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冷空气影响下,我国江南、华南等地将继续经历常年“39”和“49”期间的寒意。 今年冬天以来,多地刷新新低,最低气温0线甚至会到达贵州南部到华南北部,这也意味着全国约百分之九十的土地将被“冻结”。
不少网友吐槽,“一出门,就进了冰箱的冰柜层”,“这里的太阳就是冰箱里的光”。 那么,问题来了,今年不是“最热的一年”吗?为什么冷空气仍然这么强?近日,国家气候中心进行了一次“硬核”科普。
冷却。 广东在冬天成功了吗?
12月16日,广东清远连州也迎来了2024年冬季第一场雪
近日,广州降温明显,市民出行套餐紧张。
最新冬季进展图显示,截至12月19日,冬季最前沿已到达长江南部和贵州南部,冬季覆盖全国四分之三以上的土地,在季节区域占据主导地位。 北方大部分地区已经是深冬,湖面结冰,积雪难以清除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在刚刚过去的寒潮过程中完成了秋冬过渡,江西、浙江、湖南等省份大部地区集体进入冬季。
而中国南方的大部分地区距离真正的冬天还有一段路要走。 不过,未来几天,粤北、广西北部、福建等地可以短暂体验到冬天的气息,24日海口最低气温将降至8级,或将经历今年冬季以来最冷的时刻。
原则。 西风急流减弱,冷空气向南移动。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此前的**数据,今年冬天大部分地区气温接近全年同期或最高,那么为什么暖冬这么冷呢?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的说法,在谈论某一年或某月的温暖时,它不是由单一的天气事件决定的,而是通过比较整个时间段的平均温度,是明显高于还是低于历史同期。 比如今年秋天的11月3日至7日,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了寒潮天气过程,这一时期的气温断崖式下降,远低于历史同期,但如果算上整个秋季的平均气温,发现是2024年以来的最高值, 所以这是“最温暖的秋天”。
那么,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为什么秋冬季节的冷空气如此强烈呢?
据分析,由于赤道与极地地区之间存在巨大的温差,这种温差导致极地圈周边形成强烈的西风,称为西风急流。 西风急流就像一个“栅栏”,限制了来自极地地区的冷空气。 如图所示,稳定的极地涡旋被一股强大的西风急流限制在北极地区,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其变暖速度是全球速度的2-3倍。 随着北极变暖,北极与中低纬度温差减弱,难以保持强西风急流,极地涡旋中的冷空气变得“躁动不安”,更易向南移动。
来自北极的冷空气温度远低于我们居住的中低纬度地区,从而形成曲线状的图形,反复的寒潮使人感到“冷寒”。
分析。 周期性的冷空气活动更为频繁。
映射由腾讯的混合模型生成。
全球变暖是全球气温变化的总体趋势,不是针对特定地区或短时间的。全球变暖与极端寒冷天气并不冲突,极端天气在变暖的背景下更为频繁。
根据历史资料统计分析,在厄尔尼诺现象的背景下,我国冬季气温总体偏暖,但周期性冷空气活动更为频繁,即冷暖波动较为明显。 然而,冷空气过程的强度不仅受到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还与北极涡旋**和中高纬度西风带的扰动有很大关系。
自今年12月中旬以来,北极涡旋**呈双中心分布,位于格陵兰岛和西伯利亚上空。 随着欧亚大陆上空西风带的剧烈扭曲,西伯利亚高压异常增强,我国大部分地区由盛行的偏南风转为偏北风,冷空气向南移动,导致气温急剧下降。
另一方面,厄尔尼诺诱发的菲律宾反气旋异常将热带水汽输送到中国大陆,因此来自中高纬度的寒潮过程和来自低纬度的丰富水汽条件导致中国中部和东部地区降雪幅度较大。 此外,地面积雪导致晴空反照率增加,也使得后期气温恢复较慢。
此外,中国经历了12月初持续温暖的气温和12月中旬的急剧降温,“过山车”式的气温波动让人感觉到近期的天气异常寒冷。
提醒。 低温下需要注意哪些健康风险?
根据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发布的《寒潮期间公共卫生防护指南》,温度下降会导致人体血管收缩,呼吸频率增加,增加健康风险,如加重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疼痛,引起心脑血管疾病, 加重泌尿系统疾病和内分泌系统疾病。
在连续低温的“冷藏”模式下,应保护以下三类人群:一是敏感人群,如婴幼儿、儿童、孕妇、老人等;二是患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如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三是户外工作者,如交警、环卫工人、建筑工人、快递员、外卖员等。
当寒潮来临时,敏感人群和患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如果确实需要外出,尽量选择一天中较暖和的时间,避开早晚较凉爽的时间,特别注意头部、胸部和腹部的保暖。 户外工作者应尽量减少在户外度过的时间。 户外工作时,建议使用便携式取暖物品,穿防寒工作服,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映射由腾讯的混合模型生成。
中国气象网提醒,未来几天,我国大部分的“冰箱”模式将持续,朋友们将继续做好防风保暖措施,老人、儿童和体质虚弱的人应特别注意低温天气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同时,安全使用加热设备,防止低温烫伤或火灾事故。
整合:朱琳。
*:中国天气网、羊城晚报、长江晚报、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