嚣张跋扈的士兵会被打败,这是军事史上永恒的真理,很多人在这方面都犯了错误。 就连一向以稳固稳著称的解放军,在解放战争中也犯了类似的错误。
解放战争结束时,随着福州战役的结束,东南地区基本解放。 国民党残余军队撤退到厦门、金门等沿海岛屿,企图效仿过去的郑成功,将其打造成澎湖与台湾之间的屏障,以阻止我军解放台湾,同时作为未来“**大陆”的跳板。
当然,我军显然不会给国民党这样的机会,决心趁着国民党立足不稳、军气动摇,一举夺取厦金,为国民党日后进军台湾扫清道路。
我野战军第十兵团按照“先厦门后晋”的方针,于10月15日夜间在厦门发起渡海登陆行动,并于10月17日上午完成厦门解放。
加快推进厦门的成功,使10兵团对后续登陆金门的行动充满信心。 在他们看来,金门的防守实力不如厦门,再加上厦门的失利,金门已经失去了战略,应该很容易拿下。 于是他们决定趁热打铁追讨胜利,于10月20日正式向金门发起总攻。
然而,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很瘦,金门战役从一开始就充满了种种困难。
首先,由于国民党军队在撤退前的蓄意破坏,10军团部队需要渡海的船只准备严重不足。
其次,国民党紧急派出第12兵团增援金门,使岛上守军人数从2万多人增加到4万多人。
最后,国民党方面利用其海空优势,不断攻击和骚扰我军登陆岛内,企图破坏我方攻击金门的准备。
在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下,由于舰艇短缺,原定于20日的攻击时间一再推迟。 直到10月24日晚,金门登陆行动才正式开始。
然而,此时,第10兵团的战前准备工作仍然不足。 一方面,岛上登陆的舰艇仍然稀缺,一次最多要运载的兵力只能达到9000人另一方面,由于国民党第12兵团在金门增兵,我方对金门敌情缺乏充分的了解。
然而,即使在舰艇不足、敌情不明的情况下,第10兵团仍坚持对金门发动登陆作战。
24日晚23时许,第10兵团第一登陆梯队约9000人乘坐300多艘木船,按计划分东、中、西三条路线,向金门列岛进发。 也许当时没有人想到他们再也不会回来了。
在前期渡海登陆的过程中,第10兵团的士兵们可以说是一路坎坷,遇到了不少麻烦。 例如,由于风浪的影响,各单位的大部分路线都偏离了方向,无法在原来的位置着陆再比如,由于舰船种类小而混乱,各单位无法编队登陆。
但这些困难是可以克服的,登陆部队凭借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和丰富的作战经验,在短短一夜之间成功突破了敌人的滩头防线,圆满完成了冲上滩的作战任务。
正常情况下,这个时候,第10兵团其实可以称得上是决定性的局面。 虽然前期的登陆部队在面对岛上敌军时,在兵力上仍然处于绝对劣势,但总兵力占优势的10兵团拥有滩头阵地,以后只需要不断向金门群岛派兵, 这样才能逐步完成对金门敌人残余的扫荡。
而这也是第10兵团从一开始就构思的作战计划,就是将登陆部队分批运输,让舰艇可以进行多次往返,以弥补自身运输能力的不足。
但是,由于国民党军队此时在海空兵力上还占有绝对优势,所以在战斗开始后迅速完成了对海上的封锁,给我登陆舰的归航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最终,在敌人的海军炮兵和飞机轰炸下,第一梯队的300多艘舰艇直到第二天清晨才返回。 结果,第10兵团的后续登陆部队和补给无法派往前线,大家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战友们在金门岛上孤军奋战。
这时,岛上的敌人集中优势兵力和火力,对我军孤军奋战,没有后续跟进的登陆部队发动围攻。 在这种绝望的情况下,尽管我们的士兵进行了英勇的战斗,但他们无法改变失败的结果。
金门战役是我军历史上罕见的一次失败,更何况金门攻不下,九千多名士兵几乎全军覆没。 而从整个战斗的进程来看,这次失败无疑是不可避免的,因为第10兵团打得太快了,犯了很多不该犯的错误。 在我看来,至少有 3 个错误非常明显,不应该如此。
