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民对鲍鱼进行分类。
在隆冬时节,候鸟会向南返回,鲍鱼也是如此。 连日来,连江20万只“候鸟鲍鱼”笼子穿越1600多公里,上演“南北大迁徙”,从山东回乡过年。
12月7日,连江苔藓国家中心渔港热闹非凡,新一批中新一批3万只鲍鱼网箱乘坐5000吨级活水运输船“蓝色巨轮”——从山东荣成抵达连江。
5000吨级活水运输船是国内规模最大、最先进的活鲍专业运输船,可直接引入海水,并配备先进的喷淋供水系统,堪称鲍鱼“南北迁徙”的“海上大篷车”,可将鲍鱼在途死亡率降至零。
靠泊后,大型运输船放下钩子,将鲍鱼网箱从活水货舱拖到旁边的小渔船上。 鲍鱼在岸上分拣后,运往后湾太一岛养殖区进行立体放养。 自11月下旬以来,这种繁忙的海上作业场景在连江和海海地区继续进行。 今年,公司共有20万笼鲍鱼在4、5月北上过暑,冬天回南过冬。
北面苗条,南面丰满。 中鑫永丰公司离岸经理吴章宇知道,这批返南鲍鱼长得不错,因为每只鲍鱼的体型都“翻了一番”。
据了解,这种“夏热”冬“冷”的“候鸟”鲍鱼养殖方式,避免了鲍鱼因海温过低或过高而生长,从而缩短了鲍鱼养殖周期,提高了养殖收入。
明年,中新永丰公司将把“南鲍北养殖”规模扩大到30万笼。 吴章宇告诉记者,得益于“南方鲍鱼、北方养殖”,市场上大量的鲍鱼拉下了**,长久以来作为海宝的鲍鱼,也成为了人们餐桌上的家常菜。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返乡过冬的鲍鱼也将住在“深海豪宅”——全国最大的深海鲍鱼养殖平台“福宝一号”。 该平台可一次性投放300多万尾鲍鱼苗,具备风力发电、24小时远程水温监测、自动曝气等“黑科技”,养殖空间从近海200米到距公海3公里,实现鲍鱼生态化、智能化、机械化养殖。
目前,中新永丰公司已成为国内最大的鲍鱼养殖企业,连江也成为福建最大的“南鲍北养殖”养殖基地,占整个“南北北养殖”市场的一半。
连江县是中国鲍鱼的故乡。 据统计,2024年,连江县鲍鱼养殖面积达到2个20,000英亩,产量为542万吨,约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 连江已形成集“种苗-养殖-加工-销售-品牌-餐桌”为一体的“一只鲍鱼”完整产业链,年产值近百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