要求,每个纵队每晚逐点进攻,目标是攻占一两个村庄,歼灭敌人的一个团或一个师。
激战一直持续到19日拂晓,攻占了年庄卫郊外的村庄。 同日20时,第8、9、6、4纵队向庄卫发起进攻,到20日拂晓时,守军全歼。
黄百涛调入大院,指挥64军和25军残余部队进行最后抵抗。
21日晚,第4、8、9纵队组织连续进攻,直到第二天黄昏,歼灭了敌人的残余部队。 黄百涛被杀。
临终前,黄百韬对二十五军副军长杨廷彦说:“我有三个疑惑:我为什么这么傻,在新安镇等四十四军两天?我在新安镇等了两天,怎么不知道要在运河上建一座军桥?既然李密的军团将来要东攻救我,为什么不先掩护我在曹八己附近西退?”
这既是对自己指挥失误的检讨,也是对蒋介石、刘志作战指导失误以及国民党军队内部欺骗和不合作的忏悔。
人民解放军对黄柏涛军团的全歼,无异于斩断了刘志集团的一支右臂,战场上双方兵力的对比,使解放军成为优势,牢牢掌握了战役的主动权。
刘志坦言:“黄军已经灭亡,所谓徐奔之战的命运已经注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