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12月14日**称,中国每天有60艘油轮通过印度洋航线往返中国和波斯湾,这提供了中国一半的石油供应。 然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专家布鲁斯特警告说,一旦中国决定以武力夺回台湾,中国最大的头罩将出现在印度洋。
布鲁斯特指出,无论是东海还是南海,对中国来说都不是真正的问题,因为中国可以依靠陆基航空实现对东海的控制,而南海是美军的跳板,而巴拉望岛距离台湾只有400公里,美国战斗机可以在20分钟内冲上台湾海峡上空。 然而,中国与印度洋的距离可能是中国对台湾军事统一的最大挑战。
中国一半的能源来自波斯湾,穿越印度洋是中国油轮的必经之路。 但印度洋是美军实力强大的地区,如果美国及其盟国决定切断中国的能源航道,中国将不得不派出一支庞大的海军力量来维护印度洋航道的安全。 中国海军虽然在远洋作战和信息化作战方面具有一定的能力,但与美军还存在差距。 因此,美军可以在印度洋与中国展开对抗,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中国必须面对这个问题。 中国从中东进口的能源从波斯湾出来后,必须越过马六甲海峡,经过马来西亚到达南海,最后到达中国。 美军只需要控制波斯湾和马六甲海峡的出入口,就可以控制从中东到中国的能源运输通道。 沿线国家包括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泰国,都是美国的盟友。 在和平时期,这种情况不会威胁到中国的能源走廊,但一旦发生冲突,航道就会被层层封锁。
因此,一旦台海发生战争,美国将以遏制和遏制中国为目标,印度洋航道的安全将严重影响中国的能源供应。 然而,中国并非没有解决方案。 中国于2024年启动了“一带一路”倡议,重新开放了从中国到中东再到欧洲的丝绸之路。 该倡议通过陆路走廊建立了亚欧铁路快线,并推动了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铁路等项目。
此外,中国正在建设石油管道和其他能源管道,例如与中亚国家的能源管道以及通过巴基斯坦瓜达尔港运输油气资源的管道。 同时,中国还从委内瑞拉等其他油气资源国购买能源,实现能源运输和**的多样化。
综上所述,西方声称中国在印度洋“盖门”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并不完全准确。 中国必须重视石油等能源的多元化**和运输通道的建设,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盖门”风险。 同时,中国还可以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和互信建设,以平衡和减少对单一能源的依赖**。
此外,中国还可以加强对能源稳定和安全的科技研发投入,提高能源效率,减少对外能源依赖。 在这些领域,中国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并将继续加大力度,确保未来能够有效避免能源危机。