首先是缺乏船只的问题。 众所周知,舰艇是渡海登陆作战的第一要务,我们的士兵不可能坐上足浴去打金门。 当时,由于国民党的破坏,我军还没能准备足够的船只,即使是有经验的船工也十分稀缺。
而这就成为我军在后续作战中失败的直接原因,如果我军能够一次性完成优势兵力的投射,那么就有机会一口气扫除岛上的敌人残余,而不是陷入单打独斗、孤立无援的困境。
正常情况下,在准备明显不足的情况下,应该推迟对金门的进攻,但第10兵团没有这样做,这导致了随后的悲剧。
其次,在敌人增援问题上,金门的防御工作起初由李良融的22兵团负责,这是一支被我军折浊的残余部队,不仅有2万多人,而且战斗意志和装备有限。 如果这支部队孤军奋战,就很难抵挡初期登陆岛上的我军的进攻。
不过,后续国民党增持了胡连的第12兵团,这支兵团曾经是国民党的五大主力之一,即第十八军,仅存的一点老基座,就是当时国民党残余中的精锐,各方面的实力不容小觑。 他们的加入,使金门的防御力量大幅增加,其中最直接的就是兵力从2万人增加到4万人。
在这种情况下,第10兵团原计划的登陆部队显然不足,他们应该在部署上做出相应的改变。 但事实上,第10兵团显然并没有把第12兵团看得太重,还是按照原计划备兵,导致在后续作战中,国民党在金门的兵力上占据了绝对优势,从而有实力围剿歼岛我军。
最后,还有对海军和空军的忽视。 金门是悬在海外的一组岛屿,每个岛屿距离大陆数海里,任何一条线都比过河更远,同时与以前的厦门相差甚远。 所以,还不如之前的陆战、渡河之战、攻厦门。
对金门的攻击是一次严重的渡海登陆行动,必须充分考虑敌我海空对的影响。 但是,在国民党明显占据制海空权,我军缺乏足够的对抗能力的情况下,此时要着眼长远地攻打金门。 最起码,要保证部队登陆上岛后,有足够的实力完成对岛的争夺。 否则,最终的结果是孤身一人在岛上,被敌人的优势部队围困。
客观地说,以上三个问题在金门战役开始之前就已经存在,而且是显而易见的。 相信凡是有基本军事知识的人都能看出来,这自然包括第十兵团的指挥员。 但最终,他们都选择了无视它,或者更确切地说是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最终导致了战斗的失败。
究其原因,无非就是这两个字——低估敌人。
没办法,我军当时打得太顺利了。 想想渡河之战开始的包括10兵团在内的各个部队,哪一个没有消灭枯萎腐朽,追击国民党军锤?就算渡海行动很新鲜,但厦门只打了两天?
所以,当时很多人其实有点飘忽不定,在他们一贯的理解中,国民党军队是脆弱的。 就算他们有所谓护城河的帮助,也是徒劳的。
第十兵团显然和这个想法差不多,在他们看来,金门岛只是国民党的残余,根本没有反抗的能力。 就算后面有十二兵团的援军,也只是淮海战役中部下的一次失败,他们的灵魂早已在双堆中迷失了。
总而言之,第十兵团对金门战役的估计是十分乐观的,认为即使准备不足,也应该能拿下。
然而,最终残酷的现实给了他们狠狠的一巴掌,我军9000多名英勇的士兵被永远安葬在岛上。
当然,也正是这一巴掌,唤醒了当时飘飘欲仙的第10兵团,或者说是我们整个野战大军,让他们深刻明白了“骄傲的士兵必败”的含义。
因此,在随后的解放海南战役中,我们不再丝毫低估敌人,而是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消灭了枯萎腐朽,一举奋起。
综上所述,我们需要辩证地看待金门战役。 一方面,这是我军战争史上的惨痛教训,造成9000多名士兵永远沉睡在金门,是英勇战士败军的典型案例。 但另一方面,金门战役的第一击,也给了我军在有利形势下的清醒一击,避免了日后更大的损失。
事实上,直到今天,我们都必须时刻牢记金门战役的教训。 毕竟,就在金门的后面,有一个我们再也没有回来的地方。 所谓狮子打兔子,我们也用尽全身力气,如果到了需要动武的那一天,就要拿出最充分的准备,不给对方任何翻天覆地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